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理研究所教授 《儒家文化》《法家智慧与现代管理》《王阳明心学》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16年10月20日    方尔加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本文所探讨不在《道德经》的作者及版本,而在解读《道德经》中“道”的角度。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道德经》的解读全都是主客体分裂开解读 ,即把“道”、“自然”、“万物”当做纯客观的对象加以诠解,这一诠解角度可称为本体论方法。本文则是把“道”当做主体,把“自然”、“万物”当做主体活动的方式。笔者把这一诠解方法称为主体性方法。本体论方法与主体性方法有以下不同:第一,前者认为《道德经》在心外,后者认为,吾心即《道德经》;第二,前者是我注《道德经》,后者是《道德经》注我;第三,前者是先知后行,后者是行中得知;第四,前者是逻辑性思维方式,后者是直觉性领悟方式。下面是笔者对《道德经》“道”的主体性解读。
 
1,“道”的不可规定性和实存性。
 
  《道德经》首句就展示出了“道”的不可规定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虽然不可规定,但“道”是真实存在的。“道”与“有”和“无”的关系是什么?“道”是 “有”“无”背后之所以然。就如同“鸡三足”,“道”是两个有形之足背后的无形的足。是隐藏在商品价格上升与下降的背后的无形的手。“道”恍惚难及: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之不可规定其实是在表达主体创造能力的不可限性。人类主体永远可以超越自己以往的创造水平,永远不会停留在某种固定形态。主体的创造性永远不能用言语道尽,故其不可道、不可名。
 
  但“道”又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的。什么内容?主体中的软知识。1997年4月11日《青年参考》第三版刊登华北的译文:《你为什么不能当处长?》“知识通过学习得来、通过交流得来,因此一个人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体验领悟知识——这一类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略了,正是它使人无法通过继承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知识而达到完善的程度,相反它表明有些知识是无法积累的,每个人面对的都是一个新世界。这就是艺术家所经历过的,书上说跳舞应该有怎样的姿势,可是如何控制形体、控制肌肉的动作,这是任何百科全书、任何良师都难以传授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笔者把“通过学习得来、通过交流得来”、“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称为有形知识,或曰硬知识;把“通过自身体验领悟知识”、“使人无法通过继承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知识而达到完善的程度”、“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识称为无形知识,或曰软知识。软知识是已经内化为主体的创造性的知识。硬知识只有和软知识相结合才能被激活,许多人的硬知识没有被激活,处于休眠状态。书呆子硬知识不可谓少,但其呆就呆在缺乏软知识,只会背书,不会创造。软知识就是主体中的创造性,也就是不可言说之“道”。
 
2,“道”为万物之“母”、之“根”。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就是“道”,是神秘的母性,为天地万物之“根”。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芸芸 众物的“根”就是“道”。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守住天下万物之“母”就能终身不败。因为是“根”、是“母”,故言其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既然是产生者,那么时间上一定居最开端。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对“道”生万物,学界常从本体论的角度或解释为气生万物,或解释为绝对精神生万物,甚至有人解释为宇宙大爆炸。笔者以为,“道”生万物从主体性角度可解读为我激活万物。“生”应理解为激活。“道”生万物之前可理解为用“道”者还没有介入事物,诸工作要素还没有被激活。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就是“道”,“天”、“地”、“神”、“谷”、“万物”、“侯王”得到“一”就被激活了。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强调的“无”使“有”得以有其用,就是无形之“道”激活有形的器物。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如果与“道”合一,就能够激活周围人和物的要素,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第二十七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救人”就是善于使人发挥作用。同样一个人,在某领导手下工作没有积极性,效率非常低下。换了另一个领导,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工作效率非常高。同样一个物,在某领导手下是无用的废物。而在另一个领导手下,就是宝贝。显然,这另一个领导的做法符合“道”,将其治下的要素激活了。一个真正与“道”合一的领导,如能做到尽人所能,尽物所用,就达到了“道”生万物、为万物之“根”“母”、使万物得以“生”的境界。人们日常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也可印证这个道理。一将是指能够与“道”合一的将,他是士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之母。
 
3,“道”的认知方式。
 
  如何认识“道”?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户”、“窥牖”、“为学”讲的都是有形知识、硬知识、可以言说的认知层次的知识。前已说过,“道”是软知识,软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硬知识只有被软知识激活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所以掌握软知识更加重要。但是,软知识在形成的过程中已经与硬知识融合在一起。直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有形的硬知识,硬知识更容易受到重视,软知识往往被忽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硬知识妨碍了对软知识的掌握。所以魏晋玄学家王弼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对老子关于“道”的认知方式的把握是相当准确的。明代王阳明的说法与王弼异曲同工。有人问:“道可见乎?”他答:“有而未尝有也”。又问:“然则无可见乎?”他答:“无而未尝无也”。又问:“然则何以为见乎”?他答:“见而未尝见也”。问者愈发糊涂了,请求明喻。他却说:“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有人让他说明“道”究为何物,他的感受是“欲发挥此,只觉有一言发不出,津津然如含诸口,莫能相度”,“道”确实是存在的,但只是软知识,只能意会,不能用表达硬知识的方式加以解说。第四十七章、四十八章就是要摈弃感性和理性这些认知层次。进入到非认知性的体悟、直觉。

4,“道”的运行方式。
 
  “道”是主体,其运行方式总的说来是即物而玄游。何谓即物而玄游?
 
  第一,不出离万物。“道”不能单独存在,主体不接触客体是无意义的存在。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之心就是“道”,“百姓心”就是具体事物。“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表示“道”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寓存于具体事物之中。圣人只有萦怀于百姓,才能成为圣人。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长久之天地代表“道”,“道”之所以能够恒久存在,因其不求单独自生自存,而是寓于万物中存。领导者不汲汲于个人之事,唯将个人所求融和于百姓所求之中,才能成为领导者。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领导者行“道”之大患在追求自身私利的独存。唯将私利入于万物之中,所行之“道”才能充满活力,发挥作用。第四十一章:“下士闻道,大笑之。”为什么大笑?原来下等身份生活于基层的士发现,“道”就是通过平凡之事来表现,没有什么神奇的。“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这些是说,明亮的“道”就体现在暗昧之中;前进的“道”就体现在曲折的运动中;平坦的“道”就体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中;上等的“德”就体现在最底层的深谷中;广大的“德”就体现在每一个有局限性的事物中;刚健的“德”就体现在每一个舒缓的事物中;纯真之质就体现在不纯的事物中;白亮之色就体现在浊杂之色中;棱角就体现在圆滚当中;优秀的器物出自慢工夫而迟做成者;巨大的声音靠平凡的寂静衬托出;最大的物象是隐藏在有形之物背后的无形;“道”隐藏在万物之中,因其所隐之物的名为名,其自身无名。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的运行只能在迂回弯曲凸凹不平新旧参差的复杂事物中进行。不超出具体事物,不省略复杂过程,行“道”的圣人才能成其大功。总之,无限就体现在有限之中,绝对就体现在相对之中。在社会治理中,老子不是上来就空谈宏观,而是由微观一步步向宏观提升。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由个人到家族,到一乡,到一诸侯国,到整个天下,老子强调社会治理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想推行巨大无比的“道”吗?就扎扎实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可见,“道”虽无形,却很实在。
 
  第二,不拘泥于万物。
 
  “道”不出离万物,也不能拘泥于具体事物而将自己混同于具体事物,忽略了自己的高层次性。 “道”只是借助具体事物实现自身而已。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对万物随弃随取,“道”亦然。“道”的运行离不开具体物,就象对神的恭敬离不开祭祀品一样。但祭祀品不是目的,只是实现恭敬精神的工具、途径。具体物也只是“道”实现自身的工具、途径。既然是工具、途径,用完就该丢掉,不能因为某一事物绽放出美丽多彩的花朵,而滞留不去。“道”不能忘记自己是“道”,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作为工具、途径的具体物。由此而推,领导者也“不仁”,以下属、工作环境为“刍狗”。领导者永远不能留滞在“刍狗”身上,永远有更高的目标。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不可与万物争。“道”是不同于万物、但能贯穿于万物的水。他不去争,是因为不能降低自己的层次,把自己混同于具体物。在实际工作中,作为行“道”的领导人,不可与普通职工争能力的大小,声誉的高低。否则,领导人就会自我降低为“刍狗”,使宏观协调的功能被降低为“刍狗”与“刍狗”的碰撞。领导者要想不使自己降低为“刍狗”,还必须在成绩面前控制自己。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万物恃之以生”、“衣养万物”、“万物归焉”,都是表明“道”能够激活万物。但如果行“道”者由此而自傲、自以为了不起,就容易滞留于某一具体状态,不再是活生生的“道”,也就不能超越万物。超越万物、不拘泥于具体物,就能做到把个人利益融合到群体利益之中。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众人得到了,领导者个人也就得到了。
 
  “道”既然是高层次的,其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也应高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具体方法。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道”虽寓于具体事物,解决具体问题,但他的高层次性决定了他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始终是激活群众拿出具体方法,而不是自己拿出具体方法。所以自己“无辙迹”、“无瑕谪”、“不用筹策”、“无关楗”、“无绳约”。
 
5,“道”的生命力。
 
  “道”的生命力最强。第四章形容:“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人们解释为中“空”。笔者以为,“冲”表达出生命力。 “道”生机勃发而作用无穷。第六章:“谷神不死,”“用之不勤。”“道”永远不死,用之不竭。“道”为何不死?因为永守年轻之位。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道其强盛却要把握住其初起时细小之原旨(基因),如汇成江海之前天下的小溪。其恒常不离之德,就奠基于事物的婴儿阶段。老子多次把“道”和婴儿相比。婴儿状态就是事物的初起状态,虽然柔弱,但这是走向高潮之前的弱小,而不是高潮过后的弱小,是最有潜力最有前途的盎然生机状态。盎然生机的具体表现是:
 
  第一,基于本性,不受掣制。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婴儿尚无所追求,生机出自本性。四肢自然搏踹,全身蠕动而富有弹性,使虫兽禽受到威吓。无意追求异性,生殖器却勃起,啼号不止,却不会沙哑,因为这些是出自其自身的勃勃生机。年轻充满活力,应表现为不受累于任何外界事物、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表现形式、唯求自身生命力的显现。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初萌的种子上的幼芽吸收自身种子中的营养,不依赖外界的营养。具备“道”的精神的人以“道”为其本性,只想实现“道”,无所畏惧。这才是年轻的生命力的勃发。
 
  第二,日新日日新。“道”的根本性质是不变的,但不变通过变来实现。变什么?前已引过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的实现离不开载体,但“道”会不断地更新自己所借助的载体,绝对不沉溺于某种载体。“道”的高层次性在于此,“道”的生命力也在于此。行“道”者在实践中应死死地扭住“道”不放,把握住实现“道”的大方向,把任何载体只是看成登上“道”的无数台阶中的一个。不会留恋不前。另外,第十四章:“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总是通过某种形式成就自己,但“道”不能留恋于成就自己的形式。而必须因时因事不断变换形式。“道”本身不能有固定的形式。故曰“无状之状”。
 
  第三,顺应同化。“道”的生命力还在于不使用你死我活的排斥性思维方式应对万物。第二十七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行“道”者并不想灭掉谁,而是追求共生。第六十一章:“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在“道”的逻辑中,竞争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让谁退出,而是让每个事物居于应有的位置。能够打倒对手不一定真有生命力。能够容纳异己之物,使之各得其位,各尽其用,各完成其应有的生命过程,这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表现。由于能够顺应同化,“道”的包容性极强。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百姓之心都可以见容于圣人之心。即使对“不善者”、“不信者”,亦不简单斥逐,而是以“德善”、“德信”感化之。领导者有包容性是因为自信,自信者强。

 6,“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二字内涵复杂。
 
  第一、“自然”的层次。这是学界尚未涉及的问题。“自然”有自在的,有自为的。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状态。然而,他不是人类原始社会自在本能的自然状态,而是经过对文明社会的社会问题的反思之后自觉设想出的高层次的自然。何以见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说明已超出了“结绳而用之”的水平,但反思之后认为还是回到“结绳而用之”好,故加一个“复”字。在原始的自在的“自然”中,饮食、服装、居室、风俗都是自然如此,无所谓“甘”、“美”、“安”、“乐”。只有进入到文明社会,遭受到文明社会的器物、精神所带来的各种苦难之后,才自觉意识到原有生活的“甘”、“美”、“安”、“乐”。所以才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老子是不是反文明呢?不是。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追求的是“道”、“上德”、“上仁”,是对现有文明的升华。他要求文明以人的幸福为鹄的,而不异化为折磨人的工具。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民利百倍”、“民复孝慈”应该说是对异化文明反思之后升华出的人的自我肯定的文明的“自然”。
 
  第二、尽万物之性。对高层次的“自然”晋郭象的理解非常到位。“驽骥各适性而足,非辞鞍而恶乘,但无羡于荣华。有意治之则不治也;治之为善斯不善矣。夫善御者,将以尽其能也。尽其能在于自任。而乃走作骤步,求其过能之用,故有不堪而多死焉。若任驽骥之力,适迟疾之分,虽足迹接于八荒之表,而众马之性全矣。或(惑)者闻任马之性,乃谓放而不乘。闻无为之风,遂云行不如卧。何其往而不返哉!”“自然”并非主体无所作为,而是尽万物之性。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地、神、谷、万物“得一”能够保有其本性,实现其本性。“得一”就是得“道”。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之“生之”、“德”之“畜之”、“物”之“形之”、“势”之“成之”,都是有所为。此外,“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更具有为的色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中的“不有”、“不恃”、“不宰”是指不压倒万物、控制万物,不求为万物之主。为之主,就会拂逆其性。“道”虚己任万物之性,亦即“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但任万物之性,还积极地促成万物之性的实现。第六十四章:“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一个“辅”字,表示圣人之“无为”绝非不动,而是主动因时就势,实现万物的自然本性。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圣人不但要守住万物之“自然”,对偏离自然的“欲作”,还要“镇之”以“朴”,主动使之回归“自然”。
 
  第三、“法自然”者的主体境界。“法自然”者的主体境界是柔顺如水,入方而方,入圆而圆,遇坎而绕,遇洼而驻。第五十四章:“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些都是强调领导者要在顺应民众自身的本性中实现自己的作为。领导者最高的境界就是让群众认为“我自然”如此,非领导者叫我如此,甚至领导者根本就不存在。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让百姓感觉到“我自然”,领导者与之打交道,应尽可能少发指令,而是启发他们主动做应做的事。学界谈到老子“不争”、“守其雌”、“柔弱”等思想时,只是认为其包含的思想是,进一步万丈深渊,退一步平川万里。然笔者以为,其中包含的更重要的信息是,因事物之本性不与之拂逆的思想。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高于万物不在于压倒万物,而在于象水一样顺应万物。“利万物”就是实现万物的本性。“道”在实现万物的本性中实现自身。如果与具体物争雄,就等于降低了自己的层次不“几于道”。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人们一般将此视为把握矛盾转化的策略手段。其实,这里也包含因顺自然的思想。所谓“张之”、“强之”、“兴之”、“与之”,都是指实现对方的本性,完成对方应走过的环节,在此基础上的“歙之”、“弱之”、“废之”、“取之”才是“道”的实现。“柔弱胜刚强”是说“道”在因顺具体事物本性的基础上,一定能够实现对一切具体事物的超越。
 
  以上对《道德经》的主体性解读,着眼点在启发人们调整、完善自己的行为。笔者相信,实践是深入体会《道德经》含义的最佳途径之一。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鞭策》
[故事]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方尔加课程
方尔加观点
方尔加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