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齐乃波 中国总裁培训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牛津管理评论-讯】这是在我的学习 课堂上常常出现的情景:

  问:对于班组长来说,到底是要科学管理还是要艺术管理?

  班组长们七嘴八舌,无非是三个答案,一是要科学管理,二是要艺术管理,三是两者都要。

  问:为什么?

  班组长们无语,有的默默低下头,避开我的目光。

  问:到底什么是科学管理?什么是艺术管理?

  班组长们更困惑了。

  是的,很多问题在我们身边似乎都明白,如若深究,又好象都不明白了。可以说,能够解决上述的第三个问题,第一、二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谈到科学管理,人们更多地是取泰勒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无论怎么科学,也会让班组长们望而生畏的。

  至于艺术管理更是丈二金刚,它会歧义至对文化艺术的管理,实际我们说的是管理的艺术性,由此有人就给出了这样的定义,艺术管理是指管理活动中的一种高超的手段和方法,它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立在一定的素养、才能、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有创造性的管理技巧。如此中国式的解读要比泰勒的定义好多了,但按此模式来说,科学管理又是指管理活动中的一种什么手段和方法呢?比艺术管理高超还是低劣呢?它不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吗?它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什么样的管理技巧呢?……

  这样说解科学管理与艺术管理,不要说班组长,就是科班身份的中高层管理者也会云里雾里,晴天雨天,莫衷一是,不知道到底是要科学管理还是要艺术管理

  我曾听到过一位学习 名师的指点,真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用了电脑术语做比,他说:科学管理是可复制的管理,艺术管理是不可复制的管理

  在餐饮业,麦当劳和肯德基代表着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一个是拥有3万多家门店,世界第一的快餐巨头,一个是拥有1万多家门店,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餐饮帝国,它们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有人为此撰书立说,汇总出其中很多奥秘,实际上就是简单一句话,它们是可复制的管理。而对于中餐而言,真的很遗憾,据说在全球600多种不同食物中,中餐排名世界第8,然而它无法连锁进入世界,因为传统模式下的中餐就是不可复制的管理。有句行话叫“厨师一把盐”,也就说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住中餐做法的,看菜谱上的“盐少许”几字,就知道这里的难度有多少了,少许不可量化,只凭不可复制的艺术感觉了。

  在班组管理中如果我们象中餐一样追求不可复制的管理,风险很大。不要说你没有多高水平,就是水平很高,只要一次“盐”放多了,你就别想继续掌控“大勺”了。所以,在班组管理中我们要可复制的管理,让员工感觉到公平正直。

  当然,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凭借着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实施艺术管理。具体而言,如果说管理就是“管”事“理”人,那么班组长就要科学“管”事,艺术“理”人。也就是说,“管”事时要论事不论人,该怎么管就怎么管,这是科学管理,是基础管理,是可复制的管理;可人是有思想情绪活动的生命体,他不是工具,那就要在“理”人时,注意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梳理他的思想情绪,这也就是艺术管理,是高超管理,是不可复制的管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智慧》
美女住酒店一晚结账时账单800元,她抱怨太贵。经理说这是标准收费,酒店附设泳池、健身房和wifi。美女说自己完全没使用,经理说饭店有提供,是她自己不用。女客人打开皮包掏钱付账,但说要扣除经理和她共度春宵的700元,只拿出100元。经理急呼:“我哪有?”女客人:“我有提供,是你自己不用!”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