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Robert Thomas IT时代周刊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最近几年,为数众多的企业大合并深受文化冲突之苦,并且愈演愈烈。那么,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吗?未来的合并伙伴是否可以运用系统的办法,减少此类冲突断送有前途的合并交易的可能性?回答是一个响亮的“是”字。这个方法叫做“文化审慎( cultural due diligence )”,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非常实用的方法,能够对收购方和目标企业做出迅速、低成本的文化测评。

由于文化的变革涉及硬性和软性的问题,这种审慎方法要求对企业文化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这不仅包括看得见的外在表现,如衣着和办公室布置,还包括较为隐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假设。

这些分析结果随后经过编码,用以测量未来合作伙伴之间的文化差异,确定这种差异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以及制定应对的计划。最后,如果交易能继续的话,文化审慎的结果将用于合并后的整合阶段,以使联姻顺利。

虽然企业文化攸关交易的成败,但奇怪的是,正规的文化分析在大多数合并和收购中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存在。虽然经理人承认,在跨国交易中需要做文化分析,但当两家身处同一国家的大企业合并时,这种分析就只停留在口头上了。文化审慎方法提供了一条原则,迫使经理人把文化视作交易成功的关键要素,并以缜密的研究代替他们的直觉和论断。

企业的文化就象人的个性一样,是许多有形和无形特点的总和。企业文化体现在有形“物件”中,比如开放或封闭的办公室、正式或随意的穿着和行为、市场声誉、薪资结构以及业绩衡量标准。几乎每件物品都包含着一些有关企业价值观的信息,例如使命和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反过来,价值观通常以不成文的方式反映企业及其员工如何做事的假定。虽然这种假定一般是无形的,不象价值观和物件那样明显地决定文化,它们有时却对企业行为发挥着更强有力的影响。例如,在没有明说的情况下,我们也都可以理解,如果某家企业员工个个“争夺第一”,那么该企业肯定没有倡导团队精神。

在最初阶段,文化审慎的工作是发现并剖析收购方和收购对象双方的物件、价值观和假定,并在所发现事实的基础上,将两家企业放在方格图上,以便测量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意合并的企业应该认真考虑做一个文化自评,在方格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寻找合并和收购的候选者。事先“了解自我”,会使自己在必须做出迅速的决断行为时,节省可观的时间。

文化审慎法包含五个步骤:收购前筛选;宣布收购后的综合性文化测评;认知冲突、风险、机会和成本;设计并实施合并后的行动计划;合并后对所发现事实的监控和证实。

收购前筛选

    在这个阶段,你的视线中已经有了一两个目标,财务分析小组在埋头苦算,律师在整理文件,你也做完了自我测评。但是,你还没有准备好要跟目标企业接触。因此,针对每个目标,你指定一个文化审慎小组,其明确任务就是确定冲突、风险、机会和成本。每个小组将承担一项细致的数据收集任务,包括收集可以提供目标企业文化信息的公开文件。这项工作绝对不能超过三周。小组成员将收集目标企业文化物件、价值观和假定方面的信息。他们将寻找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事情是怎么做成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什么样的人员和行为可以得到奖励?

每一个潜在的信息来源都要加以进一步挖掘,这其中包括年度报告、商业媒介的文章、猎头公司、商学院教授、以前为目标企业工作过的员工。这个阶段的工作过程就好比是购房的经历:未来的购房者驾车兜风,光顾当地的商店,跟居民聊天,以便对周围环境有个感性认识。

最后,高层经理会把文化调查小组收集的综合信息和律师及财务分析家的结论放在一起,进行整体的权衡,决定是否要接触目标企业。

如果文化审慎结果显示,收购方和目标企业差距巨大,甚至全然相异,这并不一定说明就应该放弃交易。但是,这意味着合并双方必须仔细调整两家企业间合并后的关系。更明智的决定可能是让它们完全独立,而不是企图完全融合两种冲突的文化。

综合性文化测评

在宣布进行合并或收购的计划后,双方可以一起指定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都由来自双方的人员组成。一个小组负责核查收购方,另一小组负责核查目标企业。小组中应该有将来要为交易成功负责的人员,以及对交易保持怀疑态度的人员。第一步中收集的信息将提供一套工作假设,在第二步中加以检验实施。

小组领导应该给每个小组找出四到六名公认聪明睿智、条理清晰、深思熟虑的高素质人员。小组成员的年龄和性别应该有所不同,而且他们应该拥有在企业分部或职能部门任职的广泛经验。

在进行测评时,小组成员应该密切注意到,现实的合并双方很少有势均力敌的情况,因此目标企业或劣势方的员工可能对较为强大企业的动机产生怀疑和恐惧。他们提供的信息也可能会深刻反映这种现实。

他们还应该注意到,企业往往有多种文化。事实上,在一家全球性企业中,还存在国别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关注受合并直接影响最大的单位中的主导文化。

在这一方面,小组所有的成员将接受文化审慎的基本概念、数据收集和阐释以及有效访谈、技术等各方面的学习 。第一步中所做的简略文化调查将必须加以扩展,包括跟两家企业思想领袖和中高层经理的会谈。

确定冲突、风险、机会和成本

根据第二步所收集的综合信息,小组成员必须努力发现它们所代表的潜在冲突和风险,特别是那些最有可能削弱企业合并价值的冲突。有一些冲突很可能带来即刻的威胁,而另一些则会在以后慢慢地显现出来。

例如,如果薪资和奖励计划造成的巨大差异不能够迅速有效地协调,合并后的企业将很可能面临有价值的经理和员工的叛离。在戴姆勒·奔驰( Daimler-Benz )与克莱斯勒( Chrysler )合并的早期,这个问题尤其妨碍了企业整合的努力。合并 / 收购决策的最终问题是:实现交易的期望价值将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因此,文化差距最终会归结到时间和金钱上:如果文化差距越大,两家企业实施整合所需的时间越长,最终实现的价值就会相应越小。

设计并实施合并后的行动计划

如果决定继续进行交易,小组成员就必须跟其他同事一起制订行动计划,并组建合并整合小组。

他们的结论可用来构建联合企业间的关系。高层经理会在如下几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完全整合两种文化以创造新文化;让目标企业作为收购者的下属文化而存在;消灭目标企业的文化;让两者保留完全独立的文化。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确定缩小两家企业差异所花的时间、金钱和管理层注意力的成本是否合理,或者其它方案(如企业分立经营)是否更有意义。

合并后对所发现事实的监控和证实

在传统的合并和收购审慎中,发现欺诈或潜在法律责任的法律专家,或揭示会计异常的财务分析家,只需写出发现的结果,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与之相比,文化审慎小组成员则要在这个阶段成为整个企业的组织见证人。

因此,小组成员继续排解企业文化问题,监控整个过程的有效进行,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建立一种文化信息仓库,以据此进一步优化并检验文化审慎的方法论,以便于在日后的交易中加以运用。

对于企业经理人、员工、顾客和股东来说,随着我们进入新世纪,并购这个领域交易失败的代价将会远远超过以往,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子商务中的未知因素。

对经理人来说,首先确保合并和收购有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非常美好而又非常严酷的新世界中,运用“文化审慎”系统方法的好处和紧迫性将变得更加明显。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