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2日    史永翔博客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知不知道自己是谁,能不能把市场竞争的手段和自己的角色定位相符合。
竞争战略的选择,实际上是把整个公司战略拉升到营销策略上面来。那么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策略的选择和制定以后,我们该如何具体去做呢?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市场领先者。说起市场领先者,一般人都会认为肯定是经营的很好的企业。往往这些身处领先地位的老大就喜欢守江山,这是因为盘子大了以后再去做出改变就很困难。而且企业要成为老大,是经过长年积累而来的,企业要想变革,最大的阻力就会首先来源于企业的内部。在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一个市场环境中,很多的企业要改变经营战略,往往最佳的选择方法就是从外面调一个人进来打破原有的平衡。
那么作为市场领先者的老大时,要把市场要进行扩充往往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式,把整个市场容量做大。市场容量一做大,它就是最大的获利者。比方说英特尔,现在的英特尔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商之一,但是它仍然在尽可能的扩充电脑的使用量。英特尔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这样耗用的CPU也会越来越多,最终实现自身的获利目的。第二种方式,身为行业领军企业,可以抢占弱小者的市场,这种方法看似残酷,但更容易去做。第三种方式,是筑牢已有的地盘和领域,让其他进入者无法攻击其核心领域。
但是作为市场领先者,如何让整个市场保持原有的竞争格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当市场领先者走到行业顶峰阶段的时候,往往很痛苦的是它的增长度趋缓,竞争压力倍增。这个时候市场挑战者,就会试图夺取老大的份额。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康师傅的上位。
当年,统一是台湾最大的食品公司。康师傅在台湾原来是不做方便面的,是生产食用油的一家小公司。在1984年的时候,康师傅就来到了北京做食用油,但却一直做不大。当时正值天津开发区有一个3万平方米的厂房,一直租不掉,就以很便宜的价格拿出来卖。这时候,康师傅的老四就提了一箱子钱,花150万买了这么大的一个厂房。
买到之后空了一年半的时间,不知道应该拿来干什么。这个时候有人向康师傅提议去做方便面。当时中国市场每包方便面的价格至少是5元钱,因为那时方便面属于高档的东西。因此康师傅开始经营方便面。而当年统一在大陆市场做方便面却出现了失误。
统一的方便面在台湾吃的最多是公司的白领、上班族,这些人往往要求口味清淡。因此,统一方便面在台湾销售最好的是海鲜面。正是由于在台湾市场上的海鲜面做得比较成功,于是统一就把它推到大陆来了,但却出现了卖不动的情况,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面对的对象出现了不同。在广州、天津的马路上,人们喜欢口味重的牛肉面,因为它长体力,这在当时的中国大陆是一个稀缺的东西。
因此,产品的定位从一开始就要很准确。为谁所用,是与什么功能相匹配的。从这一仗之后,统一在方便面的市场上就从市场的领导者沦落到了市场的跟随者,其市场策略已经发生了改变。从上述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市场挑战者最重要的是集中一个点,通过一点集中力量进而去撕开一个缺口,最忌讳的是全面展开。
那作为市场跟随者是不是就意味着经营不好呢?其实,市场跟随者也很重要,在经营中要坚守你的模仿策略,直到你有能力成为行业第一。比方说,我们都知道松下一直在模仿索尼,我们也看到索尼的技术创新特别多。但是松下从未放弃过模仿,并在模仿中坚守它自身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质量控制,第二个是在重视品质推广的基础上,采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所以模仿策略实际上是在大规模策略上取胜的,你要么创新,在新、奇、特上面取胜;你要么模仿,在品质控制能力和大规模生产管控的能力方面更强。
还有一种企业叫做市场补缺者,市场补缺者的经营关键是取决于你在这个市场上能不能做的很好。拿服务行业来说,很多的企业仅仅是在区域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的,很少有企业能在全国形成连锁经营,这就给同行内的其他企业提供了市场补缺的机会。
企业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那么在市场中的竞争方式也会不一样。我们往往会忽视自己在不同的竞争阶段,同样需要采取不同的竞争方式。
在刚开始阶段,实际上企业要迅速的建立市场定位,也就是要培养出自己的中层客户群,有了这样一类中层客户群,企业就能迅速的滚动到第二个快速增长阶段。
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企业,关键要看企业销售的增长是否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如果很快做到一个平台的话,并在这个平台中的区域市场上做到一定程度,区域市场就会出现瓶颈,或者企业发展缓慢。
这时会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继续投入,就有可能产生过高的销售费用,此时企业要衡量换回来的销售收入是不是值得的。第二个选择是营销手段要改变。在第一个阶段,我们要铺设网点;第二个阶段叫做建立二级网络,第三个是拉扯终端,终端反馈做更系统的事情。这三个阶段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效益。但是有一点,无论哪个阶段都要做好投入和产出的平衡。
在第三个阶段中考验的是企业的组合能力。实际上,在这个阶段考验的是企业的智慧,也就是企业的产品能不能形成梯阶性发展,营销的方式有没有形成阶段性区分,区域市场之间能不能形成互补。
上述讲到的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企业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不同的调整。企业无论是作为市场的领先者、市场的挑战者、市场的跟随者,还是市场的补缺者,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知不知道自己是谁,能否把市场竞争的手段和自己的角色定位相符合。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买复印纸的困惑》
老板叫一员工去买复印纸。员工就去了,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老板大叫,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至少要三摞。员工第二天就去买了三摞复印纸回来。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买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员工过了几天,买了三摞A4的复印纸回来,老板骂道:怎么买了一个星期,才买好?员工回:你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要。一个买复印纸的小事,员工跑了三趟,老板气了三次。老板会摇头叹道,员工执行力太差了!员工心里会说,老板能力欠缺,连个任务都交待不清楚,只会支使下属白忙活!
点评:
行事前一定要做讲清结果,讲清后果,沟通到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史永翔课程
史永翔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