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36氪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1、增长需要依靠产品

  你可能听过很多关于产品与市场契合的例子,每一个都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在我们探访的这极佳具有独特的增长引擎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产品是他们培养其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及最终成功的基础。

  产品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没有产品想要实现持续增长是不现实的。

  2、增长永远都不可能完成

  所有的这些公司都在专注于经济增长,他们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他们让其员工专注于增长,将资源和精力也投入到增长之中。LinkedIn 可能是最多产的一个公司,他们用持续十多年的时间用于研究增长。也正是他们这种做法启发我,让我意识到增长是永远都不会完成的。

  十年的时间里 LinkedIn 仍然在持续创新他们的增长引擎。他们虽然也会有失误,但他们依旧有激情去寻找下一个增长杠杆,再下一个、下一个,这个过程和结果足够鼓舞人心。

  3、增长不是营销,营销也不是增长

  这些公司都没有一个传统的营销策略剧本。你也不会了解到他们是如何付费搜索或是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营销的。当然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能力,但他们没有因此停止去探索增长的创新方法。

  相反,你会发现这些公司有特定的增长策略,其中可能会包括营销,不过他们最依赖的还是他们的产品,他们认为产品可以为他们提供巨大的增长机会。

  4、做别人正在做的事是一个错误的策略

  这些能够突破重围的公司他们在自己垂直领域或是业务增长上都有着相似的策略,就是他们都选择自己独特的道路,但往往会让别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HubSpot 在新人入职的时候会对他们进行入职培训,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但最后却证明这能够保证成功。

  Yelp 远离付费评论也没有拉拢美食评论家,他们将 100%的焦点放在社区上,这些行为在当时一些社区巨头看来几乎是愚蠢的。

  5、不要试图 “煮沸整个海洋”

  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总会存在一个鸿沟。我发现所有我研究的公司都是一步一步慢慢来,将资源集中在一起然后成就后期的成功。你需要做的是跨过鸿沟而不是煮沸整个海洋。

  6、聘请专业增长黑客

  增长黑客是近些年一个比较新的词,不过他们在公司经济和业务增长上有这独特的方法和见解。我发现这些公司都会成立团队的增长团队,并聘请专门的 “增长黑客” 来帮助他们增长业务。

  7、从小事做起,建立独有的系统

  创业之父 Paul Graham 对创业公司的建议是:要做就做不显眼的事。在创业初期,你可以有一个远大的愿景,但当下你不要想着要做成多大的事,你需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并要做成功,这样你才会拥有持续的前进的动力。

  这些公司会创建独有的系统,建立一个可持续扩展的业务。他们会不断的试验,把所有要做的事情构建出来,最终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发展方案。

  8、分析然后得到见解和观点

  许多人会跟踪分析行业动态。利用分析得到的数据演变成能够推动公司和业务增长的见解策略。

  9、结合多个增长引擎可以促进公司更快地增长

  社交网络平台 GitHub 的成功表明,一个公司一定不止一个增长引擎,把多个增长引擎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果。

  像是 LinkedIn、Yelp 等都是运用类似的方法,利用多个引擎推动增长。

  10、没有任何良方高招

  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一个方法,他们不止依赖于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和下载量,他们也有自己独特乃至神奇的增长战略,用其来提高产品的普及度和增长速度。

  现在回想起来,好的口碑可以帮助他们得到用户的绝对忠诚度也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增长。

  不过,对于增长不要存着侥幸的心理。世界上没有任何良方高招可以帮助你增长,你要制定详细的策略和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实施。

  最后,记住增长是一个团队活动。你需要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增长是势在必行的工作,给团队的每一个人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价值。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奖金等物质奖励激励员工。

  如今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增长方式和超快的增长速度。我希望这些方法可以为正在寻求突破性增长的公司或是创业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帮助。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