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变革 开放30年,中国经济从落后迈向腾飞,中国企业从萌芽走向崛起,一批成功的企业家已然登上历史舞台,擎中国商业之巨擘,领中国管理之走向,普受世人之拥戴。毋庸置疑,这些商业领袖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决定着中国企业的未来。那么,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什么营养?他们骨子里流淌的商业基因将引领中国管理走向何方?

    家电第一CEO的管理创新

    1984年,青岛市家电公司副经理张瑞敏迎来了人生的转折性时刻,他被任命为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中国家电业的一段海尔传奇也就此来开序幕。以“名牌战略”为指导,张瑞敏带领企业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为全球营业额高达1180亿元的海尔集团,成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在 北大 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首席合伙人王璞看来,“从OEC到SBU,从人人做好螺丝钉到人人都是活力细胞,张首席带领海尔完成了从 制造业 20世纪泰勒制到21世纪人本主义的飞跃。”

    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张瑞敏创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目标层层分解量化到人,每人、每日 做的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这一模式至今仍是广大制造企业学习的模板。

    1999年,张瑞敏领导海尔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并创新探索出全员SBU的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企业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进行了变革,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面对市场,变职能为流程,变企业利润最大化为顾客至上。

    面对全球化竞争,张瑞敏探索出海尔“人单合一”信息化管理,通过将人与定单挂钩的办法,实现与用户零距离、 销售 零库存、应收账款零逾期。“人单合一”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管理提供了创新思维。

    IT教父的人才培养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创办了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贸工技发展道路,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联想最终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柳传志也悄然完成向投资人和企业教父的转型。

    王璞认为,中国交接班做得最好的企业,联想当之无愧。

    柳传志将西方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实践相结合,总结并提出了“ 企业管理 屋顶图理论”等管理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以“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为理论核心的管理体系,是中国企业现在及未来学习的样本。

    柳传志实现了联想控股的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了产权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一大批年轻人走上第一线领导岗位,为其他中国企业树立了人才梯队建设和艺术交接班的成功榜样。

    在新的发展时期,柳传志积极探索实业企业的战略驱动投资新路,尝试将联想的成功管理经验复制到投资的企业身上,这一道路的经验或教训必将在未来成为其他企业汲取的营养。

    “登山明星”的健康心态

    1988年,王石对自己成立四年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军 房地产 业。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