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Jeff Haden BNET商业英才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你是你的公司最可怕的敌人吗?让我们确信情况并非如此。

以下是企业家和小企业主永远都不应该对自己说的十件事情:

1.“鉴于我所有的牺牲,我值得受到奖励。”

将公司亟需的现金拿出来,作为所付出血汗的某种形式的奖励,创业的泪水会毁了你的公司。如果你的公司不受这些钱的影响,那很好。你赚到了。如果不是,你工作得再努力也没有用。“值得”对此于事无补:你只值得你的公司产生的结果。

2.“我只是需要一个伟大的想法……”

想法令人振奋,但没什么价值。对想法的执行是无价的。搜寻一个绝妙的想法去解救你的公司是你缺乏挽起袖子去干苦活累活的训练的一个迹象。如果你的商业模型是可持续的,找到修补漏洞的方法。这些才是你需要的想法。

3.“我们没有足够的钱。”

谁的钱够?人口普查局通过BNET同事埃里克·谢尔曼表示,30%的小企业创业时少于5,000美元,而10%的企业主利用信用卡至少部分地资助公司。很少有公司有大笔的资金,但许多公司的资金够用了。在你担心没有足够的钱去进行资本投资、扩张或给你自己更高的薪水之前,开源节流,将重点放在 销售 上。你很少会在对银行或和 风险投资 会议的诉苦中找到资金的答案;答案在于你的公司内。不要再担心你没有的东西,利用好你现有的。

4.“我们的客户绝对忠诚。”

就我当地的自行车店来说,我是忠诚的绝好例子。服务、礼貌、专业、友好……简直完美无缺。我的忠诚度很高,很少在网上购买,在别的地方购买真的会感到内疚。如果说我想买一辆六千美元的自行车。我会在其他地方以5,900美元的价格购买吗?不会。5,800呢?也不会。5,500呢?嗯,也许会吧。最终,客户忠诚度基于自身的利益。例如,你的价格可能更高,但你的服务和可靠性可能比价格上的差异(比较小)更重要—直到价格上的差异更明显。忠诚度通过努力获得,来之不易,而且随时会被竞争对手取而代之。

5.“我可以信任他们……”

你绝对应该信任你的员工。但信任并不意味着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伟大的领导者给予信任,但伟大的领导者也经常检查,定期跟进,努力监视 绩效 和结果,等等。例如,要求频繁的状态报告并不意味着缺乏信任—相反,这说明你关注项目和参与的员工。任何重要到足以委派他人的任务都是重要得足以去跟踪的任务。

 

6.“我的员工是个快乐的大家庭。”

虽然你当然可以尝试营造一种家庭氛围,但一家公司永远都不应该像家庭那样运营。你的员工是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的个人的集合。像客户一样,员工(以良好的方式)从自身利益出发行事;当他们的利益不再和你的公司的利益一致时,他们就离开。而且这样做是正确的。你应该友好而表示关心吗?当然应该。应该维护一种“家庭氛围”而妨碍赚取合理的利润吗?永远不要。

 

7.“如果我们只是进行一些更进一步的削减,我们就会好起来……”

如果你擅长于企业运营,当你努力奋斗的时候,你自然会将重点放在推动生产力和效率上,同时将成本最小化,但是,收入和费用中的一个重要不平衡有时候无法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解决。更多的销售往往是唯一的答案,而削减会使得产生销售变得更加困难。有时候,没有办法让你自己保持盈利能力;进行明智的削减,否则就要销售,销售,再销售!

8.“我就像我们团队中的任何其他成员。”

拥有一家企业有点像做一位名人:你无法认识每个人,但每个人都知道你。你做什么,你说的话,你的说话方式……员工审视着你的一举一动。所有员工都是重要的,但你更加重要—或者如果不是更重要,你一定有更多的权力以及因此而来的责任。毫无疑问,“每个员工都是重要的,”但永远不要说,“我比任何其他人都重要”。当你这么说时,你放弃了原本属于你的责任。

9.“口口相传最终会得到好的结果。”

不,广告和销售最终会得到好的结果。广告是销售的蛋糕,而口碑是锦上添花。快乐的客户期望得到快乐—否则他们不会成为客户。大多人不会对他们认识的每个人称赞你的公司。口碑肯定是好事,但对总收入只会产生细微的作用。坐等一般群众的支持浪潮,你反而会面对亏损的海啸。

10.“我不应该插手干预。”

正如BNET同事汤姆·瑟西指出的,企业主有时需要停止委派,而只是让事情发生。学习机会很宝贵,但时间和金钱也非常重要。在你进行委派之前,确定在你插手干预讲得通之前,你能负担得起多长时间的倒退。然后跟踪进展情况,在必要的时候接管。员工仍能学到经验,甚至从简短的经历中,只要你在接过缰绳之后仍让他们参与其中。作为企业老板,你的工作是让事情发生—特别是当其他人在努力奋斗的时候。

还有其他的吗?说给我们听听吧!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