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认为西方创立的各类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中的五级成熟度过程就是上面描述的管理进化过程。其实有本质的区别,西方这些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体现
企业管理
能力提升的显性部分而已,往往聚焦某个领域表面、显性的管理能力提升,而且各个管理能力成熟度能级不一定有质的飞跃,这与管理进化论有着本质的区别,管理进化论四个发展阶段体现本质。试想一下,西方的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目前在西方企业中的应用,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管理瓶颈,而在中国更是遇到巨大的麻烦,在中国社会的氛围下,这些西方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很难真正落地,更谈不上发挥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
(1)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往往只是局部某个领域进行表面显性的系统化,比如CMMI是针对研发管理为主、P-CMM是针对
人力资源
管理为主等,而非从企业整体的有机系统一体化出发。
(2)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呈现和行为要求而已,比如ISO、6SIGMA等,而非主要在管理本质规律方面的要求。
(3)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仅仅基于量化管理或对事物有效管理的思维,甚至把人也当做事物来管理,而非有效认知管理本质规律的思维,缺乏对人进行有效管理的有机系统思维。
(4)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主要集中对内部管理能力的规律研究,而非对企业管理三大本源客观规律的完整性和互动性的研究。
随机读管理故事:《 四块糖的领导力》
日前,偶然看到了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又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
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启示:
我们过去都说“管理出效益”。这两年,它被另一个更时髦的词,那就是“领导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