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赢周刊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中国正经历着经济发展模式全面转型的时代,伴随着经济的转型,中国的人力市场同样呼唤着价值结构的变革,从“用工荒”到“用人荒”,均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渴求、对 人力资源 的重视。升级时代,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需要怎样的用人策略?

  近日,在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和前程无忧联手举办的“2011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 论坛 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敏以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方法为例,生动地阐述了企业核心人才的培养应该从高层重视的理念。她提出了总经理对于人才管理的3件必做之事:首先搭建人才选拔体系。经理在人才学习 过程中,必须要建立文化、建立选拔体系,这是总经理的主要责任,其他人只是辅助,只有总经理才能够做这种决策。其次善于做伯乐,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发现人才。最后是一定要做一个教练,重视学习 ,有意识地去学习 后备人才,这样在需要人才的时候就把这些得力干将晋升上去。

  李敏曾经调研过一家于1992年成立的佛山企业,和企业老板交流后发现:第一,该企业非常缺乏高管人员。第二,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缺乏迎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正确的认识。第三,老板的选拔方式是托朋友帮忙找人,这最终会导致人才待不久就会离去,因为观念不同,需要时间进行磨合。

  1998年她翻译过一篇英国文章,文中谈到一个事实是,西方跨国公司几乎不会担心被挖角。因为比如一个 营销 总监 被挖走,到新的公司需要1-3年的时间与公司的 企业文化 、团队的磨合。而新上任的总监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自然也会适应。而且公司内部有一个人力资源储备系统,一个人走后,还有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人才可供选择。

  李敏认为,总经理在学习 核心人才需要进行三个决策,第一是搭建人才选拔培养体系。“这个体系一定是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竞争优势而设的。首先了解核心竞争力在哪,再去考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去支撑整个公司的发展战略。”李敏说,杰克·韦尔奇的自传中记载着前总裁选拔他的经历,其前总裁选拔他的理由是,黑白家电辉煌了30、40年,但是无法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继续辉煌下去,生产线会移到发展中国家去,他要考虑挑选一个战略思维与决策风格他完全不同、必须具有海外经验的人才。

  第二是做伯乐。韦尔奇说,作为总经理每见一个人都是一次面试,无论是内部员工还是外部的客户、朋友,都要抓住每个机会去挖掘、挑选企业适合的人才。这一点很重要,目前总经理总是依赖人力资源部,缺乏自己寻找的责任。如果不和 人力资源总监 合作去寻找人才,人力资源部找的人才也不一定契合总经理的口味,因而总经理做伯乐很重要。

  国际大公司的方式是前任总裁选择下一任总裁,下一任总裁再负责选择适合自己的团队,前任总裁会帮他分析,哪些人在平时工作中配合得比较好,可以形成优势互补。韦尔奇的前任总裁就是发觉他能突破传统管理思维的特质、非常具有创新性才最终选择了他。

  第三是做教练,重视学习 。目前很多企业的学习 形式是集中上课或者散养式,没有形成学习 体系。李敏在调研中也发现,在过去10-20年,中国的企业缺乏系统规划和一个很好的在职学习 体系。

  “西方强调员工要通过在职学习 ,在工作中不断地观察和学习沟通。例如,作为秘书跟随温家宝视察汶川地震,可以亲眼目睹温总理是如何临危不惧地处理各项重大决策,然后再对比日本地震,日本的首相是怎么面对的,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学到很多东西。因此,领导有意识地学习 和引导下属,就不用担心没有人才。”李敏还举了另一个例子,联想高管都是柳传志亲自挑选出来,然后放到下面公司里面进行锻炼,并亲自指导工作和现场授课学习 。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选择》
你开着一辆车。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
你经过一个车站。
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
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对你性格的测试,因为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
你也想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
还有就是你的梦中情人。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在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小哲理:
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
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