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政府的“管理实践”与理论界的“管理理论”出现如此的不一致、不和谐,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是不多见的现象。
中国已有太多迅速膨胀,然后又迅速崩溃的例子,从早期的“三株”、“巨人”、“亚细亚□,到现在的“科利华”,大而不强虚胖的企业在中国枚不胜数,即使很多尚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如果仔细琢磨,根基也是非常薄弱的。所以,随意做大而根基不牢的企业是建立在沙漠上的高楼大厦,终将倾覆。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做强才是根本,做大不过是结果。只有做强的企业才会真正做大,一个企业能否最终做大,要受很多条件限制,比如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国家整体规模、世界经济一体化情况,以及行业本身的特征。一个强大的企业,必然会逐步发展到一个比较合适的规模。这个规模可能很大,也可能不大,因为最合适的规模是由企业所在的行业性所决定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佛商学院西蒙教授所写的《隐性冠军》才会有醒世的借鉴意义。因为的确有一大批不大却是很强的世界级企业,他们在自己特定的领域内已经达到了最佳规模,同时占据有霸主地位。盲目扩张只会降低效益,带来失败。一味求大是很危险的,虽然有时为了抓住机会,需要迅速做大。但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大与做强有不同的要求。
其实,做强与做大,并不是一对必然的矛盾,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兼得的,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笔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强在先,做大在后,并且做强应该始终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
做大的比较喜欢横向比较,而做强的比较喜欢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的结果是企业要“快马加鞭”,纵向比较的结果往往是“苦练内功加专业化”。
做大的与做强的考虑问题的基本点是不同的,一味做大的人更多考虑的是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自我占取的资源越多越好;而做强的人考虑的是怎样给别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当我们把企业存在的目的定位于服务社会的时候,就会非常珍惜社会提供给企业的既有资源,把占有社会的资源看成是对社会的承诺,只有很好地履行这种承诺,社会才会增加对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让企业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做更大的事情,这就是一条从强到大的基本道路。
随机读管理故事:《狮子怎么管理狼?》
有一天,狮子让一只豹子管理10只狼,并给他们分发食物。豹子领到肉之后,把肉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狼。这10只狼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豹子唱对台戏。虽然一只狼打不过豹子,但10只狼豹子却没法应付了。豹子灰溜溜的找狮子辞职。狮子说:今后,看我的。
第二天,狮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怎么分这些肉。为了争夺到大点的肉块,狼群沸腾了,恶狠狠的互相攻击,全然不顾自己连平均的那点肉都没拿到。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人类的绩效工资吗?……
第三天,狮子依然把肉分成11块,自己却挑走了2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10只狼看了看9块肉,飞快的抢夺起来,一口肉,一口曾经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狼倒在地上奄奄一息。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末位淘汰法吗?……
第四天,狮子把肉分成2块,自己却挑走了1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群狼争夺起来,最后一只最强壮的狼打败所有狼,大摇大摆的开始享用它的战利品。狼吃饱以后才允许其它狼再来吃,这些狼都成了它的小弟,恭敬的服从它的管理,按照顺序来享用它的残羹。从此,狮子只需管理一只狼,只需分配给它食物,不必为其它的狼再操心了。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第五天,狮子把肉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后把1份分成9小份,对狼们说:每个都领一小份,我考察你们,最后决定最优秀的可以额外获得那份最大的。然后狼群们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块,各自考虑了一番,有些狼拿出来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来给狮子,有只狼把全部都上交给了狮子,却换回来的优秀员工奖励——那块大肉。狮子得到了全部80%的肉。豹子佩服得五体投地,问狮子这是什么计策?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官场规则吗?…
第六天,狮子把肉全占了,然后让狼去吃草。因为之前的竞争,狼群已经无力再战了,于是只能逆来顺受。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和谐社会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