2022年12月14日    崔瀚文 宣讲家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今天我来介绍一下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变革。这些年我们发现很多管理学家、企业家,对于企业管理还有组织变革产生很多新的疑问。比如张瑞敏就提到,当前的企业和经济学界有一个现象就是,全世界都在学管理,但是现在大家都感觉往前有点走不动了。这个是中国最顶尖企业——海尔的董事长张瑞敏发出的感叹。另外,美国的著名管理学家加里·哈默说,21世纪的前二三十年内,能够像20世纪前二三十年那样,产生革命性的管理原理吗?他也提出来这样一些问题。索尼的前CEO出井伸之在离任之前也提出这样的说法,所有传统的产品公司都只能沦为新型用户平台级公司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他作为日本最成功的企业家代表,也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在现在这个阶段很多企业的组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革现象。

一、新现象

(一)裂变

华为:“让一线呼唤炮火”组织模式

我们来看国内最顶尖的企业,前些年华为的任正非专门提出来,要变成“让一线呼唤炮火”这样一种组织模式。同时他提出我们进一步改革,就是前端组织的技能要变成全能的,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直接呼唤炮火。后方变成系统支持力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与服务,以及分析监控。我们发现,华为这种呼唤炮火组织模式,基本上是把企业的组织变成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三人突击小组。原来有客户经理以及个人面对他的客户这样一种组织,变成现在是由三个人直接去面对客户的铁三角的突击小组,包括客户经理、解决方案的专家和交互专家,组成这样一个三人工作小组;第二个层面,他在每一个区域重兵放了一些财务专家和法律专家,提供前台突击小组一些相关的财务和法律支持;第三个层面是参谋长联席会。各个地区会进行片联,然后定期会进行一个参谋长的参议;最后,他们还有一个海军陆战队,针对本区域内的技术层面的专家,专门形成机动性很强,针对前端和后端海军陆战队。这是四个层面的组织变革。

另外一个企业海尔,海尔也是国内非常著名的一个企业,从2008年开始,张瑞敏就提出要对他们的管理和组织进行比较大的变革,原来管理的职能要逐渐变成支持的职能,所以他们也提出海尔的“倒三角”组织结构,原来的一线员工变成了离消费者更近的,同时管理层和内部支持流程,在组织架构里面变成不是在上面而是在下面提供支持。另外,把很多部门改变成了自主经营体,包括平台支持,制造研发,售后服务和销售等等这样一些部门。自主经营体它是一个独立的成长的经营体,也要直接和消费者进行对接,整体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海尔的“倒三角”的组织。

海尔:“倒三角”组织结构

2008年就提出来要创立“1+1+N”的组织模式,一个外部专家、一个内部专家、一个员工,N是员工团队。所以从2009年我们看到,海尔已经将8万人的企业变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包括面向一线的自主经营体等等。这样的话这个自主接经营体在一个一个市场目标下就组成了很多小的团队,他们能够按照订单聚起来或者散开,每个经营体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损益表,就能够做到人和单合一,权责利也进行比较统一的变革。

前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张瑞敏又提到要在海尔消灭中层,要去掉中层,让员工更好地和消费者能接触。当然,现在对于海尔这个争议也很多,但是我们发现总的来说作为一个中国最顶尖的企业,它有勇气去进行很大的变革组织。

阿里巴巴:小公司运营

阿里巴巴也是同样的,阿里巴巴从创立以来组织结构其实一直不断地变化,所以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中有一个“拥抱变化”,里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企业组织变革的时候,外部环境变革的时候,每一个员工都要很好地去适应,很好地去跟上。在2013年的上半年的时候,阿里巴巴又把整个集团,原来是7个事业部变成了25个事业部,截止到目前为止2015年为止,现在阿里巴巴已经有30多个事业部,集团也是不断地拆分。当时在拆分的过程中,马云也说把大公司拆成小公司运营,是我们给市场、给竞争者更多挑战我们的机会,同时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机会。

刚才说了一些大公司,我们看到国内最顶尖的华为、海尔、阿里巴巴,他们把原来一个大的公司,不断拆成更小的自主经营体,更小的事业部和单位,以便能更符合这个环境市场的变化,相当于是一个裂变的过程。

(二)聚合

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上,或者电子商务这个行业内,也发生了另外一种角度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聚合”。

电子商务园区

一方面我们发现,最近一些年电子商务园区发展地非常快,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3月底,全国电子商务的园区已经超过510个。另外,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就是,园区大规模地涌现,集成化地服务,生态化地聚集。我们知道原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以个人或者以夫妻店为单位,他可以在自己家里面不断去进行经营和运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网商不断地发展,他们发现仅仅是依靠自己一个家庭或者说一个房间,不能够让自己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已经遇到一个瓶颈,所以电子商务园区这样一个产业组织形态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这个园区可以给他们提供很好的物流支持、资金支持、融资支持,还有相关的一些培训。另外,在园区内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商、产业,他们内部就可以形成一些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态势。

淘宝村

另一方面,这些年淘宝村发展也非常快,这也是聚合的一个形态。据统计,在2009年全国差不多只有三个淘宝村,是义乌的青岩刘村、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还有清河县东高庄。到了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有20多个淘宝村了。到2014年的时候,我们发现全国的淘宝村达到211个,淘宝镇也达到19个,分布在10个省市,在淘宝村汇聚的网店也有7万家以上,带动直接就业就有28万个。刚才说园区是一种聚合形态,现在淘宝村发现是另外一种聚合形态,尤其是对农村、农产品的带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商盟

另外,我们发现在互联网上,“商盟”这样的一种形态,可以更好得去发展。早期很多网商只是聚集在阿里巴巴提供的一些社区或者论坛等等,他们自发去组建一些商盟的虚拟组织,通过商盟进行信息的交流,经验的共享,资源的共用。但是现在很多商盟已经不需要借助传统的社区,他可以自发地独立于很大的电商平台而存在,这种商盟不仅包括地域的商盟、城市的商盟,还包括行业的商盟、俱乐部、商会、协会等等。我们现在听到比较多的,比如说伟雅网商俱乐部、广东网商会、中山网商会,还包括蚊子会、深圳网商会、洛阳网商会等等,这样的组织不断出现,不断发展,也能够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更好的聚合,给他们提供资源和服务。

专业细分平台涌现

如果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是一些比较大规模的平台,这些年很多细分的平台就在不断地出现。这段时间炒得比较火热的,比如滴滴打车、快的打车、uber,他们就针对出租车、使用车的市场很快地发展起来了,聚合了很大一批出租车的司机。

还比如说虾米音乐,它也是专门针对音乐人的平台,给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提供后台,可以在上面上传自己的信息,上传自己的歌曲,自己还可以给每一首歌曲做一个定价。所以现在虾米音乐人的平台已经聚集了大量热爱音乐的独立音乐人,听歌和创作这两种角色合二为一,就没有一个天然的分界。所以这个时候,虾米音乐平台上很多消费者和生产者角色是没有很大的区分。

另外,原来如果一个音乐人或者一个歌手想要出自己的唱片,往往是要经过唱片公司、经过经纪公司等等很多层面,他才能够让自己的产品真正和消费者去见面。现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音乐人可以很快找到喜欢自己作品的消费者,进行很好地聚合。通过这样的平台,很多音乐人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角色,变成了网上很有名的明星。

同时虾米音乐也专门建设了录音室,给这些音乐人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在他需要的时候刻录唱片。他们还搞了一个“寻光计划”,比较好的歌手,他会帮你制作唱片。这样的话,一方面本身这些歌手在前端已经有了消费者,已经有了喜爱他的粉丝;另一方面可以给他提供自己所不能的相关支持。所以一方面能保证销量,一方面又能寻找到相关的契合点。

我个人感觉,音乐或者说娱乐市场敏感度是比较强的,这个市场成型了之后,后续其他的很多细分的平台也会不断涌现出来。最近我看到的,包括很多健身平台、买菜平台、汽车平台、教育平台、婚恋平台、婚纱摄影平台,这些细分的平台都聚集了相关的提供者,我们传统的卖方的角色,也能汇集很多买方的角色。所以,细分的平台也是一种新的聚合形态。

刚才说了是一个大企业的裂变,还有小企业的一种聚合形态。另外我们发现,其实在这个大的平台上面也有很多中型或者中小型的平台,它是通过一个点打入之后,不断扩展发散,形成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个新的平台上,又有很多的个人,很多小的前端,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展。这就形成一个大平台套小平台的发展。

韩都衣舍的崛起和演变

韩都衣舍在淘宝平台好几年都处于女装销量第一。一方面它跟着大平台的政策在不断调整,比如说淘宝这段时间需要往某一个方向去发展,他肯定会及时调整,及时适应这个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它的组织模式也是蛮有意思,他们很早就把小组制引入到企业管理里面来,整个公司现在有300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由三个人组成的,这三个人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订单维护,一个是页面制作,三个人形成一个产品小组。这个产品小组就是韩都衣舍的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里面的领头羊就是设计师,设计师可以设计这个服装的款式,也可以进行一些采风,或者从其他渠道引入比较好的服装样式,他是决定这个小组的核心。另外,订单维护和页面制作,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然后去支持它,形成这样一个小组。

韩都衣舍每款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都是以产品小组为核心,包括企划、摄影、生产销售,相关业务环节,都会配合这300个产品小组。产品小组的管控,也是采取这种新陈代谢末位解散和自由组合的形式。如果说前一年这个产品小组在这300个里面的产品迭代销量的情况并不是很好,那就要解散,然后重新去找到一种新的自由组合方式,找到更好的交叉点或者更好的激发点。这样的话他们这个产品小组就有很强的活力和很强的冲劲,它成了韩都衣舍现在创新的发动机。

韩都衣舍为什么能够成功呢?因为他每年要上2至3万款新款,从一个网店角度来讲,这肯定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每年上2至3万个新款,基本上每一天都要上100个新款,它每年要注册500多个商标,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小组,实现权责利相对统一。另外,他们也给公司培养大批具有经营思维的产品开发和运营人员,也提供了公司很好的储备人才。所以我们看到,去年韩都衣舍成立了16个自品牌,之前它可能只是针对韩式甜美女装风格,但是现在它针对老年人、针对少年人、针对男性、针对不同的风格,全部都有了一种新的品牌,因为他们发现有这样一个契机。

除了刚才提到三人小组以外,他们在后台也是真正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级的支持,他们有企划部、视觉部和市场部,提供三人小组很好的支持。在企划、视觉、市场下面,还有IT部、供应链、物流、客服等等一些比较基础的服务,这样的话都是集团化的管控。在最下面还有人力资源、行政,还有财政相关业务保障的部门。

下面这些部门就是承建得越来越好,数据运营也越来越丰富,也可以更好地去指导这个小组的发展。比如说有两个小组都提出了要针对某一款牛仔裤上新,而且样式都一样,这样的话他们后面企划部门就根据历年的数据,每个季度的数据迭代,去进行分析,分别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或者说是帮助,希望他们怎么样能够精细化地运营、管理,数据化地运营,帮助选款、定款。就是因为这样一种很快速、很敏捷的形式,保证了韩都衣舍服装库存基本上当季的售罄率能达到95%。我们知道库存是服装企业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制造的服装和最终销售的服装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大量的企业就被服装的库存给拖垮了。韩都衣舍就是因为前端这样一种敏捷的组织形式,以及后台基于大数据运维支持的部门的结合,能够保证它有2至3万新款不断出现,不断试错,能够保证业务发展得非常好。

二、新理论

(一)“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组织发展趋势

刚才说到了有大企业的裂变、小企业的剧变,还有中型企业平台不断发展和新的裂变的形式,我们从理论上面去思考一下,究竟互联网到来之后,企业的组织形态有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大概分类就发现,从特征上来讲,企业变得更加组建化,它是一个一个组建,能够很快拼接在一起。就像我们手机上装的APP,你可以随时下一个APP,也可以随时把它删掉。它是一个一个组建的形式,去组合的。组建也表现出来一些特征,包括小型化、个人化、机器化的特征,因为随着当前人工智能、工业机器的发展,可能很多企业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多,而人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少。

第二个特征,企业的边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边界第一个实现了产和销的合一,第二个实现了网状的交融。以前我们认为企业是有一个比较高的壁垒,外面的企业很难进去,里面的资源也很难很好地和外面融通,但是现在里面和外面形成一个网状的交融,所以边界也变得更加模糊化和柔性化,刚才说的是组建和边界。

第三个特征,从动态表现来看,时间的维度、便捷的维度,在企业的组织里面也是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时候企业就表现出来一种快闪化、自由化和流动化的特征。不像以往一些企业,基业常青,一个企业要做五年、十年、一百年。现在因为有了移动互联网这种形式的出现,能够让企业,比如说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市场,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可以很快地加入进去,很快抓住这个商机,占得相关的市场,但是当这个市场消失的时候,他们也会很快的从这个里面离开。所以这个企业实现快闪化,不需要做很长时间。

另外从静态表现上来说,企业变得更加透明,更加开放,它的接口更加标准化。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企业很难做到信息的不透明,因为我们发现现在很多哪怕薪酬,互联网上也有很多专门针对企业的评价网站、薪酬网站,都可以让人清楚看到这个企业目前薪酬福利是什么样,发展的情况怎么样,业务的水平怎么样。所以想要去隐瞒,还不如透明化、开放化,能够和我这个企业愿意去交流的这些人,提供一个比较标准化的结构,所以就很容易进行一些合作。刚开始说的是企业本身的一些特征。

第二个方面,互联网的到来,让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就是企业所涉及的领域,它的产品领域更加聚集化,不像原来,我们经常说一个企业要很多元化,那现在如果说是一个单点的,就像刚才说的产品小组一样,它针对某一款产品,这个产品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就一定要做到非常的专和精,才能保证它在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市场的全球化。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互联网到来之后,我们任何一个产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去触及。然后,能够和消费者产生一个互动,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他愿意去搜,总能在网上发现你的产品。

第三,服务的社交化。因为一般来说,我们企业的服务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怎么样能够更好地和一些客户进行互动?现在往往是采取一种社交化的手段,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粉丝经济这样一种方法。

另外,在内部企业的关系中,以前科层比较明显,但是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组织,还有是以知识为核心的一个组织。所以每个人在企业内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成为一个知识人就非常重要,因为知识就是占领着这个企业内部层级的一个制高点。

从企业与企业外部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发现第一个叫联盟化,企业和企业之间一般是以联盟的形式存在的,就是社会化协作的形式。你如果仅想靠一个企业把产业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全部做到,这样的时代基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像我们当年福特汽车厂一样,从左边推进来的全是铁矿石,右边出来的全是一个一个汽车,在这个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它是很大的壁垒,所以我们经常说这个叫帝王。是的,在这个时候,这个企业就像是一个封闭的罐头一样,它不需要去跟外面有更多的接触,但是现在互联的到来,可以让企业和企业之间更好地去交融。所以如果某一个企业还想把一个行业全部做下来的话,基本上这个企业肯定是等死了,所以是联盟化。

第二个就是社群化,更多地跟社群相结合,也跟网商、商邦很好地对应。另外,还有共振化和合作化。所以整体来说企业的关系是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不仅是内部,外部也一样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但是可喜的是,因为我们比特世界不断崛起(我们经常说世界是由比特和物质组成的),人类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或者说信息技术革命以前,我们所有的技术发展基本上都是针对原子世界产生的,我们的每一个桌子,我们的电脑乃至我们的眼镜,基本上都是由原子来组成的。那么现在就是比特的世界,信息的世界开始崛起。所以这一波创新创业浪潮,也是把握住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们看到跟互联网相关的,跟信息相关的这些企业,呈现出一个结果,就是指数级的增加;种群的出现极大的爆发;规模有很大的迁移,从原来的一些传统制造型或者说传统的企业,大规模地迁移到互联网上;实现了多样的聚合。

究竟信息时代的组织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其实这些年不断有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和思路。比如管理学家汉迪就在他的《工作和生活的未来》这本书中提到,未来是一种“三叶草”的组织,他用三叶草比企业,是由三个主要的系统工构成的,第一个就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要解决3S组织,3S就是intelligence智慧、information信息、还有idea概念,就是我们这个核心的系统就是由专家系统构成,要有智慧、有信息、有思想,这是一个核心。另外的两叶草是什么?一个是外包系统,就是包括一些组织、协调、服务的功能,还有另外一叶草就是人员流动系统,包括一些操作工、兼职工、临时工,这样的话整个三片草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三叶草”的组织。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也提到要打造这种学习型的组织,他提出组织内部的所有人,应该共享信息,应该要有一个有头脑的领导,要有一个新型的战略。同时,他们倡导U型的理论,要求集体接受现在市场或者行业发生的一些变化,共同推进企业,共同思考企业未来的方向,以及现在和未来能够搭接起的桥梁。就是倡导这个组织在纷繁变化的形势之下,一定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外界环境的学习和内部内心的学习。

杰克韦尔奇很早就提出了叫“无边界”的组织,也是信息技术的革命让他意识到未来的企业其实是没有边界的,垂直的边界、水平的边界、外部的边界和助理的边界,他认为都是可以实现的。

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也提出阿米巴这样的组织形式。

刚才是比较著名的,那这些年其实跟组织变革或者说新的组织形态相关的书籍也特别的多,比如说有本叫《部落》,说未来企业是一个部落的形式,还有众包,也有阿米巴模式、海星模式,有轻公司,有混序,有共赢等等。我们看到了很多,回到理论上面,究竟企业的组织理论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过来的,我们发现,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基本上是管理学刚刚开始建立的时候,那时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这本书出来以后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随后法约尔写出一般管理理论,韦伯提出了科层制的理论。到了目前为止,科层制的理论还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每个企业的发展。这“三座大山”形成了一个古典的组织理论。

随着社会发展,从40年代到60年代,人们更多地意识到,其实不应该把一个企业仅仅当做一个机器,把每一个员工当做一个螺丝钉来看待,而是应该更多地回归到人方面去,所以这时候梅奥就做了著名霍桑实验,他提出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把人的需求分成很多的层次,推导这个企业组织理论往前发展。后来我们提到双因素的理论,X-Y理论,究竟人本性善还是性恶的这种讨论,也对于企业的组织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从60年代至今,信息社会之后,更多的针对企业组织的新思考也出来了,包括组织决策理论、组织系统理论、新制度理论、社会协作理论、组织文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等。从社会的角度思考,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也逐渐进来了,钱德勒提出了企业成长理论,我个人认为这是比较大的创新,真正地把企业当做一个动物来看待,他提出了企业的生命曲线,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消亡期、衰退期等等,他把企业当做一个生命来看待。另外我们发现,汉南提出组织生态理论,真正把组织当成一个生态系统来看,这是目前最新的一些理论创新。

回顾:商业组织结构进化

我们又回过头去看,刚才只是说近100年的组织变革的发生,再往前看是不是还能找到一些什么思考,对于我们现在的一些组织的想法,那我们就回到了1940年往后出现H型控股公司、U型控股公司、M型控股公司等等。当然我们现在说的网络组织和虚拟企业,是1980年以后出现的。再往前推,在1760年左右,就是一个大机器、大工厂,工业时代的出现,所以因为这样的一种组织形态的出现,产生了科学管理这样一种理论。在大企业工厂出现以前是什么,就是工厂手工业,再往前是家庭作坊,再往前是个人手工业,就是最早的分工形成的时候。在1940年前,所以我们这时候就叫古典企业,他基本上是按照生产操作层次来进行进化。

我个人觉得这个还是不够过瘾,还应该再往前去看,所以我们倒退到了从人类出现以来。确实,原始人类基本上是以一种群体的形式出现,慢慢有氏族的组织,有长老的组织,后来出现了奴隶,因为氏族和群落之间不断战争,会吸收很多战败俘虏,慢慢变成奴隶,奴隶又经常会反抗,被反抗的奴隶主就遇到很多的麻烦,所以这时候简单家庭组织形式就出现了。简单家庭组织很像我们现在说的小组织,因为它也是一个比较稳固的家庭结构,所以当这种家庭组织出现之后,整个人类的组织结构形成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稳定期,一直到后来阶级、国家、民族、政党等等出现,到了现在家庭也还是整个社会基本的原细胞。

三、新元素

刚才说从理论的角度说,我们发现是有一些不同的阶段。究竟信息社会这一轮,互联网出现这一轮,对于企业组织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不断地思考。

技术元素

互联网界非常有名的一个人叫凯文·凯利,他就提出了技术元素这个概念,其实是真正的回归到核心,我个人也认为技术元素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组织变革的很核心的元素。他提出,所有的生命都有扩展自己身体的行为,人对自身的扩展就是技术,拥有技术的人就是技术元素,就是一种第七类生命。凯文·凯利原来把生命归结成六个种类,包括病毒、单细胞、多细胞的组织、真菌、植物,还有动物这样六种,现在第七类的生命就是我们加入了技术的生命。

我们看技术确实是推动了整个社会进步和组织变革,从这些年技术创新的速度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波比如说从1785年开始,水利纺织的技术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持续了60年,逐渐进入一个低谷。这时候,第二波的技术创新,以蒸汽、铁路、钢铁为代表的第二波技术创新从1845年开始,推动、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个浪潮持续了55年,然后逐渐的削弱。

到了第三个阶段,由电力、化学和内燃机组成的第三波浪潮开始粉墨登场,这时候是1900年,差不多持续到50年代;第四波浪潮是石油、化工、电子和航空,从1950年开始到1990年,差不多40年;第五波就是数字网络、软件、新型媒体,一直到2020年差不多30年的时间都是第五波;再接下来,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地球系统工程等等这样一些新的波次不断地出现。

刚才我提到,从60年到55年到50年到40到30年,这样一个技术创新的浪潮不断在缩短,而且它所带来一个技术创新的速度和变革,对社会的产生影响也是不断地提升。现在我们就处在一个不断加快、不断提升的临界点,在我们有生之年,差不多到2045年的时候,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的时候,那就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社会。

那我们还是回到原点,以前我们说一个组织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什么?是劳动力、土地、资本,还有企业家,基本上大家都是从这四个核心的生产要素去分析问题。但是现在我们要去看一个组织,需要加入一个新的元素,就是技术。从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来讲,更多的是信息是大数据,是大数据带来一些数据的知识,还有很多创意,他们这种技术裹携着非常多的新产业,不断地向我们涌过来,包括我们现在提得非常多的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人机接口、虚拟现实、细胞工程,还有包括3D打印、神经网络、认知心理学、计算机、情感计算、太空探秘、人工智能、DNA计算等等,这些新的行业全部都在酝酿之中。

同时我们发现,互联网的到来,对于传统产业带来了疯狂颠覆,现在已经被很快解构和碎片化掉的企业,重塑的企业已经包括电信业、广电业、金融业、传媒业、零售业、交通业、餐饮业、旅游业。接下来我们发现慕课的出现,让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新的变化。我非常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对制造业、房产,还有能源行业,形成一种全新的冲击和解构,这些核心都是来自于这个核心的生产要素。

四、进化与生态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企业是需要去进化的,需要去找到自己核心的位置所在,我们提到进化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所以我们就说现在这个阶段企业应该全面引入生态学、生物学的概念,去思考究竟企业的组织应该怎么样去变革。一般说进化,我们认为包括基因的进化,还有表型的进化,表型的进化又包括行为的进化、结构的进化和功能的进化。

基因进化——互联网精神

我们认为基因的进化可能更多的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精神是和互联网最基础的这种拓扑结构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互联网的结构就是这样没有中心化的,然后对等的、联网的这样一种形态。所以导致了互联网的精神也是这样的平等,网状没有中心结点的,大家都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有不同的点,但是有不同的权重,没有任何一个点是绝对权威。同时互联网的技术结构也决定了他内在的精神就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平等和互动。

第二个互联网就是它的精神开放,越开放你跟别人的连接就越多,连接越多你在互网络中的价值有越大,个人跟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和它所在的厚度所决定的。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你如果不开放你就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连接。

第三个要产生互动,而不是像原来我们经常说的一个人讲完了,所有人只是去听就好了,而是互联网是真正可以形成互动的。

第四个就是快速的迭代,基本上我们看到互联网上面创新都是从小处着眼,都是一些小微的创新,但是它能够很快的迭代,不断去拓展,去长大。然后形成一种更大的规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不管是微信也好,支付宝也好,淘宝也好,一开始都是一个很小微的创新,但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扩展,不断地迭代,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规模。

第五个也就是最后一个精神,叫演化,演化不是计划,不是说有几个核心的人进行规划,所有人只是听我就可以了,而是不断和环境去变化,内部不断去涌现,去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演化方式,它是逐渐优化的,逐渐接近一个更好的状态。

基因进化---互联网思维

基因进化这一部分,我们还说就是互联网的思维,比如说现在企业经常要提到,你要想做互联网,究竟是哪些思维呢?包括客户的思维,体验要至上;第二包括简约的思维,企业要专注在一部分,少即是多;第三个是极致的思维,要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第四个是生态化的思维,就是刚才说的,要大规模的协作,不要想一个企业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掉,要实现众包的协作;第五个是大数据和平台的思维,即便是小企业你要利用到大数据和平台上面很多的数据,来帮助自己去进行思维的进化;最后一个是跨界的思维,我们经常说的风口上猪也会飞,其实就是在跨界中间的阶段是有很多风口的,是有很多痛点,消费者的需求是没有得到满足的,所以在跨界的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满足人的需求。

基因进化---新商业文明

另外刚才说的一个是基因的进化,还有功能的进化和行为的进化,功能和行为进化,我们个人认为更多的就是商业模式的进化,我们现在说的比较多一个是生产变得更加柔性化,柔性化的生产;另一个是营销变得更加个性化,个性化的营销;还有,不要想着自己把所有的物流全部做完,要充分利用社会化物流,所以现在是社会化物流的阶段,总体来说柔性化生产、个性化营销和社会化物流,基本上全部都是由数据来进行底层支持。

互联网的“进化史”

回到我们互联网本身,互联网也是有进化,就是从中国来说,大家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是经历了几个比较大的阶段。

1995年左右互联网刚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就只是一个工具,帮助人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小问题就可以了,那个时候整个互联网市场加起来也只有百亿的量级。

到2003年的时候,随着淘宝这样一种网络消费平台、网络零售平台的出现,更多的企业把互联网当做一个渠道,可以把原来积压的货物、卖不出去的货物,在上面进行销售。这个时候电子商务是一个逐渐崛起的过程,这时候互联网差不多是在千亿的量级。

2008年以后,淘宝的整个网络零售的规模差不多是一千亿,但是到了2012年的时候就已经超一万亿。在这个阶段,整个互联网对于整个网络零售,对于社会消费品的影响已经逐渐增大,大家逐渐发现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渠道,它已经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了,这个基础设施也包括云计算,包括大数据,包括社会化的物流,包括互联网还有电子商务的平台。在这个基础设施上面,有很多新的事情可以去做,差不多互联网的市场是一个万亿的量级,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就是从万亿向十万亿的量级快速扩张,万亿就已经是非常大的量,到十万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就非常巨大。所以,这个时候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渠道或者说基础设施,而已经变成一个互联网经济体。

最近阿里巴巴也在提EWTO,将来全球的经济会更加的融洽,更加的顺畅,因为有互联网,可以帮助海内外的商品更好地流动,所以EWTO是关于未来的一个创想。

再回到组织这个角度来说,刚才我们看到互联网它这样一步一步地发展,它是不断地进化,走到现在。组织是不是也应该有跨越。我们就回到了刚才一开始说的人类组织的话题,我想再往前去推导一下,有了人类之后我们有了社群,但是再往前,在这个地球刚刚出现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组织,一开始地球出现,几亿年之后有了有机分子,最早的一种组织形态,经过几十亿年出现了简单的细胞,我们现在知道细胞是所有生命最基本的单元。简单的细胞又成为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在原来那种分子的形态上面进行大的跨越,简单的细胞又经过了几十亿年变成了一个有核的细胞,它有新的跨越。再之后每过多少亿年逐渐出现这种海绵体,有了有颌的鱼,有了陆生动物,有了恐龙,有了始祖鸟,最终有了人类,每一步组织的变革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大的聚合,然后形成了一种原来的组织所根本想都想不到的功能。

海绵体和有核细胞,举一个简单环节的例子,细胞它是很难想象到一个海鲜体能够实现什么样的功能,而这个海绵体就是由很多很多的细胞组成的,同样有颌鱼和海绵体之间也是同样的。海绵体由很多细胞组成的,像海星一样的,但是它可能没有味觉,也没有嗅觉,也没有听觉,但是有了有颌鱼之后我们发现它很多细胞组成了视觉的细胞,组成了听觉的细胞,组成了味觉的细胞,它是原来的组织所根本不能具备的一种功能出现了。

现在互联网出现之后,我们人类全部都联结在一起,是不是一个新的组织形态又出现了呢?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发现确实也比较像。最早互联网基本上是没有网的,就是一个大型的机的形状,一个大型计算机,很多人,我们叫大型机和傻终端,就围绕大型机有一些任务,让它去处理就可以。到了第二个阶段,每个人有了自己的一台PC机,但是PC机基本上不联网。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发现开始联网了,互联网把一些PC机以及PC机对面所代表的这个人,逐渐连接起来,而且互联网是有很多机房,机房之间是没有进行连通的。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阶段,云计算的年代,云帮助很多的小型机和终端进行很好得融合,大规模分布式的计算服务平台也逐渐产生。

我们认为在下一个阶段,就是云脑计算的时代将到来,这个时候全社会的通用的公共基础设施会整个的联合在一起,前端的接口会更加简捷,应用会更加丰富,电器的模式也会出现,终端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售卖机制、包括数据农场,交易所的模式都会出现。后端就是出现异构的云融合,产业的标准都出来了,沃尔玛这种大型仓储的模式也就出来了。

未来如果从组织角度来讲,整个互联网像一个大脑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大脑控制下的神经细胞,其实清华大学刘峰教授之前也写过一本书就叫《互联网进化论》,里面也提到过未来的互联网信息层,互联网会形成一个类似大脑一样的东西。现在我们经常会做互联网的工作,包括音频采集器、视频采集器、水系统传感器、土壤传感性等等这些,就形成了我们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等。

“互联网+”带来了什么?   

那“互联网+”究竟带来了什么呢?我们要从一个深维的角度来看。就像过去人类一样,从今天来看,我们是站在地平线,看到的世界都是平的,一个地一个省一个国都是经济的。但是如果说从一个太空的角度去看,我们看到整个地球是一个圆的,原来平的那个世界不见了,其实如果说从一个新的维度去看,我们引入引力之后,我们发现黎曼空间看到的世界都是弯曲的。我想我们现在和互联网这个大脑看到的基本上也是这样一个差距,互联网这个大脑能看到的世界肯定和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去理解它能看到什么世界,就能帮助我们的组织或者说我们的企业更好地变革,能够更好地去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那它比我们多看到什么,就是刚才看到的数据,是信息。

所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商业逻辑发生很大的翻转。以前工业时代从运作逻辑来讲,更多的强调线性的控制,我是一个中心,我要求对你们每一个人是有一种线性的控制,你们要符合我的要求;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是要求企业和企业是一种网状的协同。

从全球的世界图景来看,以前更多强调的是机械化的,简单的机械化的系统观,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机器,当时崇尚也是这种理性化的原则,要求钟表流水线这样一种严格的控制。但是现在我们不断提生态化、生态系统,就是要接受这种生态系统这种“涌现、自组织”这样一种普遍的存在。另外企业内部和外部多元多项的演化观也要进入企业主的心态中。

第三个,从基础法则来说,以前工业时代更多的是强调标准化,福特说,我不管你需要什么车,我只给你T型车,因为我给你标准化的产品,能够让我的成本压到最低,然后也能够让你最低的价格能够得到最基本的满足;但是现在这种需求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更多的尤其是80后90后代表的,他需要的是一种个性化的产品,所以这种个性化的原则导向的这种生产和消费,会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一种普遍的渗透。

第四个,从时间法则上来说,以前是同步化的,我们一个工厂是流水线的,所有的工人要在这个流水线的每一端同时开工,这样的话,它统治、统摄、统一了工作和生活的步伐;但是现在就更加的弹性化,你看,互联网公司的员工,经常就是背一个电脑,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景。SOHO的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也不断涌现,我们看到潘石屹的SOHO公司,为什么能够始终卖出比其他的房地产公司更加的议价,就是因为他很好的契合了现在企业需要的基础设施。

另外,从空间法则上来说,工业时代是中心化的,集中化的,实体空间要是高度细分的专业功能区,工作和学习和生活基本上都是分开的;但是信息时代就是要去中心化的,相对分散的工作、学习、生活,然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交织成了一个无中心的全新的空间。

从分工法则上来说,工业时代是单向化的,从上到下;但是信息时代是多项化的。

从协作法则来说,工业时代更多的是集权化的决策,命令式的协调,要强调权力的作用,要非常强调计划和执行,要进行一个分离,协调的时候更多以命令的形式来进行;但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就是分布式的决策和社会化的自发协作,基本上要平等参与,要分布式分散化的自主决策,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化协作,另外“共享的平台和多元的应用”这样的形式打破了以往正式组织资产专用型的企业的边界,而企业的资产变成更多的人可以使用,所以正式的组织就要逐渐变成开放的非正式的组织,更加的普遍化。

另外,企业的发展的法则,以前工业时代我们强调做大做强,一定要有大规模生产营销组织,才能产生规模效应,才能把成本压低,才能在市场上去发展,但是现在因为长尾市场这个活力已经被激发出来了,所以企业更多的关注在“柔弱微”这个角度,在营销消费组织上做活比做强更重要,做强比做大要更重要,所以要更多地强调多品种的小批量的范围的经济。

这时候的企业组织其实很难说它是一种什么样子,不像原来,基本上CEO下面几个业务板块很清晰,它肯定会更加的多样化,多样化最终就会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感觉。我们拿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对比之后,发现确实非常相似,不管是从多样化,还是从结构层次,还是从复杂性,还是从其中每个个体的生存之道,都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角度来说,以及都是海量的体存在等等,都非常的相似。

单位

这个时候我们就提到企业要变成什么样子,我觉得回归到根源,就是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到细胞的生存,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真正厉害的生物是什么?其实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很大型的动物,比如说鲸鱼啊,恐龙啊,当然恐龙也已经灭亡了,那真正能够对人类产生一次又一次威胁的就是微生物,就是病毒,就是细菌,他们对人类的这种改变和要求是我们以往很难去看到的。

我也查了一下微生物的数据,发现微生物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至少有10万种以上,按照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特性,也可以变成非常多的种类。仅仅从人的细胞内部来看,微生物的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整个宇宙恒星的数量加起来还不足人体内的微生物的数据,基本上是沧海一粟。也有一些生物学家测算,地球上微生物的总体量是1000的10次方,也就是1后面30个0。

其实同样的概念,我们知道这个阿米巴,就是稻盛和夫经常提的组织形态,它其实就是一种变形虫,变形虫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微生物。为什么我这块强调微生物,就想说我们现在提小微企业,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现在提供的这个环境,可以让更小更微的这种形态很好地去发展,而且能够很好地复制。我们知道,微生物最强的就是它的复制能力,你如果能找到一个很好的模式,将来你可以产生一种几何量级的复制,就像淘宝上面的那些淘宝店,基本上是一个店开发好了,后续可能开发出很多类似的店铺。

从互联网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强调个人,不管是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是我们说的未来的DT时代,就更需要一些数据的管家,需要一些数据围绕在每个人的周围,针对每个人提供智能的服务,针对每一个人提供门户的服务,针对每一个用户有档案有数据库,有服务生态,有云端地球,有万物互联等等这样的一种思路,全部都是围绕每个人来展开,每个人就是这个细胞或者说这个微生物的内核,然后其它人可以进行一些相互的聚合,也可以不聚合,所以这时候自组织就显得非常重要。

另外我们发现,微生物群体之内基本上是不分产销的。所以未来五年,每一个企业产销合一基本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像阿阿里巴巴的很多产品,它的第一批用户就是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员工在使用的过程不断调整,不断优化,推动这个生态系统或者说每款工具,每一款产品不断往前发展,这时候产销合一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上来讲,也是有一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这样一个角色,一开始只是由网商和消费者这样两层,逐渐开始由交易平台提供一些相关的服务,交易平台网商和消费者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结构关系,但是随后发现更多的服务不是可以简单去实现的,所以这时候引入了一个第三方的服务商,服务商可以很好的服务消费者、网商。这些年服务器发展得非常快,每年都以百分之好几十的速度发展,数量也很快,总量也很快,再往前发展就发现引进的过程还是容纳不了。所以现在整个生态系统又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环境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结合,包括法律环境、制度环境、服务环境等等。

举一个例子,淘宝这个生态系统,如果说我们平时理解就是一个店铺对一个消费者,这是比较简单的,如果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店铺和消费者之间其实是有一个环节的,就是运营营销这样的一个环节。现在有大量的运营营销的服务商进来,提供一些针对买家和卖家的服务,这是一个相关的市场。那我们发现,店铺如果要把货物卖给消费者,它后端还要有工厂去结合起来。店铺和工厂怎么样能够进行很好的对接,这时候中间又有很多IT的服务商,供应链的服务商,也能够进行一些很好的支持。这里面比如说代表性有富友软件等等,提供IT的服务商,同时工厂把产品生产出来,它其实是可以直接发送到消费者端去的,因为不需要再通过店铺来过这一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物流服务商可以出现了,比如说Commercial Global这样的一些公司,他就专门针对工厂把货物直接送达消费者的手中。

运送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比较熟悉的四通一达这样的公司也逐渐的出现了。另外,店铺和消费者之间要解决信用的问题,像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的交易公司就出现了。店铺和工厂之间要解决很好的供应链协同的问题,所以像辛巴达供应链这样一种专门针对服装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的企业也不但地出现。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现在还在不断细分、不断演化,这块要引入一个生态观。生态观在这个演化过程中,总能找到自己的一个生态位,我们发现生态观上面有生态位,就是你在某一个生态位上面是不是能站牢,就决定你这个种群是不是可以去生存下去。如果其他的一些生态上面有空间的话,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可能叫风口,或者说从另外一个角度就叫结构洞,有结构洞的地方就是有需求的地方,也是有生态位的地方,也是心里有商机的地方,可以去分析得出来。

我们将电子商务服务业初步的分成四大类:一个叫基础设施服务,包括一些物流快递的服务,网上支付的服务,数据和云计算的服务;第二类包括一些公共的服务,包括信用认证的服务、教育文化的服务、行业协会的服务、会展的服务、法律的服务等等。另外在商家这一端,有代运营、营销、数据分析、IT、外包相关的服务;在消费者端,有购物比较、购物工具、导购、穿搭、试穿等等相关的一些服务。其实每个服务都是我们现在这个阶段企业所能把握、掌握的一个很好的商业结合点。电子商务整个交易服务就分成这几大块。

回到组织结构来讲,我们刚才说了很多的例子,究竟组织未来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和现在的整个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方向结合?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云端制,核心的理念就是平台加个人理念。你现在如果说作为一个企业或者说作为一个组织,接下来的发展,原来那种法约尔提出的科层制、金字塔式的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分波的这形式,在这个时代要面临激烈的竞争,甚至要被淘汰。

云端制所能提供的就是,一方面你要去做一个云(云就是平台的意思),平台究竟代表什么呢?平台在最早的时候有地基,它是一个平台,市场是一个平台,舞台也是一个平台,我们就看得出来,平台它其实有一些不同的理念在里面的,它包括平坦,要开放要自由要民主,要坚实可靠,还要有一种敬畏的心,因为最早我们发现一些祭坛,也是一种平台,所以你如果去打造这样一种平台级的组织的话,你就是要怀有这样一种精神。这里我个人认为最核心的一个精神,就是利他的精神,你如果想要去做平台,那你就势必要有搭舞台的精神,要有做市场的精神,搭建整个市场的精神,要有去打基地的精神,能够让在你的平台上面,真正地发挥,每个人能够找到自己生命发展的尊严,还有个人的发展。要从这个角度来讲。

所以,现在平台级的市场,是一个比较重点的组织形态。当然,这块现在来说竞争还是比较激烈。我个人认为,比较大规模的平台,比如像淘宝这种零售的平台,这个阶段肯定是已经过去了,就像淘宝当时不会去做国家电网,或者去做国家自来水公司等等一样的,因为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但是很多细分的平台现在还是比较有机会。如果做平台,希望关注点应该是在一些大规模上面,一些稳定性,要有强转化,要针对一些特定的市场,要有利他的心态,要强调这种协同、去中心、多边化的特征,这个是平台。当然,平台这个思路不仅仅是你专门做一个平台型的企业,也可以把你现有的企业搭建成一个平台,让员工在上面去唱戏,就像我们刚才看到海尔、韩都衣舍或者华为、阿里一样,都是让员工成为一个一个的小前端。刚才说的是云或者说的是平台这一端。

从另外一方面。我们就说是端这一块,端更多的是以个人的形式进行聚合,它更多强调的是活力,强调的是碎片化,强调快速迭代,强调共生,强调群落,需求引领,自下而上,要有个性,要有体,验要有互动。这个时候很像德鲁克在早期的时候就提出未来的,人类要进入知识人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专家,成为一个达人,然后要有学习力、创新力、思维力、知识性、创造性和灵活性。这个时候就很像我们现在比较熟的褚时建,或者说我们不断提的工匠精神,你如果说是做一款产品,就要聚焦要细化,要把自己的这个产品做好,不要想去做平台的事情,因为平台更多是要去做利他。你要去做产品的话,就是把自己细分的这块做好,踏踏实实不断地优化,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个产品和很小很小的一个市场,但是因为有了全球化的结合,所以肯定保证这个企业可以比较好的或者稳步的发展。

总的来说,就是一方面是要打造像端一样的生态的理念,要关注你自身的进化,要关注种群,要关注自己企业和平台之上其他企业之间的一种关系,更多地考虑细胞是怎么活的,怎么样能够很好地遗传下去,怎么样很好地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这是从云端制的这个“端”的角度来讲。另外从“云”这个角度来讲,它更多的就是做平台,搭建好平台之后,再往下发展,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生态区来看待。这时候就要更多地强调生态平衡、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保证这个生态内部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能够基本相同,能够保证相对平衡,能够让这个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营养结构,能够让自己在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的个体数、生物量和生产能保持相对的恒定。另外,它要营造这个生态系统的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和谐的发展,包括伦理道德,相关的一些建筑。所以我们认为,总的来说云端制就是未来企业组织形态发展的一个比较关键的点。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尾数的作用》
某公司招聘一个负责采购物品的临时员工,很多人前来应聘。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三名优胜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它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杂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样没表态。
最后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比较特别,是113.86美元。他解释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铅笔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主考官听完,露出赞许的微笑。这名应聘者自然被采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崔瀚文课程
崔瀚文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