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性以及公平的体现比拥有很多的股份更有价值
在稀释投资者的股份之前,创始人应当占有公司全部股份的50%。每隔5个层次应当包括10%的公司股份,在每层之中的股东应当平均分配股份。
只给员工股权不给投票权是不合理的
只有想法是非常没有意义的
没有人是不会不努力工作的 ,如果他被视作创始人
在Joel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思想之敏锐犹如向众多传统的创始人股权分配的观念中抛出的一根标枪。而我最喜欢的观点是他认为人们应当拥有在股权分配中不应索要股息的观念。
Joel的文章还澄清了创始资金应当在艰难的最初几年当风险最高时而且还没有现金流的时候退出。不能只为了提出创业理念,获得某项专利或者维持没有工资的困境而浪费资金。
并且我再次强调应当关注公平性。相比于那些创始人拥有更多股份的创业团队,能够公平分配创始股权的创业团队能够更好地凝聚在一起。同样的这也适用于风险投资公司。最稳定的风投关系存在于那些能够公平地或近乎公平地分享所得的合伙人之间。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被人尊敬的重要性可以与工资相媲美。而且当人们感到不受重视的时候,他们将会选择离开这个团队。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