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4日    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 哈佛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40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商业管理,并为很多组织机构提供战略执行方面的咨询。我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听到人们把“领导”和“管理”混为一谈,每一次都快把我逼疯了。

在BBC的一次访谈再次提醒了我,这两个词语依然在被严重混淆。而这样的误解阻碍了对于下列问题的正常讨论:我们该如何建立一家公司,该如何定位一家公司,该如何在21世纪获得成功。

人们经常犯的3个错误

在对于“管理”与“领导”这个问题上,人们经常会犯三个错误:

错误1:交替使用“管理”和“领导”。

这显示他们不了解两者的关键区别,也不了解每个角色扮演的重要职能。  

错误2:当人们说“领导”时,他们指的是组织中最高层的人。

接下来,他们会将组织中最高层的下一级称为“管理阶层”,其余人员则是员工、专家和个人贡献者。这是一个普遍错误。  

错误3:人们通常认为“领导”是一种个性特质,通常是指所谓的魅力。

由于很少有人拥有超凡的魅力,按此逻辑推论,就没人能做好领导了,我们就会陷入越来越多的麻烦中。

在快速变革的世界,人人都需要具备领导力

事实上,管理是一套众所周知的流程,如计划、预算、组织工作、人员配备、绩效考评和解决问题,以促进企业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管理可以帮助你依照承诺,在预算内生产产品和服务,并维持一定的质量。不论组织的规模大小和复杂性高低,这都是非常困难的任务。我们总是低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尤其是当我们不担任高管时。管理是很重要的,但它不是领导。

领导是完全不同的。它与组织的未来息息相关,能够迅速发现、并把握企业的发展机会。领导是关于愿景、人才引进、授权等事项;更为最重要的是,领导要做出有效变革。领导无关个人特质,而是在于行为。在快速变革的世界,无论你身处公司哪个层面,都越来越需要具备领导力。那种认为只有杰出高管才需具备领导力的观点是荒谬的,而且容易导致失败。

“领导”与“管理”发挥不同但必要的功能。我们需要伟大的“管理”,但也同样需要伟大的“领导”。我们要让复杂的组织变得既可靠又高效。无论进行多大规模的变革,我们都需要通过“领导”和“管理”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设定的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必须保证在谈论“领导”时,绝不是在谈论“管理”。否则,当我们需要更多“领导”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更努力地“管理”。要是这样,那么终将有一天,企业会变得“管理”过度而“领导”不足,进而在快速变革的世界中越来越脆弱。

如今,拥有合格领导的企业少之又少。只有认识到“领导”与“管理”之间的真正不同,并清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

本文作者约翰·科特是举世闻名的领导力专家, 33岁成为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是企业领导与变革领域最权威的代言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