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长大,是每个人的愿望,无论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还是老板对企业的经营。可是,我们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随着企业的时间增长,继续前进发展遇到了瓶颈,总感叹自己的公司为什么长不大。

    无论我们企业与品牌付出多大的努力,依然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公司的经营效益总是得不到提升,销售额依然在原来的水平徘徊,甚至有下滑的可能。出现这样情况,需要我们中小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了。

    1.是为了赚钱而生,还是为了愿景而生

    为什么而生?决定了是否长大。假如我们播种一粒小草的种子,那么永远也长不大;假如我们播种的是一粒参天大树的种子,那么就会有一天成长起来。一个企业从诞生那一天起,同样怀着不同的使命而生——我们的企业成立是为了赚钱而生,还是为了完成愿景而生呢?

    一开始,我们一般都无法知道哪家公司长大的,一定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沉淀,特别是能经历挑战与竞争,就像一个人成长成熟一样,是要经受风雨兼程,在别人都为某种金钱诱惑而陶醉时,我们依然在某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与一群同样怀着梦想的人在享受寂寞。有时候,别人的不理解,总以为是疯子的行为,可是就是为了这种的愿景实现一如既往的执著。

    我们总羡慕比尔•盖茨连续13次蝉联世界首富,可是,当他怀着“让每个人桌上的电脑都安装上微软的系统时。”我们肯定觉得这小子自不量力,加上这位孩子放弃了名读而辍学,我们肯定不看好,可是微软的辉煌就是明证。

    阿里巴巴的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许多人认为马云改变不了,或者实现不了这个梦想,但是,淘宝网挑战全球最大的易趣,疯狂的商业愿景让易趣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假如他们都是为了赚钱而生,在赚满口袋,生活安逸时,就会失去冒险的勇气,与打拼的劲头,觉得自己经营企业已经到了瓶颈,还是省省力吧!这样企业成长就嘎然而止了。

    假如怀着美好的愿景,我们还有追求,不会满足现状,就会开足马力向前,感觉愿景永远在前头,我们企业便在不断追求愿景中成长起来了。

    2.是扩散经营业务,还是聚焦经营业务

    业务是我们企业长大的行当,那么是扩散经营业务,还是聚焦经营业务,看似简单,问许多企业的老板,那就是什么业务赚钱就开展什么业务,失去了愿景,结果扩散经营业务,同时核心业务无法聚焦经营。

    扩散经营业务其实好简单,好像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我们业务开展顺利时,自信心就激增,认为任何业务我们都会轻车熟路阻挡不了,结果我们将战线拉得长而又长。我们都知道史玉柱创造了商业的神奇,但是不知道史玉柱曾经因此扩散经营业务——在史玉柱取得成功时,不断从事电脑、地产、保健品等行业,让自己的巨人大厦倒塌。

    要做到聚焦经营业务就困难多了,这不是聚焦经营业务具有多大的奥秘,只不过我们舍不得放弃而已。聚焦经营业务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格兰仕曾经聚焦微波炉,做成世界第一,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当然,有一种情况是可以扩散经营业务时,即聚焦单一业务获得行业绝对优势时,抑或这个行业品类出现分化时,我们都可以采取扩散经营业务。

    3.是个人驱动管理,还是团队驱动管理

    大多数企业知道团队驱动模式好,可偏偏喜欢利用个人意愿去管理企业。这便是个人驱动管理的最佳表现。我们都知道公司小时,个人驱动管理是非常适合的,但是,公司成长到一定的阶段,还留恋个人驱动管理,以满足个人的企图心时,那就会影响到公司的壮大。

    我们见过许多企业,当老板出差,或者有事情不在公司时,员工就不知道做什么了,因为做什么需要请示老板。当老板回来时,员工再去执行自己需要请示老板才做的事情时,已经错失了做这件事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在市场变化莫测的竞争中,我们必须建立团队驱动管理模式。

    在《中小企业如何建品牌》一书中谈到:“假如企业没有品牌团队,那么品牌就像无水的鲨鱼,即使生猛,但也无法逃脱死亡的挑战。”并且,书中提供了品牌团队组织与执行的办法,让企业从中学习到真正的团队驱动模式。

    让我们自己的企业长大,这是每一名企业创始人的梦想。假如我们广大中小企业认认真真从愿景、聚焦经营业务及团队驱动管理下功夫,那么实现长大的机会终始会属于我们的中小企业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尾数的作用》
某公司招聘一个负责采购物品的临时员工,很多人前来应聘。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三名优胜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它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杂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样没表态。
最后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比较特别,是113.86美元。他解释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铅笔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主考官听完,露出赞许的微笑。这名应聘者自然被采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