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如果说 企业文化 就是企业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共同行事习惯的总和,那么,社会文化则是这个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共同行事习惯的总和。而构成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共同行事习惯的是什么,必须从光子、质子的层次做出解答。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事习惯也都无非是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活动,并且行为活动又主要是由思想活动驱动的。或者说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大部分是由人的思想活动驱动的,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由人的动物本能驱动的。人们一般把由思想活动驱动的行为活动称之为意识行为,把动物本能驱动的行为称之为非意识行为。而在意识行为中,又可分为完全意识行为和非完全意识行为。
 
    意识行为是行为主体人在自我意识指导下完成的服务于自身价值需求满足的行为,是主体人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有意识反应和调整。完全意识行为是一种最优行为选择,非意识行为则是没有最优意识约束的行为。
 
    意识行为与非意识行为比较容易分辨,意识行为是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后做出的行为选择,这种行为选择是以保证行为主体价值需求满足最大化为目的的,尽管事实上远没有达成价值需求满足最大化的目标。非意识行为则是行为主体的大脑并没有参与到行为活动中来,而仅仅是由动物本能所具有的机能完成的行为。
 
    但完全意识行为与非完全意识行为的区分就不容易了。完全意识行为与非完全意识行为的区分是从量上对意识进行的区分。所谓非完全意识是指还有部分意识没有参与到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过程中来。这里的问题是,参与进来的是什么?没有参与进来的又是什么?解答这一问题,也直接是解答企业文化构成元素的问题。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是其社会群体的意识及其意识行为的沉淀。所以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同一个问题,即:构成意识的是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里查德?道金斯在该书最后一章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是:复制因子。
 
    那么,什么是复制因子?
 
    所谓复制因子,也就是能够传递一定思想观念的,并且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信息束。其要点有四:
 
    它是信息。每一个复制因子都能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何等问题或者其中之一做出解答。郑人买履就是一个复制因子,它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成语故事讲述的郑人买履的过程情节。
 
    它是能相对独立地存在和传播的信息。《郑人买履》的故事能为我们所知,是因为它为我们传递了郑人买履的过程情节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又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是能独立存在的,所以才流传下来,为我们所知。
 
    它是包含有行为选择方向的暗示的信息。《狼来了》的寓言就是一则独立的信息,并且故事中明确包含有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的行为选择暗示。
 
    它或许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一系列信息单元,所以叫信息束。《郑人买履》这一成语故事中包含有郑人、买、履等三个信息单元,尽管这三个信息单元之和不等于郑人买履的故事。
 
    一般而言,一个故事、一个成语、一支歌曲等都可能是复制因子。判断是否是复制因子的关键是能否独立存在和传播。能传播的就是信息,能独立存在却是能传播的前提。传播就是复制,只有能独立存在和传播才能被复制和自我复制。“郑人买履”四字单独分开就不是复制因子了,因为这四个字分开后就不再能独立地回答一个问题了,尽管从信息的角度,除了“人”之外,都可以进一步继续分解为多个信息单元,郑、买、履三个字都是由多个部分构成会意字,都可分解为构成会意的单一信息。
 
    生物体为了传承、繁衍、发展和进化,把本身的信息通过遗传基因复制给后代。遗传基因就是携带有生物体信息的DNA,它把遗传信息复制并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遗传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有生命遗传的信息。生物体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生命性状都与基因存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复制因子则是传承文化的DNA,它记录和传递文化的信息。文化通过它把信息传递给他人和后代,使他人和后代能够复制和运用。文化的生、老、病、死等也都与复制因子的构成性质、结构、特点紧密相关。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仅仅知道它的内在构成是不够的,必须研究探索它的构成元素为何物,并确定它的构成元素。仅仅知道汉堡包上面是一块面包,下面是一块面包,中间夹有菜和肉,永远也生产不出来汉堡包。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文化,仅仅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亚类,但其构成元素却是完全相同的,就像所有的物质都是原子构成的一样,如果说构成不同物质的元素在原子上还存在差别,那么在构成原子的电子和原子核上就没有差别了,如果在电子和原子核还有差别,那么在光子、质子上就没有差别了,光子、质子就成了所有物质的公约数。研究企业文化,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重组企业组织的基因,也就必须找到企业文化构成的公约数。
 
    复制因子是怎么传播或传承的?
 
    生物体的遗传基因之所以能够传递,就是因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由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序列)不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复制因子能够传递,同样也需要一定的信息载体。我们把能够记忆、记录和重复一定信息的器官、物件或艺术品等物质媒介,称为复制因子的载体。正是复制因子载体的存在,才使文化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一层一层地传播开去。也正是这种载体的存在,才使社会文明得以积累和发展进步。反过来说,也只有有了复制因子的载体,才能让复制因子的存在成为可能。
 
    复制因子的载体要满足两个条件:
 
    载体要能够记忆、记录和重复一定信息。如果不能记忆、记录和重复一定信息,就不能保存这特定的信息。并且所记忆、记录和重复的信息,在保存过程中会发生损减和变异,导致所保存信息失真和不完整,那也不能成为载体。一幅令人非常喜欢的照片,把电子版复制在计算机软盘上,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都变成了乱码了,这张软盘就没有起到载体的作用,就不是载体了。这是从功能上限定的。
 
    载体要有物质媒介,器官如大脑,物件如书籍、磁盘、古董、岩壁等。如果没有物质媒介存在,信息载于何处,复制和传播也就成了不可能。这是从功能依存物上的限定。
 
    复制因子载体尽管五花八门,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主动载体,它可让复制因子实现再复制和再传递。这主要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一个人学会了一支歌,他可以通过吟唱,让他人也学会唱这支歌,甚至他还可主动地教给他人。除了人之外,由人开发的计算机程序也逐渐拥有了主动载体的部分功能,病毒就是一个典型。
 
    被动载体,它是承载有复制因子——信息束的特定物质,它自己无法自动复制,必须借助主动载体的作用,才能复制传递。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