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通用电器塑料集团中国区 人力资源 经理张超在“第二届国际企业家 论坛 ”上授课 时表示:人力资源工作本质上就是一个做人的工作,它涉及到企业的招人、用人和留人的问题。做人的工作很难,也很重要,作为一个称职的老总,把百分之六十的时间花在人身上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招聘招聘人才是GE每日 都在进行的工作,甄选人才时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具备某个职位必须的专业技能;二是个人价值观与GE价值观要相吻合,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是GE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如果员工个人的价值观与GE的价值观不一致,在GE是不能够成功的。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具有能够从事更高级别工作的潜力,因为GE是一个强调变革的企业,在变革的同时也会要求员工能不断的挖掘潜力,提升自我。总的说来就是:技能+GE价值观+潜力=GE人

    发展目标是什么、远期发展目标是什么、对事业发展有什么想法。然后你的上级经理也会填一张同样的表格,表明他对你的看法,这样就有一个比较。然后为了你的短期目标,应该做哪些事情,经理在和员工沟通之后,做出一个方案,明确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你每一步应该做什么,然后就要按照这个目标一步步去实施,实施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测评我们是量化打分,而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GE还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评估(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系统——360度员工测评,评估者来自上级、同级以及下属,还有公司以外的人,比如客户。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评估将员工划分为A、B、C三级,其中最好的A级人才占20%,公司会为他们制定详细的学习 计划,让他们有更快的发展。B级人才占70%,是公司所需要的人并希望他们能向A级方向转化。剩下的10%属于C级,如果不能快速转变的话,就有可能被辞退。这样的评估一年一次,也就是说,今年的A级并不代表明年还是A级,因为明年公司的目标可能更高,而你的业绩也许达不到A级。可见公司每年对每个员工的要求都在提高,所以每年都必须淘汰掉10%的人。其实我们淘汰的人也不是坏人,只是和本公司的环境不协调的人。这样其实是让他去寻找一个更适合他的发展空间,我们尊重的是他的发展机会。从这个长远角度来讲,我们的及时淘汰对他的发展是有利的。

    选拔公司总是要留下最好的人,因此我们要挑选领导人,挑选优秀的员工。我们评估他们的表现,然后从最好的到最差的对他们进行评估。领导进行才能评估的基础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所谓红,是指价值观要同公司的价值观相符;所谓专,是指业绩要好。因此我们提升最优秀的20%。也奖励和提升中间的70%,只是对他们的奖励没有那么大或者提升得没那么频繁。对于排在最后的10%,我们会告诉他们,你们今年的表现是最差的10%,明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有三个月或者六个月的时间来改善你的表现。如果仍然不见起色,你就必须离开。这和你在大学考试不及格就得离校没有什么差别。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