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5日    i黑马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佘雨原毕业后加入了可采,一个1997年创立于成都的面膜品牌,主打中草药概念。期间,佘雨原把可采送上了屈臣氏的货架,这对任何本土化妆品牌来说都是个不小的突破。但2002年,可采突然宣布,结束代理合作关系。

佘雨原的销售团队一夜间出局,面临无货可卖的局面。终于,佘雨原南下广东,2003年创立“美即”,重回面膜老本行。在i黑马看来,这是一个一个面膜界“加多宝与王老吉”的故事,更是一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

欧莱雅收购美即
欧莱雅收购美即

2014年1月14日,欧莱雅宣布商务部批准其收购美即面膜。

美即创始人佘雨原夫妇即将套现7.7亿港元,佘雨原将留任美即CEO,获得欧莱雅开出的丰厚薪资,转身成为职业经理人。

创业者一夜富贵,可大约十年前,他却被另一面膜品牌“可采”的突然抛弃,陷入人生低谷,常在厕所里痛哭。

十年,美即嫁入豪门,可采彻底凋零,这算是佘雨原的“复仇”吗?

佘雨原生于197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是食品工程。夫人吴小青比他年长一岁,1994年毕业于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两人极为低调,网上甚至找不到确定为他们本人的照片。一位见过他们夫妇的时尚圈内人告诉记者,“老板娘”皮肤极为细嫩,可以充当产品的“活招牌”。

面膜界“加多宝”

今年初,记者在上海与美即一位员工会面,对方感慨,美即和可采,是面膜界“加多宝与王老吉”的故事。

佘雨原毕业后来到四川成都。一出道就做销售,保健品卖得火爆。很快他加入了可采,可采是1997年创立于成都的面膜品牌,主打中草药概念。

有资料显示佘雨原当时注册了公司,与可采是总代理和品牌商的关系。但据熟悉内情的人介绍,佘雨原当时就在可采内部工作,扮演是可采销售总监的角色,声望和权势不断膨胀。

期间,佘雨原把可采送上了屈臣氏的货架,这对任何本土化妆品牌来说都是个不小的突破。

功高盖主

成功埋下祸根,胜利冲昏头脑,佘雨忽略了公司内种种异常迹象。

2002年,可采突然宣布,结束代理合作关系。佘雨原的销售团队一夜间出局,面临无货可卖的局面。

代理商做得不好,品牌商就要换人,做得太好,品牌商就想收回自己做,现在听起来是个老掉牙的故事了。许多代理商都只能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点,把业绩做到某个范围内,不敢太差,亦不敢太好。

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媒体专访中,佘雨原回忆了那段时间的经历。说他当时“常常躲在厕所里哭”。当有员工表示,愿意暂时不拿工资继续追随的时候,他做老板的却拿不出一个品牌来卖,真是痛彻心扉。

接下来是一段病急乱投医的日子,佘雨原疯狂地推出各种不靠谱的品牌,一个一个地宣告失败。

南下

终于,佘雨原南下广东,2003年创立“美即”,重回面膜老本行。

那时做个化妆品牌似乎并不难:找一个代工厂、起个名字、“创作”一个品牌起源故事、上媒体打广告……门槛不高。

美即在创业之初曾在包装、宣传上明示暗示自己是“韩国品牌”,某某“株式会社”的字样莫名地与美即联系在一起。

凭借经验和资源,佘雨原将美即也送入了屈臣氏。并将5片装的面膜拆分,单片销售。不论面膜的功效、成分、生产成本如何,一律统一价格,让顾客可以随意挑选搭配,而又不至于出现“选择困难症”。

“面膜单片卖”是开创性的。这一模式日后渐渐被竞争对手效仿,后来连丝芙兰也把自有品牌面膜拆成单片的了。2010年,美即在香港上市。

十年

当初抛弃代理商的可采,故事并没有完。

可采在收回代理权之后没有马上滑落。2008年3月,上海家化收购了可采51%的股权,当时的可采还是个香饽饽,复星、欧莱雅都被传可能对可采感兴趣。

可采看似与上海家化气质相符,双方都热衷于中草药。但在收购后数年,上海家化都独宠佰草集。可采毛利率低、面膜又是个非常细分、规模不大的行业,可采始终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和大规模的投入。

时间静静走到了2013年,距佘雨原被迫出走可采已有11年。

8月,欧莱雅宣布,以65.38亿收购美即;就在当月,上海家化宣布了另一条消息:终结可采品牌,不做了。

此时佘雨原心情如何?消息宣布后不久,记者拿到美即的一份资料,佘雨原如今热衷于研究茶文化,四处寻访名茶。他本人的照片仍然没有出现。

各方的心还是悬着的,业内对欧莱雅“雪藏”小护士、美即过往的“韩国背景”曾争议不休,会成功吗?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