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王启军 北大纵横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企业文化是什么?愿景、宗旨、理念、目标、策略,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政策、员工行为规范,包括企业的品牌、宣传语、新闻、广告等等,甚至企业的产品、服务等等,是很实实在在的,是很形象的,是企业文化的器物层。

  那么我们研究企业文化,需要研究什么呢?要从研究的理念、研究的方法、实操、语言包装等方面展开,缺一不可。本文试图探讨企业文化的研究理念。

  企业文化的研究理念

  研究理念实际是企业文化怎么研究的问题。企业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由有形的东西和无形的东西组成,有形和无形混杂,它们共同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研究所做的工作是:首先从企业的混杂状态中,将其无形的东西从企业这个集合里筛选出来,罗列出来;将企业有形的东西再罗列出来;其次是根据有形、无形本身和他们的衔接,通过分析归纳,将无形的东西重新排列组合;第三,从有序的有形和有序的无形之中提炼出企业借以存在的“魂”;第四,是用有力优雅的语言,将企业的魂包装,变成企业文化执行的器物层,并成有形的一部分。

  第一步,是发现企业文化的现状,其中含企业需要弘扬的部分,有效的企业文化;也含企业需要摈弃的部分、无效的企业文化;第二步,是挑选有效企业文化的过程,是整理企业文化的过程;第三步,是提炼企业文化的过程;第四步,是固化企业文化的过程,使企业文化从无形变成有形。这样发现è挑选è提炼è固化,加上实施,形成一个五步循环。当企业内部结构变化了、市场环境变化了、行业环境变化了、政策环境变化了,企业文化也需要变化,变化的过程就是执行这样一个循环。企业文化的提升过程,也就是这个循环滚动的过程。滚动循环的结果,就是让企业有效的文化有形化,让企业文化的操作更加快捷、便利,气韵生动。

  什么是企业的有形和无形存在?

  国家作为一种存在,对公民的规范有两重标准: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法律标准是成文的,触犯了某条某款,国家的典刑机构会使用法律对当事人执行;道德标准则是不成文的,如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触犯了会受到道德谴责和自责。法律标准,就是有形的;道德标准,就是无形的。

  企业作为一种存在,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一个集体,有共同的目标,合法地赚取利润。这是通俗的语言。管理学里把企业的这些物什描述为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约束员工行为的制度、规范,加上企业的厂房、生产的产品服务、客户、供应商,是企业的有形物,共同构成了企业这样一个自我环境。当然,在企业封闭环境里,还有企业文化、企业商誉这样的无形物。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是服务企业管理;企业商誉的主要作用是服务企业营销

  我们要研究的是企业文化部分。下边这张图,很好的诠释了企业的文化是什么。

  图演示的是项目经理对团队的管理,是一个矩阵式管理的例子,项目经理、项目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门。项目启动,项目经理、项目成员都想让客户满意、公司满意;项目经理对成员做了合理分工,制定了详细的项目管理制度,责权利明确。随着项目的进展,图中的?号出现。?号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问题。项目管理制度不论多么详细,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管理真空,而图中2和图中两个椭圆之外的部分,是管理真空最容易出现的地方。究其根源,应了这样一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

  怎么解决呢?就需要企业文化来填空。企业文化的两个层面会起作用:一个层面,是企业宣传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已经提炼完成的价值观,如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理念、企业的愿景、企业的目标、企业的员工行为手册等等,是有形的,它们会时时刻刻地指导员工在遇到管理真空时的选择;另一个层面,是企业没有宣传但存在于企业中,员工对企业价值取向的理解,这些是无形的,它们同样会指导员工在遇到管理真空时的选择。作为管理者,一定希望员工能自觉自愿的在本职范围之外多做一点,填补这些管理真空。换句话说,就是打破员工个人的行为准则束缚,让员工的个人行为准则服从于企业的行为准则??企业的道德。可以看出企业道德,就是企业文化,是由有形的企业文化和无形的企业文化共同组成。有形的企业文化,有序,符合企业的价值观;无形的企业文化,无序,是管理者树立企业文化所要完成的工作。不难看出,无形的企业文化比重更大。

  这个例子是项目管理内部例子,但在部门之间、子公司之间何尝不是这样呢?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效率、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可以说是由企业员工不断在企业管理真空面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企业文化,就决定员工做出选择的原动力。正是这样的填空,决定了企业是否优秀。企业文化应当说是企业管理看不见的手。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