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牛津管理评论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草根经济能否生机勃勃,无疑是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及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中国民营经济仍处发展期。尽管民营企业目前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三荒两高一低的残酷现实,民营企业风雨飘摇的日子似乎比金融危机时代更加艰难,发展确实面临很多困难,但大面积的破产潮料难出现。

  政府应该俯下身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紧缩背景下融资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民营企业的融资难主要是结构性融资难,民企中的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更难!政府可考虑建立小微企业扶持机制以纾解困境。目前对民营经济支持的政策已足够,但关键是落实不到位。

  应加大发展小额信贷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政府还可考虑创立小微企业扶持机制,给较有活力的创新类小微企业以财政补贴,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产品技术更新与升级、实行企业重组等提供一定下调幅度的贷款贴息支持。同时,还应着力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担保机构,在注册和审批上,鼓励小型企业联合创办此类公司,降低准入门槛,以此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沿此思路,还可考虑更多的便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形式.

  尽管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抵押能力和资信水平低的问题,但中国的小微企业历来有从民间及亲情融资渠道,越发达的地区越突出。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出现的企业破产而形成破产潮,除政府上述应作的外,还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略。

  其一、打破国企垄断,政府的作用很大,因此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继续深化体制变革 。据全国工商联数据,十一五期间,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840万户,年均增速达14.3%,私营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

  尽管中国先后在2005年和2010年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但时至今日,多数行业对民营企业来说依然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从总量占比,民营经济已经是主力军。若从就业和工业增加值上看,民营经济已经超过半壁江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将有压力来倒逼变革 。

  其二、重视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民营企业长期维持的劳动者低工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低成本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产业技术的变化,要求有更高的投入。这需要民企更重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民营企业在行业进入上要有所选择,要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分析,要考虑有无能力和必要。面对紧缩的银根和成本上涨等难题,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民企需走自己的路,有特色且具核心竞争力方为上策。

  其三、扶大更须助校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经济结构转型,要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消费需求的比重,而这正是民营企业的长项。因此,激发中小企业积极性和改善经营环境,显得至关重要。发展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只有允许发展,才有可能发展,不给民营企业平等竞争的身份肯定不行,要真正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一视同仁,现在有很多行业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凡是民营企业可以搞的,就让民营企业搞;凡是民营企业不能搞的,就让国有企业去搞。中国的就业问题、老百姓收入的问题、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很大程度上应该在于中小企业。绝不能企业发展个头一大就形成排斥,这需要从制度计划 上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

  其四、民企要走自己的路。并不是所有领域都适合民间投资的介入,比如说民企要参与竞标公用事业领域的投资,无论是从资金或安全方面考虑,往往很难获得各方认同。这种观念的改变很难,过程推进也会很缓慢。对于数目庞大、良莠不齐的民营企业而言,面对在资本总量和规模,都堪称巨无霸的国企,即使在均等机会面前要想脱颖而出也非易事,更何况在夹缝中进退两难的当下。但所谓船忻调头,凭借自身规模小,管理灵活且更具效率的优势,民营企业更应抓遇快速调整,做出特色并拥有核心竞争力,才是实现逆境求存的王道。

  民企要长远发展,还就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么有独特的商业模式,要么核心的技术。众多成功民营企业的成功经验亦证明了这一点。核心技术是其它企业无法替代的,不论是从国外买了专利技术,还是在某个领域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特色优势,这些自然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其五、民营企业亟须五大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和风险防范创新。在目前银根收紧,全面应对通胀的大环境下,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自然会伤及众多无辜。从市场经济看,当生产所需要的要素基本一致,当其它的要素相近时,比拼的除了资金的实力外,至关重要的就只有创新这华山一条路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三个卖狗人》
一个父亲想给女儿买一条狗,在这个城市里,有三个卖狗人。
第一个卖狗人说:“你看这条狗很好,好像你女儿也挺喜欢的,1000块钱,你好好再看一看。如果你喜欢呢,付1000块钱就成交了。至于狗,你也看过了,你女儿现在挺喜欢的,至于说以后怎么样,跟我就没关系了。”
父亲摇了摇头,走了。
第二个卖狗人说:“你看这条狗非常好,是英国的纯种狗,这种颜色的结合非常好,好像你女儿也挺喜欢,1000块钱,这个价格也合适,我不敢确认你女儿明天是不是还会喜欢,所以你付我1000块钱,你回去一周后,如果你女儿不喜欢了,只要你把狗狗抱回来,1000块钱我就退给你。”
父亲有点心动,接着来到第三个卖狗人面前。
第三个卖狗人说:“你女儿看起来挺喜欢的,但是我不知道你养没养过狗?是不是会养狗?你女儿是不是真正喜欢狗?但她肯定喜欢这条狗,所以呢,我会跟你一块把狗带到你家,然后在你家找到一个最好的地方,搭一个狗窝,我会放足够的食物给它,你可以喂一个星期,我还会教你怎么喂这条狗,然后一个星期以后我再来。如果你女儿仍然喜欢这条狗,这条狗也喜欢你女儿,那这时候我来收1000块钱,如果你说不喜欢,或者你女儿跟这条狗之间没有缘分,那我就把狗抱走,把你家打扫干净,顺便把味道全部清理干净。”
第三个卖狗人,简直让这位父亲两眼放光。这位父亲很痛快地买了第三个人的狗,甚至没有讨价还价的想法。
你可能经常在销售圣经上看到这样3句话:
1、必须100%站在对方的角度,走进对方的世界,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对话;
2、永远不卖承诺,只卖结果!
3、没有营销,只有人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