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    高竞 工作室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这是一个复杂但又“简单”的问题。

先岔开一下,我们经常说管理,应该怎么怎么,其实我们要先树立起三个层次的认知。

图片
一、工具材料层

管理动作、技巧、表单、工具,是操作层的,属于最基础的“术”和“器”。

图片
二、方法论层

管理的方法论,包括了因果逻辑、解释了规律、原理、原则,是“法”这个层面的。但这就是“知其所以然”了吗?显然不是的。

图片
三、“哲学”层

最上层的,是我们对管理的观念、理念,这才是知其所以然。这是“道”这个层面的,是我们的“哲学”层,也是我们站在组织治理的角度看待世界的“世界观”。这一层,形成了对管理者最核心的理念的要求。

1.png

说回绩效管理,有些哲学层的“道”,如果选择错了,或者认知有误差,就会导致整个体系都失效,或者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以下观念,可能会引起争议,请慎重服用:

图片
一、绩效管理远远大于绩效考核

按照阿里的绩效管理聚能环,绩效考核仅仅是其五分之一。

不仅概念是五分之一,执行的力度和投入的精力,也差不多是这个比例。

【反思一下】你们公司用于绩效考核的精力,是不是只有这么点比重?还是相反?

图片
二、绩效管理是用来养人的

绩效管理不是用来鞭策人、干人、压迫人的,绩效管理是用来养人的!这个观点其实非常雷人。有的老板直接说绩效管理能不能让员工加班?我说,你把它当鞭子,最后就反噬你自己。你把它当银行,就能赚复利的钱。绩效管理的聚能环,就是教会你除了考核之外,如何“以战养兵”。

【反思一下】你是不是也把绩效管理当做驱动员工的方式?

图片
三、心要仁慈刀要快

心要仁慈刀要快。慢刀子很疼的。等一下,不是说了绩效管理不是用来干人的吗?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用来解雇人或者惩罚人。但是绩效管理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我们要看到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不是绩效管理制度,而是市场竞争的映射。

所以要本着对员工好、对团队好、对组织好的真心,去处理不合格的人员。但是处理的过程,要非常的人性化。一定要处理,拖着对谁都不好。

【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只会仁慈,却不举刀?或者既不仁慈,也不动刀?

图片
四、心中有爱,眼中有人,手中有尺

这是一个辨证的世界。

心中有爱意味着管理动作的本源是出于善意,而且更多是对个人、对员工的最大的善意。有爱,就有包容。

眼中有人,意味着视人为人,把人当做人看待,而不是工具不是工具人。

手中有尺,需要管理者坚持原则。尺是没有弹性的,原则怎么能随意变化?

有些管理者不知道如何在原则和现实中做平衡,你看,这里就给了你平衡的切入点,但是,原则不容讨价还价。

类似的绩效管理的理念,在阿里还有很多。

我们是走过无数的弯路、造成很多的管理事故之后,才快速迭代建立起现在的体系。

希望你不用走过我们走过的地雷阵。

希望阿里的先进管理体系和理念、方法论、动作,能帮助大家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在方法论层,我们会详细阐述绩效管理聚能环的具体使用方式,详细告诉大家如何进行期间辅导提升改进计划,这两个步骤是阿里绩效管理中最最重要的环节。

在工具材料层,我们甚至把绩效面谈的流程都给你画出来。把解雇面谈的核心要点都给你列出来。甚至,把绩效考核8档模型的定义和处理方式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

当然,讲清楚缘由,是最终目的。给到大家的知识点,还是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才行。

学习阿里,最重要的是学习他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的做法。今天的阿里,很多做法并未被验证,关键是他的人员素质远高于一般的企业,毕竟是科创型公司的典范啊,切莫再把阿里当运营型公司,你忘了阿里云了?

十五年前,阿里也就几千人吧。

十年前,阿里也就两三万人吧。

今天,并表前阿里已经有12万人了。

她是如何发展的?她的团队管理、组织治理有哪些道、法、术、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高竞课程
高竞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