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中国管理传播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企业裁员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外因,比如企业应对财务危机、发展瓶颈以及战略调整、体制变革 等等,企业需要大规模裁员;一种是内因,个别员工的工作能力或是工作态度不适应企业的要求,被企业辞退。

    深圳华为公司以标榜床垫文化跟国际化接轨而出名,继25岁的华为员工胡新宇劳累死之后,2007年又闹出规避劳动法的“集体辞工事件”,斥资10亿将八年以上工龄的员工列入辞退范围,闹得沸沸扬扬,在网络上“盛名”远播,赚够了新闻点击率,华为总裁任正非也成为了媒体眼球,差点被世人的唾沫淹死。在一次法律讲座中,中山大学的一位法学教授提出两个质疑:一是怀疑任正非有没有真正读懂新劳动法,在中国即使实行了劳动法,裁员这等小儿科的事情,犯不着狗急跳墙,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二是华为公司是否有中山大学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有自己的学生在华为,她会因为这名学生感到羞耻,她一定要当面狠狠批评学生一顿,竟然为任正非出这么个馊主意,使得任总差点吃了官司,真是陪了声誉又折金。

    深圳华为公司“集体辞工事件”动机是不良的,损失更是惨重的,特别是自毁企业形象、美誉度,这些无形资产都是用金钱无法弥补的。华为辞工事件更是开坏了一个头,影响极为恶劣。继华为辞工事件之后,无论是民企、还是一些地方国企、事业单位,比如电信、供电、供水等纷纷效仿华为,驱逐聘用工、合同工,让人不寒而栗,全身发悚。

    在辞退员工上,国人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日本企业的操作。在日本,企业遭遇各种危机的时候,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缩减编制。首先,企业高层(老板、合伙人等)缩减公司的股份。然后,缩减高级 经理人 员的薪水和红利。第三步是降低中级经理人员的薪资。最后才要求一般员工接受减薪和减少工作时数,不得不裁员时,企业势必尽全力想办法先计划 员工调职到其他不同的公司。可见,在中国企业视为的危机,日本企业却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机遇,日本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正是造成员工忠诚度高、生产力强、创造力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没问题和有问题》
有一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到:“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吧!”
    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的忙。”
    这位热点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业家明天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业家依约前往,这位热心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企业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热心人用车子把企业家带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前面的坟场对企业家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
    企业家恍然大悟。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只要有问题,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