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不少外贸企业拥有较宽的产品线,他们一直致力于制造环节,会根据海外客户需求,不断开拓新的产品线,或者不断整合产品线,以此增加生意机会。

    外贸企业做国内市场,产品线就不宜拉的过宽。

    1、首先,大多行业内,国内经销商只有能力做好一个产品线。

    一些海外客户会需要你所有产品线的产品,有一些会选择其中的几个产品线,但是国内的经销商,多数只会要其中一个产品线的产品,他们没有能力做好过多的产品。

    国内地板行业就是这样,其经销商泾渭分明地分为:强化地板经销商、实木地板经销商、实木复合地板经销商、竹地板经销商。

    看上去如此类似的产品,就安装能力而言,强化地板经销商不善于做实木地板和竹地板的安装服务;就资金要求而言,实木地板要求最高,因为木材是最紧缺的,企业常常因为木材缺乏而断货,所以经销商要准备更大的资金做库存……

    虽然,国内地板经销商开始向综合性发展,这是经历了地板行业近20年的发展,才慢慢开始的变化。

    2、其次,消费者认为一个品牌不能做好多个产品线的产品。

    即使经销商会经营几个产品线,他们通常向不同的品牌进货。因为,消费者认为,一个品牌往往擅长某一类产品,很难成为两个甚至更多类别产品的优秀者。所以,提及九阳,消费者认为他们的豆浆机好;提及方太,消费者认为他们的厨房电器好……

    毕竟像美的、海尔这样的品牌还是少数,而且他们各条产品线也是一个一个长期打造出来的。而且,美的、海尔不同的产品线,基本交给不同的经销商,相互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渠道。

    博洛尼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企业,企业一直以提供高价值获取高利润为目标,并为此一直努力。在不断拓展产品线上,他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最早,他们是一个厨房电器的制造商,科宝是他们的品牌,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在华北有很好的品牌影响力。在厨房电器尚未激烈竞争阶段,企业领导者清晰的认识到:国内大电器的今天,可能就是厨房电器的明天。

    为此,博洛尼开始了第一次升级,全面进入厨房领域,延伸一个全新的产品线——整体橱柜,与厨房电器紧密结合,推出整体厨房的消费主张,并将科宝博洛尼作为新领域的品牌,利用原有品牌的品牌资产。

    当时,整体橱柜对于国内消费者还是一个新概念,整体厨房就更是如此。整体厨房的推出,帮助博洛尼实现企业另一项核心能力的建立——设计。可想而知,博洛尼进入了一个高盈利能力的新领域,并以产品设计及设计服务保持高盈利能力。

    当国内竞争者快速跟进的时候,博洛尼有开始了第二次升级,全面进入家居全过程。从家装设计,到建材选择,到装修服务,到家俬提供,博洛尼全面整合家居产业,以生活家居体验馆的全新商业模式。以博洛尼作为品牌,实现品牌全面转换,消费者原来的品牌名称更多停留在整体厨房领域。

    在产品设计核心能力上,建立了另外两项核心能力,家居综合产品供应能力和全面家装服务能力。三项核心能力,让博洛尼具备了全面的竞争力,并以此定位高端市场,保持高盈利能力。

    博洛尼的不断升级和转型,不断拓展产品线,整整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

    外贸企业学习国内成功者的时候,不要只看到成功者辉煌的现在,更应深入研究他们成功的历程。刚刚进入国内市场,一定不要把产品线拉得太宽,那些在多个产品线上运作成功的企业,没有一个是一触而就的。那么,外贸企业该如何定义产品线的宽度呢?应同时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客户人群的统一性,即内销产品的功能应该基本相同或者相近,同时 销售 给同类客户;

    2、经销渠道的同一性:你的内销产品可以进入同一个的渠道,让这些经销商同时销售你推出的所有产品。

    实际上,这要求外贸企业做内销的时候,应该采用产品线聚焦的策略。集中力量做好相类似的产品线,更加符合外贸企业的能力特征,同时运作好国内两个以上的渠道,对于外贸企业实在太难。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