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祝红艳 张陶然 智联招聘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同样是在工作,有些人奔忙在各个项目、各项进度之间,忙得四脚朝天,“闲人”们却整天无所事事,上上网、聊聊天,终日浑浑噩噩。所谓“职场闲人”就是闲来无事的悠闲者或是空耗时间的迷茫者,他们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目前的工作,但因不喜欢、无激情、无目标、无勇气而进入困顿游离的工作状态。“职场闲人”貌似清闲,但它真的如表面一般看起来很美么?您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职场闲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职场闲人”的出现?关注职场人士的生存和发展,智联招聘特推出本次调查。在为期一个月的调查中,共有8000余名职场人参与了此次调查。

  一、近九成职场人表示自己周围存在“闲人”

  “工作清闲,收入客观”的工作备受某些求职者的青睐,他们期待有一份安稳舒适的工作,加入到“闲人”行列。而职场中有多人是“闲人”,“闲”是某个阶段的个别现象还是某个群体的日常状态?智联招聘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职场人超四成表示自己是“职场闲人”。

  不仅有四成职场人表示自己是“闲人”,同时智联招聘调查显示,近九成职场人表示自己周围存在着闲人。其中,18.6%的职场人表示自己周围有很多“闲人”。

  

\

 

  二、成熟心态,面对闲人绝不“羡慕嫉妒恨”

  职场人对同事的“闲人”状态褒贬不一,40.6%的人表示没有感觉,在他们看来,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选择的职业道路也不同;

  

\

 

  13.6%面向职场人表示嫉恨,认为由于公司管理不善,导致不少人不干活且占高职拿高新。10.4%的人很反感,认为影响“闲人”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的整体进度。仅有9.0%的人羡慕“闲人”状态,因为比起没完没了工作,“闲人”过地很滋润。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表示,虽然大部分职场人能够正面看待其他“闲人”状态,但是一旦与自己有关系利益的直属团队中长期出现“闲人”状态,会影响整体团队士气。

  三、八成“闲人”不满现状,近四成“闲人”欲通过跳槽摆脱现状

  在某种程度上,“闲人”状态代表着一种缺乏激情和创造力的平庸化的工作态度,当最初走上岗位的职业理想掩没在烦琐的重复劳动中,或者从进入单位的那一天就决定了会在看书、读报、上网的无限循环中混过一天又天……面对这一切的一切,“闲人”们有着怎样的认知,他们会做何打算?

  

\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对自己“闲人”状态不满意者占82.3%,其中有44.0%的人非常不满意。他们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摆脱现状呢?调查显示,有97.7%的人计划摆脱“闲人”的状态。职场闲人中四成想通过跳槽来摆脱困境,具体比例为39.5%;有24.6%的人想要改变,却依然迷茫,不知何去何从;21.1%的人既希望以参加学习 ,通过给自己充电来提升竞争力。

  四、雇主管理制度是造成“闲人”现象的首要原因

  出现职场“闲人”现象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智联招聘此次调查显示,27.4%的职场人认为雇主管理制度问题是导致“闲人”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上所述,团队出现闲人现象会影响整体工作士气,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表示,团队负责人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团队中出现的闲人现象,平衡好团队成员工作量及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

  另外,缺乏职业规划,缺乏工作热情、没有工作追求,能力与工作不匹配以及不满意目前工作等主观原因也会导致“闲人”的出现。

  

\

 

  以较轻松的方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或许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差事。但是智联招聘调查发现,当职场人真的有一天“闲”起来的时候,他们开始有一种危机感,他们也并不喜欢这种状态。因为“闲”也意味着较强的可替代性和较弱的价值感。智联招聘职业顾问也提醒职场人,要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心理状态,对“闲人”状态保持清醒的认知,并形成警惕意识。也许,客观条件我们无力改变,但是要多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才是改变现状的根本动力。当你遇到职业生涯的瓶颈期时,不妨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尽量争取担任核心工作,或通过业余时间来充电。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尾数的作用》
某公司招聘一个负责采购物品的临时员工,很多人前来应聘。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三名优胜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它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杂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样没表态。
最后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比较特别,是113.86美元。他解释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铅笔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主考官听完,露出赞许的微笑。这名应聘者自然被采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