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昨天晚上去一家成都冒菜馆吃饭,看到了桌子靠墙一边摆放着玻璃瓶装的可口可乐。

    我估计已经有快二十年没有喝过玻璃瓶装的可口可乐了,相信看我文章的人中90%的人十年内也没有喝过玻璃瓶装可乐。于是我就想,既然很少有人喝,为什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们还要生产和销售这些非主流的老产品呢?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反观中国的饮品品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旧貌换新颜”和所谓的“消费升级”。口味在变,几乎所以啤酒的麦芽浓度从10度、9度慢慢变为8.5度,8度甚至7度了,没有麦芽香味的啤酒也逐步变成了水饮料了,而可口可乐近百年的口味几乎没变;容量、包装在变,啤酒单瓶的容量也从以前的640ML变成500ML或更少了,价格缺节节升高。通过削减成本,这些啤酒企业在赚得钵体满满的同时内心也许还充满着“看来消费者还是很好糊弄”的兴奋。

    红星二锅头的瓶子变小了,酒的容量减少为500ML了,价格升高了。

    我想问的是,红星二锅头酒厂有没有考虑过几十年来产品的忠诚消费者对于老酒瓶的感情?也许他们认为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难道就不能不改容量不改包装直接提价,让消费者继续与老瓶子的情感约会?

    在此慎重建议牛栏山二锅头酒厂永远坚持自己这些年光复北京市场时使用的老瓶型,一百年不变,让“牛二”永远是现在“牛二”的样子。

    要知道,消费者和产品之间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的共鸣很大程度上寄托在产品身上,口感和包装同样重要,消费者往往能从一个长期使用的产品包装上找回自己无数的记忆。企业必须维护好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这种情感链接,既传达产品悠久的历史,也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看见老燕京啤酒的瓶子,脑海里就马上会出现许多过去发生在北京的故事,很亲切,很温暖,而看见新瓶的燕京啤酒却没有这种感觉,让我如何忠诚于你?

    可口可乐一如既往地使用(非主流)的老包装肯定有品牌形象维护方面的考量,他们尊重消费者,他们在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这也是他们能成为百年品牌的关键。我还注意到,现阶段在国内卫视上投放的广告,可口可乐的产品形象依然是老的玻璃瓶形象。

    中国难以有百年品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不重视和尊重消费者的品牌情感。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