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不包装就是最好的包装
包装的目的,除了突显营销活动的独特性、创造议题,更重要的是能为销售结果带来正面效应。如果未能成功创造话题并挹注营业收入与获利,那么包装有可能就是过度包装。
包装的目的,除了突显营销活动的独特性、创造议题,更重要的是能为销售结果带来正面效应。如果未能成功创造话题并挹注营业收入与获利,那么包装有可能就是过度包装。
有关李宁品牌重塑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前不久一家著名管理杂志约我谈谈这一问题,由于正在外地讲学,没有如愿。但对这一问题我还是有点想法的,想与同行们沟通。
王老吉——一个百年凉茶品牌,发明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距今已有184年,有“凉茶王”之称。
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志,而品牌标志产生的影响力并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这关系到产品体验和品牌体验。
无论是主观上不重视,还是客观上的不具备思考习惯,归根结底是对产品信息所包含的背景因素不了解,而与产品相关的公司市场部的相关职能就更理解不深刻,认为就是公司的一个部门而已,与我自己的销售关系不大。
培养品牌忠诚度的关键并不是物美价廉,是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联系。品脾忠诚度不仅可以创造企业长期稳定的利润,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推广传播的成本,它是企业最宝贵、最稳定的资产。
这种通过整体安排的系统工作,来实现企业形象在行业的市场影响力,是最牢固、最长久的一种方法。例如“同仁堂”,我们提起这个品牌想的不是某一个或者某一类产品的优势或者其自身在渠道方面的优势。
上个月生日,伙伴们送我几张蛋糕店的代金券,店名是四个字,字体很小,我不戴老花镜看不清楚,戴上老花镜看了,发现店名比较洋气,叫玛丽斯汀(代金券用完了,现在记住的也是发音,不敢保证是完全正确的名字)。
“有春天,无所畏”,这句广告语彰显了凡客的心声。当它铺满了大街小巷公交站台广告牌的时候,正是2012年初春,新的一年开始了。
市场竞争既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空间、时间和策略组合的竞争。一线品牌进攻某一区域,往往并不是不惜代价地投入,而是利用其品牌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市场资源(比如经销商资源、终端资源、媒体资源、行政资源),如果我们在竞争中很好地利用策略,破坏它调动这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