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京东商城与多家出版社的争端继续升级。这场始自去年底的争端,正在刘强东挟裹着IPO第三轮融资后超过10亿美元的资本重炮“轰击”之下,朝向一个始料未及的方向发展:撬动整个图书行业利益分配格局。
“我们从未直接给他们供过书。”根据这24家出版社的联合声明,目前京东商城对图书行业所采取的四折“封杀”的销售策略,不仅未经他们授权,而且涉嫌“不正当竞争”,长此下去,不仅伤害出版社利益,最终还会伤害消费者利益。
实际上,类似的策略此前卓越、当当都采取过,并引发了一个巨大的行业悖论:传统渠道抛弃出版社而选择从网络渠道进货,甚至将网络渠道低价销售的书买过来,再以传统渠道进货价退还给出版社。
那么,京东“封杀”图书商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商业布局呢?
首先,是利用降价空间来,进入图书业上游。京东50%以上的图书订单都是买了3C和日用百货时候顺便带的,这部分物流成本几乎为零,由此比当当网节约6%的成本,可以分给作者3%。
其次,京东在3C领域库存管理的13年经验,可以大幅提高图书库存周转率,从而减少账期。刘强东招揽作者、不惜公开叫板出版社等举措,显然已经超出了与当当、卓越的销售渠道之争的范畴,是有意要通过拉拢图书作者从而进入图书产业的上游。
再次,是面对苏宁、国美的“3C”产品价格阻击,利用图书价格战“围魏救赵”。一位行业人士就曾分析,京东的图书销售额极小,赔本促销也不至于太亏,但是刘强东为何要突然攻打当当?这实际上是围魏救赵,因为其主营业务3C遭遇了苏宁、国美等大鳄的围剿。
最后,是转移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行“概念置换”,为完善京东的物流体系赢得时间。面对家电和3C价格优势的式微,刘强东和他主导的“低价商城”急需要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的理由,“图书促销”的口号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概念置换”。物流和售后服务显然是最大的法宝,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再多的资本投入,也很难在一夜之间帮他建成物流配送体系,中间的空当如何弥补?借图书价格战来搅乱市场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刘强东显然深谙这一点。由于京东的物流是一家独立公司,所以最终哪怕京东所有电商战略都失败了,物流也足以保证刘强东的未来,恐怕这才是他最后的布局。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