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5日    培训杂志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华为曾经刊登了一则广告。画面上是一双芭蕾舞者的脚,一只穿着舞鞋光鲜亮丽,另一只赤裸着满是伤痕。并配以广告语“我们的人生,痛并快乐着”。华为传递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不得不引起每位管理者的反思,我们提供的工作是仅仅满足了员工的生活需求,还是工作本身也能给他们带来快乐?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幸福只关乎于生活,而与工作无关。我们必须忍受痛苦的工作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可是仔细想一想,工作的时间差不多要占到我们人生的1/3,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那么无论如何,他的人生都算不上幸福的人生。大家都觉得90后员工越来越难管,为什么会这样?其中原因之一就是90后越来越关注工作中的幸福度。而老套的管理方式越来越加重了他们:“我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工作”的想法。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创立了积极心理学,研究人性中积极的特质,并且倡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这些特质,从而创造幸福的人生。塞利格曼提出的PERMA模型直接点明了让人快乐的元素。

P:积极情绪

E:投入

R:人际关系

M:意义和目的

A:成就感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幸福并不是单一的感受,而是由这五方面的体验共同组成的。并且组织的绩效和PERMA的相关度非常高。AD领导力致力于将PERMA运用于管理中,从而创造高绩效且幸福型的组织(我们称之为PERMA型组织)。

积极情绪

情绪的英文单词是EMOTION,动机的英文单词是MOTIVITION。这两个词是来自同一个拉丁文词根,那就是MOTERE, 是推动的意思。引申一步讲:情绪和动机推动我们去追求结果,二者进一步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一个人工作时有良好的情绪才能有良好的工作效果

创建积极情绪的积极行为:

◇ 使用AD领导力提供的情绪表格对团队的消极情绪进行管理,包括探索触发消极情绪的事件是什么,将要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 在压力面前保持自信和平静,不要显露一丝的恐惧和动摇。

◇ 创造经常和团队成员在一起的机会。

◇ 保持一贯的行为风格,让下属能够预测你的情绪反应。

◇ 及时回复下属的邮件、短信、未接听的电话。

◇ 尽量以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和下属沟通。

投入

PERMA模型的第二个维度是投入。想让员工工作投入,并非一定让工作有趣。香港特首曾荫权曾说,他压力大的时候会用擦鞋减压,因为擦鞋能给他带来投入感。擦鞋并非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曾荫权为何会投入呢,因为擦鞋这个行为符合心理学定义的让人投入的规律。

如果工作具备以下条件,也能让员工对并不有趣的工作内容产生投入感:

◇ 清晰的目标

◇ 能力和挑战的平衡

◇ 及时的反馈

◇ 自我控制感

作为管理者,使下属对工作产生投入感的积极行为:

◇ 给下属构建清晰的任务结构,包括要实现的目标,可采取的方法,考核的标准,时间计划。

◇ 保持下属能力和挑战的平衡,既不能挑战过大,也不能没有挑战。AD领导力课程中提供一个工具,可以测量何时需要提升下属的挑战,何时需要给下属更多的支持。

◇ 及时的反馈:每周对下属的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给出积极反馈和建设性反馈。

◇ 自我控制感:适当授权,不对下属进行细节控制。

人际关系

团队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员工产生归属感,提升敬业度。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不象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键时刻即可:

◇ 当某个成员分享好消息的时刻

◇ 提意见的时刻

◇ 感恩的时刻

◇ 冲突的时刻

比如感恩的时刻,你可以在每周例会后留下几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叫做感恩时刻。如果谁想表达对某个人的感激,就在这个时刻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团队内部成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曾经给一家公司做培训,那家公司的客服部每天都是应对用户投诉,甚至会遭遇客户的谩骂,整个团队情绪非常的低落,但是通过感恩时刻,团队成员内部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提升了整个团队的幸福感。

另外一个办法是叫做每周五的感恩时刻。

将那些对你生活有比较重要影响的人列出来,把他们的名单写在一张纸上:包括你的好友、上下级、同事和客户等等。然后,把这张纸贴在办公桌上。每周五快下班的时候,花几分钟审视这个名单,问自己,这些人中有谁在这一周中是否曾经帮助过我?如果有,就用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甚至当面向那个人表示感谢。

意义和目的

团队成员是否觉得当前的工作有意义?为什么他们觉得没有意义?怎样才能让他们觉得有意义?

你需要建立共同的、可期待的、有画面感的愿景,并将这个愿景与当前的工作连接起来。AD领导力给出的具体方法是:

第一步:组织一次部门会议(我们建议在轻松的氛围下,效果会更好)。

第二步:请每个人说出自已在一年后,一个有可能实现的愿望的是什么?

第三步:将所有人的愿望用画面的形式展示出来。

第四步:为了这个愿望,我们团队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否可以更具挑战性?

第五步:为了我们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每个人需要做些什么?

第六步:你也可以和他们进一步讨论行动计划。

第七步:将团队的愿景、目标和个人的行动计划记录下来,贴在显著的位置。有的团队喜欢在上面留下每个员工的手掌印,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成就感

人性的特点之一就是如果有人肯定、赞赏你,你不仅感到高兴、得意,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且真的有可能朝着这种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如果有人否定、批评你,你不仅感到挫折、压抑,还可能会激起强烈的“自我防卫”心理,拒人于千里之外,而且事情也许真的会朝着这种消极的方向去发展。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自我预言”。

没有什么比每天在有意义的工作获得成就感更激励人心了,而管理者却常常忽视成就感的作用。善于发现并利用每个成就去激励你的团队,一切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创建成就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每周的例会开始前,成员轮流介绍上周的成就,所有人鼓掌庆贺。也有的公司会准备一面大鼓,每当有订单产生时,都会击鼓庆贺。不管形式如何,你要把握三点原则:

◇ 庆祝每个小小的成就,确保每个下属每周都能体验到成就感。

◇ 将组织内的好消息及时分享。

◇ 适当增加庆祝的仪式感。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