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姜岚昕 《理财周刊》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提起对手,很多人也许马上会想到竞争与攻击。其实并不是这样。在企业的竞争当中,你要有“如何使对手成为帮手”这样的概念。你应该掌握如何用一种非竞争的方法,或者说是超越一般竞争的方法,更有效地取得业绩的增长。

  在了解具体策略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竞争对手进行调研。这就像穿衣服一样,如果第一个扣子扣错了,那么其他的扣子都要扣错,所以最初的一步很重要。

  娃哈哈总裁宗庆后,在一年的时间里,有200多天的时间都在跑市场。他说:“我从来不去研究那些市场调研报告和分析材料以及相关的数据,相反,我要花大量的时间,亲临市场的第一线,去倾听客户的声音,去了解对手产品的运营状况。我很多的决策和感受都来自亲临一线的调查。”

  可见,调查和了解很重要。对手的状况往往决定着我们的一些战略。那么,我们怎样去调查和了解对手呢?我们可以把对手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榜样对手,对于这些榜样对手,我们自身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或是没有很强的优势与之竞争;第二类是与我们旗鼓相当的对手,这一类对手的能力与我们接近,而且彼此资源相当;第三类是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一类对手对你有潜在的威胁,可能会与你争夺市场。

  我们把所有的对手进行分类并罗列出来,随后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要了解其主打产品是什么,主要经营的区域在哪里,目前的价格体系是什么,主要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完成其产品的销售,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推广,并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对他们内部的调研和外部的调研做了一个很好的整合。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像《孙子兵法》所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将是最好状态。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战斗,就完全地了解了对手,就知道该怎样做,从而领先对手,超越他们。所以《孙子兵法》说: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

  什么叫“胜者先胜而后求战”?就是说,首先你对对手有很深入的了解,在还没有作战之前,你就已经非常了解对手是在怎样做了。你从心态上已经稳操胜券啦,称之为“先胜”。与此相反,“败者先战而后求胜”,另一种人会想办法和对手去竞争,想办法去制造一些和对手相撞的、相格斗的场景,然后希望还能够从中获得胜利的结果。通常情况下,其成功的几率很小。

  针对竞争对手的调研,可以分成五个步骤:

  第一,派专人去搜集资料。我们可以计划 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去搜集所有与榜样对手、重点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竞争对手有关的资料,把搜集到的信息集中起来,并紧紧抓住。

  第二,制订搜集信息的措施。我们要明确通过专业人员使用什么样的措施能够搜集到最准确、对我们最有价值、最能够帮助我们制订决策的信息。

  第三,实行数据化。我们对竞争对手的了解要有一个数据化层面上的要求。比如你要了解对方的工资体系是怎样的,即对方的高中低层的薪金体系分别是怎样的。另外,要了解对方运营的主要区域、运作模式、推广策略,这些都要实现数据化。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数据是进行决策时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第四,进行汇总分析。我们要把所有对手的数据汇总起来,分析哪些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便能够避开对方的锋芒。另外,我们还要分析怎样能够借用对方的资源,为我们创造价值。

  第五,寻找应对的策略。我们要做到不与竞争对手的策略相重复。一旦与之重复了,你就只能跟在他后面,这等于是在协助他进行推广,在提升他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第一个提出某个策略的人可能是个天才,第二个提出这个策略的人在别人眼里很可能就是庸才了,而第三个再提出同样策略的人,则很可能被认为是傻瓜。

  我们通过以上五个调研步骤就能找到许多有针对性的、十分有效的数据,做好充分的准备。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