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2011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新浪微博用户数突破2亿,企业微博发布;

  这一年,很多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主页;

  这一年,更多的企业面对社交媒体 营销 不知如何开始;

  这一年,更更多的营销和广告公司杀入市场,闹哄哄地用一切手段批量制造着僵尸粉、机器粉和转发数;

  这一年,社交媒体管理工具不停涌现,但多数都在干着同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

  这一年,还出现了一批有见解的独立咨询人和媒体,他们虽小,却用专业和分享诠释着什么是社会化商业。

  我们对以上这些所有的参与力量都心生敬畏并庆幸不已,因为我们毕竟在这条路上走出了第一步,无论好坏都是我们向前发展所必须经历的。

  2012年又将是崭新的一年,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对社会化商业从观望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还有更多的企业开始从单向发布和追求粉丝阶段迈进到更务实地战略思考阶段,还有一些企业会将目光从外部转移到企业内部,重新审视自己的 企业文化 、流程和技术与社会化商业的匹配问题。但是成功,向来都是与挑战并存,我们希望以下这些关于2012年社会化商业的展望会帮助您走的更远:

  1.社交媒体动量缺失,但实名制增加了商业价值。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每日 收到的微博信息中能让你多看几眼的信息量正在下降。你还可能体会到,一旦步入操作阶段,你对于社会化商业的劲头和兴奋劲也在减弱。这些情况在2012年都会加剧,但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剔除嘈杂后的社交媒体会更实用和高效,所以信息量的减少不会带来任何实质的影响,因为之前的信息量本身就不真实。我更担心的是很多企业在被咨询或广告公司侃兴奋了后,回到现实中要操作的时候,感觉障碍重重,从而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这种类型的能量缺失导致突然死亡的现象在明年会更普遍,解决之道很简单:不要期望社会化商业会马上凑效,做好长期认真经营的打算,定好战略和策略,慢慢来。

  2.大型企业机构开始考虑社会化商业组织模型,COE团队出现。

  拥有较多资源的大型企业组织或机构经过2011年对社交媒体的运营,开始考虑建立统一的企业社交媒体治理中心(SocialMediaCenterofExcellence)。但由于经验、标准都不足,这些COE团队暂时只会将重心放在以企业的名义连接外部社交媒体上,对内部员工的连接和员工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规范和引导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实现。

  3.社会化商业的的重心还是在外部社交媒体,但企业内员工的社会化协作开始出现。

  更多早期介入社交媒体的企业会逐渐意识到,连接员工和连接客户需要做的事情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受众。他们会将目光转向企业内部,先连接员工,再连接客户,让整个组织的文化和流程向着更加有利于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这些企业会率先摆脱社会化市场代理公司的局限,解放和发动员工,利用更实用的企业级社会化商业软件工具系统性地建立社会化企业。

  4.专业咨询和实施人才紧缺。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真严肃地对待社交媒体和社会化商业,社交媒体市场专家、用户社区管理人员、社交数据分析专家、以及社会化商业战略方面的人才紧缺在2012年会更加突出。对于有资源的企业,早布局相应的人才战略会让您走在趋势的前面,领先竞争对手一小步会更接近成功。资源缺失的中小企业,可以向独立机构或个人咨询寻求帮助,选择并利用合适的社会化商业软件工具。

  写在最后的话:

  2012必将是忙碌的一年,身处这个行业的每个人和企业都需要将最初的激情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一个个可执行的计划,才能真正利用好社交媒体,实现社会化商业。现在你可能只看到了社会化商业作用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马上你会考虑它能给企业内部带来什么,这种变化如何影响您企业的运营方式,又能产生什么新商业模式,等等。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