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顾梓城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营销中最令业务员头疼的就是价格竞争,价格是最后决定能否成交与否的关键问题,任何销售都离不开价格的谈判。

一、何谓价格?

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就是某种产品的价钱,或说值多少钱。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人们最直观最浅显的认为。价格=价钱+品格,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品格=品质+价值,也就是价格=价钱+品质+价值,这才是一种产品完整的价格含义。分开来看,就是品质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钱,每一个产品的价格定位都离不开这三方面的内容,厂家也都是以此为基础,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一个合理的价格定位。俗话说:“一分行钱一分货。”就是这个意思。

通常企业的定价会有一个“定价目标”,定价目标是企业在对其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制定价格时,有意识的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标准。它是指导企业进行价格决策的主要因素。定价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条件下,都可能有不同的定价目标。

一般企业的定价目标分三种: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目标。

作为销售员来说,我们的职责就是依据企业的定价来销售产品,而不是要求企业制定一个有利于自己销售的价格,价格制定要根绝企业的目标来制定。

优秀的销售员会做价格,而不是抱怨价格。做价格就是能够较好的控制价格,不做低价格,也不是高价格,价格的控制能力是一个销售员销售水准的直接体现。

二、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但是,几乎每个销售员都会抱怨,销售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竞争。其实同行之间的竞争分两种,一种是价格竞争,一种就是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通过降价来使顾客得到同样满足的一种竞争,非价格竞争就是价值竞争,是指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应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竞争。

以前我曾说到过“价格营销”和“价值营销”这两个概念,这就是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的核心概念。如果从竞争的角度来细细区别这两种概念的话,非价格竞争与价格竞争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非价格竞争是价格竞争的发展和升华,我一直觉得竞争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竞争。因此,当我们遭遇价格竞争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开价格竞争,做价值竞争。(例举案例)

2、非价格竞争是产品单一因素竞争向多因素竞争的转变。低价格竞争主要是因为产品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企业品牌价值低和企业形象战略弱等。而非价格竞争则更加注重向顾客传达以上这几个方面的优势所在。

3、非价格竞争促使销售方式从推销观念向营销观念再向竞争观念的转变。推销是销售最早的一种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处理掉生产出来的产品;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为产品的更新标准;竞争观念是以顾客和竞争对手为中心,在产品定位、研发、信息沟通和营销策略上既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又要能够区别于竞争对手,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化。

4、非价格竞争更加注重差异化营销。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必然产生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策略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的策略。从营销的角度就是,我们要根据客户的个性和需求扬长避短、主动出击、另辟蹊径、出奇制胜。(例举案例)

因此,多做价值竞争,少做价格竞争有益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益于企业的利润提高,这是一种技巧和战略的竞争,也是营销水准的最高体现。

我们要有卖宝马奔驰的水准和品质,而不是卖面包车的低廉和低端。

三、报价策略

当然,非价格竞争是我们每个人都最喜欢也是最希望的一种竞争方式。然而,价格战有时却依然不可避免。价格战是一种最原始最常见的销售策略,具有杀伤力强、短平快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厂家或业务员最喜欢最常用的竞争方式。

所以,下面我来谈谈营销过程中的报价策略。

1、价格体系的形成。

我们在销售过程中,或是与人交流时通常不能避开的一个话题就是产品的价格与同行价格的比较。无论是直销还是代理,以三吨叉车为例,我们价格在5.8,杭叉5.9万、合力5.75万,龙工5.5万,这一系列数据在我们自身或是客户的心中就是我们的价格标杆,如果一旦上浮或者下降就代表价格体系出现了变化。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只是一种价格定位,并不是价格体系。价格体系应该是体现在终端消费市场中的,以大多数购买者的成交价格为标准的。这种体系不是客户决定的,也不是工厂决定的,而是直接参与销售的一线业务员决定的。

其实,所谓的价格体系,不过就是一线销售人员的心理底价所形成的。比如,我们在去拜访一个客户时,会事先设想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场景,设想的最多的就是客户可能的还价和同行的报价,那么我们事先通常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底线,报价多少,允许客户成交价多少,合同签订价多少等等。那么,未曾销售前,一个价格曲线已经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于是我们在与客户交谈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诱导着或被客户诱导着自觉的往心中事先设定好的价格底线上靠近,最后就会不知不觉的在底线上下成交。

有心理学家说过,21天形成习惯。销售也是如此,当我们每一次都如此的重复着这样的报价模式,久而久之,就在我们心中形成了这么一条价格曲线,也就是价格体系。最后,导致我们不敢报高价,不敢与同行竞争,我们习惯性的价格定位就在自己内心的设定中。其实很多客户并不会知道我们的市场销售价格是多少,他们只会习惯于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而不会与很多的客户成交价比较,除了一个个体出租户,企业型的购买者更是如此。

2、价格敏感度,价格敏感度通常是决定成交或否或需求量的一个关键所在。

价格变化的幅度与基础价格的比例越高,消费者敏感度越高,比例越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越低。韦伯费特定律显示:顾客对价格的感受更多取决于变化的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比如,对于一辆自行车,降价200元会有很大吸引力,而对于一辆高级轿车,降阶200元也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过多关注。

这个定律还有一个重要启示:价格在上下限内变动不会被消费者注意,而超出这个范围消费者会很敏感在价格上限内一点点提高价格比一下子提高价格更容易被顾客接受,相反的,如果一次性将价格降到下限以下,比连续几次小幅度的减价效果更好。

因此,这需要我们在与顾客谈判的过程中,试探顾客的价格底线。一般报价以市场参考价为基础,不能高出考核价过多,也不能接近于考核价过低。

通过产品的附加值效应来降低顾客的价格敏感度,比如企业的文化理念、产品的独特优势和服务优势、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的品牌效应等。

3、报价三步曲

销售过程中,价格谈判却始终贯穿始终,很多人认为报价是一次性的,其实整个报价过程却有好几步。

其实,在客户的心里每购买一件产品,都有两种价格,一是期望价,就是他最希望获得的成交价格,也就是客户的底价;二是拒绝价,就是在客户拒绝卖者所报的一种价格。所以销售人员与客户的成交价格一般就在期望价和拒绝价之间获得平衡。但是优秀的销售员在与客户初步接洽时,一般不会首先报价,而会通过彼此的沟通和试探先去获取客户的心理信息,刺探客户的真实购买意图和价格底线。这样才有助于销售人员的报价,不会因为过高失去客户的信任,也不会因为过低失去自己的利益。

一般价格谈判分几个时间段,第一次初步接触,首次报价,试探顾客的反应,一般这个时候顾客也会试探性的问你,价格能不能少?切忌,首次报价,让价绝对不能很多,一般控制在500左右,如果你经不起顾客的试探,一下子将价格降下来,顾客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和怀疑,必然导致转向其他品牌的产品咨询,甚至以高于你的价格购买。

二次报价,第一次是一个咨询和了解的过程,顾客一般不会当天决定,数天后顾客可能会再次约你谈判,或者你主动上门了解顾客反应,这时顾客会比较认真的与你谈价格,这时你让价幅度和让价步骤不能太快,先是要控制在第一次的让价幅度上,再小额度的让价,或是试探客户这次能不能决定当场成交,如果能我可以上报公司申请。如果顾客说需要请示或者出价后再考虑,那么你必须用语言技巧回答,同时为下次谈判买下伏笔留下余地。不拒绝、不模糊,客户通常都会默许你的回答。

三次报价,亚成交报价。也就是有很多客户这时会用成交来欺骗你,说如果价格能定,我们就可以签合同了,但是大多数时候,当我们经不住诱惑答应了客户的价格,客户往往又会以其他理由延缓签订合同了,比方说等老板回来,或者说明天,下次等等。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后,我们大多数会丢单,顾客这时无非就是在试探你的价格底线,说不定用你的价格来打压其他品牌的价格,以达到他心中的需求,而我们不过成了一个牺牲品。

成交报价,这才是真正的成交价。当我们抵制住了顾客的诱惑和陷阱之后,不要惧怕丢单,我们必须有这么一个理念,不做价格竞争的牺牲者,不以牺牲价格来促成销售。我们必须明确而坚定的告诉他,NO,或不行。

有自尊、有骨气、有自信的销售员会赢得顾客的尊重和信任。

这样,顾客才有可能反而倾向于我们的品牌,相信这是我们的底价。

但是,我们的回答必须要有技巧(举例说明)。而最后成交时,有时为了满足顾客的一点虚荣心和面子,我们也必须的适时让步,让出一点价格来,以促进成交,而不能做死事,这样的话如果伤了一些老板的自尊心,反而会达到相反的效果而丢单。

但是,从第一次报价到最后成交价,切记,让价的幅度不能过大,让价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保持逐步让价、小额让价,让价必须控制在自然合理、且必须在能让顾客产生信任的接受度之内,如果让价幅度过大则会使客户怀疑我们的价格让利空间,从而丧失对我们品牌和销售人员的信任感,影响成交。

四、营销心理学

营销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战争的过程,与顾客谈判的过程就是彼此的心理承受力的考验过程,谁先忍不住降价,谁先忍不住让步,谁就是失败者,反之就是成功者。我们必须培养自身一个坚韧平常的心态,也要揣摩客户的心理变化。报价要考虑消费的个体差异,比如年龄、产品知识度、消费者的身份、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期望、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知、消费者实付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感知等。

与客户谈判前,要从顾客办公室的布置来揣摩顾客的喜好,从而为找寻共同语言获得机会,增加客户的好感度和亲和力,从而给自己在顾客心中树立一个较好的形象。

这些心理活动贯穿整个营销的过程,有的顾客会碍于在谈判过程中对你树立的好感和亲密关系,从而将价格放在了影响成交因素的次要位置。

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求我们营销员必须准确的把握,那就是客户的暗示。比如采购人员的回扣,这在营销学中称之为“灰市场营销”,或“灰色营销”,一般分为“先付款后给回扣,先给回扣后付款、付款时客户直接扣下回扣、同时付款和给回扣。”我建议各位,如果回扣金额不大的话,我们应当采取“先给回扣后付款”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在销售过程、交货过程中的许多麻烦和担心,而且能够保证顺利成交和付款。

总之,产品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都会通过价格体现出来,如何控制价格竞争、体现非价格竞争、掌握顾客的价格感知度、熟悉顾客的购买心理、通过自身优秀的营销技巧,我们才能很好的利用价格杠杆来实现营销目标。我们唯有通过产品本身和营销技巧来营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度和价格敏感度,适时降低或提高他们对价格的感知和敏感度,这是一种价格策略艺术性的展现。

我有一个愿景,就是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微笑谈判,一边礼尚往来,一边暗藏刀光,谈判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过程,我们就是要在一个愉悦的交流过程中达成交易,达成我们的目标。

我用一句话来总结:“谁是价格的主导者,谁就是成功的王者。”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