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品牌学习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说明提出象样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新。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此简称为TFJ思维,它是一种严密的思维方式。它运用到 市场 营销 当中,即从最坏处着想,想最好处力争,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成本质性的东西,不断突破自己,树立不同,以达到更好地创造和满足顾客的需求。

    腓特烈大帝有句名言:“一匹在尤金亲王帐下服务的骡子虽然经过了20次战争,但他却不会变成一个优秀的战术家”。一些在市场竞争中多年的老牌企业为什么没有了方向,只能在模仿中走一天算一天,越走越复杂……关键没有善用TFJ思维,也就没有创新,没有抓住市场的根本。

    过于模仿是一味地肯定别人,却往往地否定了自己,TFJ思维是一种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它用发问、分析、纠正、创新、综合等,打破不能与时俱进的经验与模式,把握市场运作的本质,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本质的东西是还事物于本来,是复杂向简单的升华,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高度。基于TFJ思维而生的 企业战略 会让企业少走很多的弯路,并及时地超越竞争对手,企业这样塑造品牌的过程是快乐的,因而也是美好的。可以说,严密去思维,能运筹帷幄,这是企业进行市场战略时所需要的效果。

    有则小故事,说的是: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个学生的智商怎么样,就问他:“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这个学生没有急着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以“问”作分析(注:下文括号里的内容是老师的回答):

    1、此枪是不是无声手枪?(不是)

    2、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

    3、枪声很震耳吗??(是)

    3、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

    4、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确定)

    5、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

    6、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鸟?(没有)

    7、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没有)

    8、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没有)

    9、算不算怀在肚子里的小鸟?(不算)

    10、打鸟人的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没有花,就十只)

    11、有没有傻到不怕死的鸟?(都怕死)

    12、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鸟?(不会)

    13、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这一则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故事,尽管很多人会认为学生有“疾问”之嫌,但它的确反映了一个人思维的严密程度。朱熹语:“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于提问题,体现了这个学生的非凡智慧。

    我们小时候也听别人问个这样的问题,或许我们回答是没有上述学生的13个分析那么严密,我们当中很多人也都从学生时代走向了社会,扮演着今天的各种各样的角色,角色的好坏,成功与否,当初的思路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的出路,成功有时不在于知识的多少,但与一个人思维严密的大小即思路很有关系。

    上述学生运用的就是TFJ思维,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方位想象,在一问一答中深入分析,最终直抵问题的本质结论。

    做企业也一样,如果马马虎虎地人云亦云,不分析中间过程,那么环境变了,问题的结论也会随着变化,在TFJ思维面前,效益并不平等,善用TFJ思维工具的企业家,会把握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注重市场操作的过程、方法、细节,把握本质,树立自己的真正不同,这样往往事半功倍,因为本质的东西左右着企业的正确方向,否则这个企业的团队执行得再好,也是南辕北辙。

    虽然TFJ思维最终的效果还是通过完美的执行来继续表现或得到完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其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重要性,FTJ思维本身是辩证的,也是创新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