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企业执行力不够,应如何解决?

管理运营 27
赵磊

赵磊 中国人力资源研究资深顾问、高级咨询师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现代企业人才管理—如何选拔和招聘》《量化授权与有效激励》《企业治理结构与股权设计》《高绩效团队建设与有效沟通》《高效组织设计》,《基于能动导向的流程管理体系设计》《人力资本与管理层激励》《岗位评价与薪酬体系设计》《 企业文化与组织建设》《胜任岗位素质模型设计与应用》

 赵磊老师答:执行力一词源于企业培训中的相关提法,通常也会提到执行力、决策力、战斗力、凝聚力等,是一种广义层面的提法,华恒智信团队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执行力主要是指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领导层角度讲,制定的相关政策能不能有效落实。

 

第二、公司制定的原则、规则,即管理方案、思路等是否能够执行。

 

第三、员工层面,企业制定的规范与手段,干部能不能执行。

 

其中第一个层面是从领导角度看,是上级对岗位的要求;第二个层面是从横向来看,是横向对组织管理细化的要求;第三个层面是从基层角度来看,是基层对企业改革意识的要求

 

由此,从公司领导层看,为提高企业执行力,企业应该:

 

第一、从公司战略层面看,领导决策准确与否,对员工执行力有很大影响。例如,当员工不知如何选择,向领导提出问题时,领导给出了错误的指导,那么当员工再遇到问题时,可能对领导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削弱员工执行力。

 

第二、某种程度上来说,员工的能力、态度等不一定都能够胜任工作要求,此时,领导的态度及目标设定对于员工执行力有一定影响,例如要求员工扫地,要他三个小时完成或者一分钟完成都是不恰当的,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员工执行力的提高。

 

第三、对于组织内部来讲,约束体系的完善,管理手段的完备及有效的追究机制等,都能够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例如,矿难问题多次提出仍旧存在,主要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追究机制。

 

从横向角度看,企业存在业绩导向,能力导向,价值或风险导向等,上层制定的可能是价值导向,但落实下去可能会变为业绩导向,这主要是企业中对于例外问题的处理原则没有转化为相应的企业文化,对于例外问题的处理,应该有相应的文化为保障;

 

从基层角度看,主要是干部不职业带来的,应加强上级对中层干部的约束,提高执行力。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