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斯蒂芬·埃洛普 21世纪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对中国媒体而言,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是个耳熟的陌生人。

这位加拿大人在2010年9月开始掌舵诺基亚公司,成为这家拥有145年历史的公司第一位非芬兰籍CEO。在就职不久后的一次演讲中,他将诺基亚形容为“燃烧的钻井平台”,言下之意是,平台之下,虽碧海深渊,诺基亚亦需往矣。

今年2月,埃洛普履新尚不及半年,诺基亚对外宣称与微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Windows Phone将成为诺基亚智能手机的首选操作系统。在防止Symbian客户流失的同时,未来两年,诺基亚要将客户逐步转移到Windows Phone的平台上。

消息一出,内外哗然。有员工怀疑埃洛普是微软在诺基亚内部安置的潜伏者——在来到诺基亚之前,埃洛普曾效力于微软,是后者商业部门的总裁;亦有投资者强烈抗议,甚至建议更换CEO。埃洛普则在多个场合中阐释了上述选择的合理性。

曾经在微软长期与埃洛普共事的工程部门总裁特里·梅尔森(Terry Myerson)表示:“这就是典型的斯蒂芬。他最大的优势并不是其所具备的敏锐判断力,而在于其合理透明且快速解决问题的惊人能力。”埃洛普的效率在8个月后再次显现。10月26日,诺基亚在伦敦召开全球技术大会,两款被命名为Lumia的诺基亚Windows Phone亮相。埃洛普高调宣称,几天之后,欧洲六国的消费者即可订购。

两款Lumia手机肩负着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一扫阴霾的重任,也影响着埃洛普的声望。11月中旬,在巴塞罗那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组织的移动互联网会议上,埃洛普声称:“目前看来,市场反应相当正面。”不过,投资者和分析师似乎还在观望,毕竟,过去4年,这家全球曾经最有权势的手机公司跌去了75%左右的市值,有媒体称之为“一百分的输家”。

能否重返赢家阵营,决定着埃洛普是否能跻身最有权势、最顶尖的经理人行列,正如诺基亚一则新广告里所说的:“我经得起多少诋毁,就担得起多少赞美。”

在诺基亚145年的历史中,我们多次面临着必须做出明确抉择的关键时刻,以让公司重新焕发活力,并引领行业变革。

现在,诺基亚就身处这样的时刻,公司有能力度过这样一个动荡时刻。我们的董事长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先生做出类似的变革决定,将公司带入移动行业之旅,也不过就在十几年之前。

诺基亚是一家蕴藏珍宝的公司,这些珍宝,包括品牌、 规模、 供应链、 硬件,还有团队。同时,诺基亚也面临着竞争压力,我们没有足够迅速地将创新推向市场。

我们需要做出重大的变革,才能继续推出“绝佳的移动产品”。“绝佳的移动产品”的定义,今天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仅指一款终端,也不只是内置的软件,而是硬件、软件、服务、应用和用户支持的集成,它们共同定义了绝佳的用户体验。

诺基亚唯一的战略就是推出绝佳的移动产品,那么,为了确保成功,必须追求三个业务目标:首先,需要重新赢得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优势;其次,必须保持并提升在移动电话市场的领先优势;最后,必须战略性地投资于未来的变革。

牵手微软

要在今天的智能手机市场取得成功,你需要绝佳的终端,还需要一个生态系统。

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变得不够有竞争力,没有提供足够的价格区间并及时推向市场,以赢回领先地位,必须要考虑与其他业界合作伙伴携手、共建第三个生态系统的可能性。我们与全球的运营商会面,还与竞争对手及各行各业的技术提供者们会面。有些公司准备好与我们合作,有些则观望等待,还有一些对合作根本不感兴趣。最终,我们没能找到急需的支持,以建立起能与Android和Apple充分抗衡的第三个生态系统。

于是,我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选择Android还是选择Windows Phone?

我们已经宣布与微软的合作计划,最新的两款Windows Phone,从11月份开始陆续进入欧洲、亚洲和美洲市场。

很多人依然不是很理解诺基亚与微软合作的决定。事实上,微软和Google两家公司我们都进行过详细的接触。如果选择Google,我们会加入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可以快速进入美国市场。

然而,选择Android有一点像放弃,而不是坚持诺基亚坚守多年的竞争态度。比如,我们不能从Navteq等服务领域的投资中获取充分的回报,创造差异化和创新的机会看起来也更少。我们担心,Android生态系统会更快地退化为一个低成本的供应商模式,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公司将越来越难以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而微软与诺基亚的需求是对等的:我们需要一个有竞争力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微软则需要一个有差异性的硬件合作伙伴。大家还拥有互补性的服务资产,微软拥有搜索、广告、娱乐和Office,我们则带来了地图和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务方面的潜能。微软将带来一系列的资源、经验及优势,我们将提供广泛的系列移动创新,和在各个重要市场中的品牌领导力及其全球触角,对彼此都非常有利。

不同于Andriod,微软让我们有机会在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中独具特色,能够以其他厂商所无法获得的方式,将已有的工程技术应用于Windows Phone终端。

但是,微软这个选项也有担忧,在发布后的4个月当中,Windows Phone缺乏目前Android和Apple所获得的海量消费者接受度。此外,我们担心失去控制权,或被困于Windows Phone终端。

可是,当我打造伙伴关系的时候,大家已达成结论——我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权衡一切利弊之后,我们做出决定,诺基亚将采用Windows Phone作为首要的智能手机策略,诺基亚正在下注微软,微软正在下注诺基亚,彼此并肩作战。

这对诺基亚是有利的。我们赢得了下一代软件平台,能够继续创新;在这个联合创造的新生态系统中,诺基亚扮演了一个领导者的角色,能够集中投资于差异性领域,赢得了新的能力,例如Xbox、微软Office和必应(Bing);拥有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更快速的途径;为我们的基于位置的服务创造了广泛的机会。而那些熟悉微软现有技术的开发者,能够快速再利用那些技术为这一新生态系统开发应用。此外,这也将有利于运营商,他们正寻找Android和Apple之外的替代品。

所有这一切,都将指向我们最为看重的方面,那就是用户。

对Symbian来说,这同样意味着改变。Symbian团队在带领我们度过变革期方面至关重要,他们了解市场,对产品有着明智的洞察,是我们驱动新战略的精英力量。Symbian将继续作为服务大众市场的手机平台。未来还将再销售超过1.5亿部Symbian终端。然而,我们首要的智能手机策略将转移至Windows Phone。当诺基亚迁移至Windows Phone时,先保持而后转移超过2亿的Symbian用户基数,这将至关重要。

投资“差异化”

我们应当投资可以打造差异化的领域,有一些关键领域值得额外投资,同时,我们也要从一些无差异化的领域退回来。

第一个实现差异化的思路就是我们想将哪些可能作为“起锚点”,例如搜索、导航以及拍照和分享。如果能把强大的影像能力和基于位置的服务很好地结合,将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个思路就是专注于独特的消费者体验。无论在哪一款诺基亚手机上,我们都必须缔造一种消费者为之尖叫的用户体验,使之产生激情和真正的渴望。

第三个思路是如何驱动生态系统发展。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们已经在约100个国家建立了供应商代收费模式,这就让我们的生态系统超越了其他任何生态系统。

第四,引人注目的硬件。诺基亚就是“绝佳的手机”的代名词,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应当延续在各个方面领先的态势,无论是在照相、近距离无线通信方面,还是一系列传感器和更多其他的外部创新方面。

变则通

诺基亚对理念变革、行动变革的需求是巨大的,未来,变革将分为六大类:

第一,建立全球业务部门。过去,多个团队分摊责任。现在,我们将整合为智能终端和移动电话两大业务部门,并授权给两大业务部门,它们都为实施完整消费者体验及相关产品而负有端到端的责任,包括产品管理和营销、产品开发以及本地销售方式。每个业务部门都将负有独立盈亏责任,以明确部门内部承担的全部经营责任。

第二,我们赋予服务部门新的使命。服务部门要使一部绝佳移动产品的用户体验更完整,而不仅仅是为了服务而服务,要马上开始解决一些新领域的新问题。

第三,决策程序将简化。过去几年,复杂的委员会设置、抽象的结构使决策工作难以明确到责任人。现在,大量所谓的决策委员会已经解散,各业务领导就是各自领域的决策负责人。

第四,创建注重绩效和行为的企业文化。我收到过好几百次邮件、网上帖子、电话、即时讯息,跟我提出这个问题。诺基亚的企业文化应该更加鼓励对知识的好奇心——体验竞争对手的产品能让你学到怎么做更好,怎么做才能赢得竞争。领导必须坦率公开地跟团队成员互动,我会保证团队间有真正的合作,并且避免“竞争孤岛”的产生。我们还会建立责任制,努力让诺基亚内部权责明晰。

还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我们的合作伙伴此前提出异议,认为诺基亚骄傲自负。我们要把自己看做行业内的挑战者,在对待合作伙伴、客户、员工的时候保持谦卑、同理心和优雅的态度,以显示对他们的尊重。

第五,充分授权本地销售部门,给离消费者最近的团队更多决策权。

第六,我们有了新管理架构和准则。

诺基亚管理团队有了新成员,有些成员承担了新职责,也有一些离开了。最重要的改变是我们成立了两大业务部门——由Mary McDowell负责的移动电话部门和Jo Harlow负责的智能终端部门。

 

 

这个变革 的过程已经持续四个半月,我仅粗浅列出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其中一些决定和改变。现在,我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我们的老路子与即将前行的崭新道路。前行的旅程会不时充斥着各种难题与情绪上的挑战,有时令人沮丧,但我有时间来理解现实情况,并克服那些情绪障碍。

我们有一条清晰的前路,这一发现让我很欣慰,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到一种切实的乐观。

对于诺基亚来说,我们正面临一个焕然一新的机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成就创新自我、超越对手、推出优秀的产品。我看到创新、差异化的机会,看到构建于Windows Phone之上的机会。爱迪生曾经说过,“大部分人错失机遇,因为机遇总喜欢伪装成麻烦”。我看到在未来变革创新的机会,也正是我们联结“下一个十亿用户”的机会。 (本文由黄晨霞采访整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