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www.ceo.hc360.com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今年6月,蒙牛牵手欧洲乳业巨头爱氏晨曦,在奶源管理、品控管理等关键领域达成全面战略合作,8月又迎来河北两大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打造高品质生产线;同时斥巨资加强奶源基地建设,致力实现奶源牧场化……种种举措表明,中粮入驻后的新蒙牛,正着力推进从牧场奶源到 销售 终端“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逐步告别以往单纯规模化的成长模式,走上精益化的生产之路。

民族品牌

    高擎民族品牌与社会责任大旗的蒙牛,其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升级,一方面实现企业自身效益与实力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则借助其成长道路上创造的经济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价值等,不断提升全民幸福指数,打造“中国幸福梦”:使新蒙牛真正成为消费者信赖喜爱的健康伙伴、企业员工尊重满意的可靠伙伴、产业链合作方互惠共赢的战略伙伴!

    推进产业链升级,“民生工程”惠万家

    相关数据显示,十多年发展历程中,作为中国乳品行业领军企业的蒙牛,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生产基地30多个,总资产211.7亿元,年产能739万吨,累计创造产值2054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99.4亿元,累计收购鲜奶2641.8万吨、向农牧民发放奶款747.6亿元,超百万奶农从中受益,被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如今,随着消费者对幸福生活标准的不断提升,在努力做强的新征程中,蒙牛正全力推进乳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升级,除强化国际合作、变革 运营管理模式外,还在努力落实奶源供应转型升级、乳制品安全 管控 等多项举措,切切实实为消费者创造点滴幸福。

蒙牛

    蒙牛在产业链升级道路上一个关键之举,是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深化全国性奶源布局。致力于将奶源供应由传统奶站模式,逐步向现代化牧场模式转变,从源头上确保牛奶品质,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预计2015年前,蒙牛将全面实现奶源集约化、牧场化。此项建设将创造至少数十万就业岗位,带动更多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不用为谋生而离乡背井。既增加了农牧民的增收门路,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在持续推进奶源基地建设的同时,蒙牛还首创了“前厂后牧”经营模式,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今年8月,位于河北保定与衡水“一横一纵”两大基地开业投产,其采用的“前厂后牧”的经营模式,优点是使原奶通过全封闭管道直接输送至工厂,避免二次接触,整个过程仅18分钟,充分保证了牛奶的新鲜度。据悉,两座新工厂总投资逾24亿元,设计日产能达2000吨,产品覆盖华北区域,是蒙牛品质战略升级的重要一环,也是开拓“政府+企业+银行+农牧民”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通过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蒙牛也一如既往地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就业这一民生之本,让老百姓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此外,蒙牛在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方也始终保持互惠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无论是发力前端奶源基地建设,协助奶农进行农业资料供应体系升级;还是与君乐宝、汇源、现代牧业等优势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引入爱氏晨曦这样的国际战略合作伙伴的管理经验;亦或是建立针对后端销售和经销商的一整套学习 体系……蒙牛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互补、上下游产业整合等多项举措,与各利益方共同成长,积极开拓行业、产业链与消费者的多赢局面。认真兑现承诺,将‘点滴幸福’带给所有合作者、消费者。

    助力社会公益事业,握紧幸福“接力棒”

    以“做质量最好、最专业、最专注的乳品企业”为愿景的蒙牛,在优化全产业链升级、转型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着社会责任,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以行动回报社会。十余年来蒙牛在公益事业方面的投入累计超过5亿元,并在2011年荣膺“最佳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奖”。

 

    近年来,蒙牛始终活跃在社会公益事业第一线,从捐赠者逐步向组织者转型,不断将爱心传递到千家万户。2006年蒙牛和他的爱心伙伴发起“中国牛奶爱心行动”,如今已走过数个春秋,为贫困地区1000所小学无偿捐赠牛奶,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蒙牛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五次为玉树捐款、捐物,向灾民伸出热情援手;2011年3月启动“蒙牛爱心井”工程,为边防官兵和当地居民解决饮水难题;2012年6月启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帮助广大乡村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为他们带去温暖力量;2012年7月与海南省希望工程签约,捐款100万元设立“蒙牛助学圆梦基金”,圆高考贫困生的大学梦……

    正如蒙牛负责人所说,“公益事业一直是蒙牛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服务于消费者的企业,蒙牛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同时也应该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蒙牛始终紧握着幸福“接力棒”,点点滴滴汇聚温暖,用心、用爱播撒幸福。

    发力全产业链,实现战略转型与品控管理升级,中粮时代的新蒙牛在提升产业价值的同时,也无形中优化了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将产业战略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新蒙牛的成长,无疑很好的兑现了“只为点滴幸福”的承诺,使农牧民、企业员工、产业合作伙伴甚至消费大众皆从中受益。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