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金在线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品牌不单是广告和金钱堆积起来的,更需要创新的智慧和策略,在一些更贴近观众“眼球”的地方进行品牌攻势,远比单纯的赞助有效

2008年奥运会前,在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竞技场的赞助商竞争中,李宁输给了财雄势大的世界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在阿迪达斯主题为“一起2008,没有不可能”的铺天盖地宣传攻势之下,李宁如何抓住家门口百年难遇的奥运契机?

既然奥运“直通车”不好坐,“曲线救国”也是一种打法,小投入的李宁用创新的手法打了一场漂亮的营销战役。奥运前偏安一隅的本土品牌一跃登上了全球舞台。

“眼球”战略:突破奥运壁垒
2007年1月3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阿迪达斯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李宁公司CEO张志勇,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天员工们抱头痛哭的场景。

但是竞投失利后仅仅2天,李宁便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签订协议,2007和2008年,CCTV奥运频道播出的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出镜时均需身着李宁牌服饰。只要打开奥运频道,李宁的LOGO就会跳入观众的眼帘。央视是国人关注奥运最核心的资讯获取渠道,李宁这一招巧妙的“偷梁换柱”,成功地占领国人乃至世界的眼球。

尽管在奥运前夕,根据奥组委的规定,李宁的LOGO从奥运频道演播室里消失,但是现场记者身上依旧佩带着那显眼的长长“L”,这在奥运期间成为一道夺目的风景。李宁成功跨越奥运知识产权森严的壁垒,独辟蹊径地“接近”北京奥运会。

品牌不单是广告和金钱堆积起来的,更需要创新的智慧和策略。在一些更贴近观众“眼球”的地方进行品牌攻势,远比单纯的赞助有效。

精准赞助:最优宣传效果
2007年11月15日,李宁宣布,斥资3.05亿元收购上海红双喜集团有限公司57.5%的股份。红双喜公司是著名的乒乓球器材制造商,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的合作伙伴,提供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大部分器材。这一招不仅让李宁拓展新的品牌线,也是“曲线接近”北京奥运会的又一妙手。
在阿迪达斯、耐克等对手将赞助重点放在中国代表队身上的时候,李宁针锋相对地赞助了外国代表队。阿根廷男子篮球队、美国乒乓球队、苏丹田径队、坦桑尼亚田径队、西班牙代表团、瑞典代表团,均身披李宁牌战袍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西班牙和瑞典奥运代表团分别以3金3银1铜和3枚银牌的成绩排在奖牌榜13和43位,阿根廷篮球队以及美国国家乒乓球队则是高曝光率和高收视率的项目,而苏丹田径队和坦桑尼亚田径队在赛场上表现突出,显示了李宁眼光独到。
对国内运动员,李宁利用有限的营销经费集中力量赞助了体操、射击、乒乓球和跳水四支运动队。这四支中国“梦之队”奥运会上拿下27枚金牌,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
眼球战略让世人能否看到李宁的品牌,但要能够顺利地买到李宁的商品,需要有效的品牌宣传与渠道配合。所以李宁规划,把2007年和2008年两年收入的16%~18%用于包括整个奥运战略在内的品牌建设,并斥资在北京奥运村周围开旗舰店,青岛、天津、秦皇岛等其他奥运城市的旗舰店也同时筹备。

圣火点燃:一切皆有可能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李宁的奥运营销点上了最后一把火。当李宁飞天点燃奥运圣火之时,阿迪达斯、耐克不得不黯然神伤。
李宁点燃奥运圣火,很少人会觉得这是一次广告宣传,但大家记住的就是李宁品牌。而奥运转播中,每一场赛事的点评,每一次现场连线,我们可以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切皆有可能”。顺其自然的软性宣传就这样让李宁为更多消费者所接受。
一项调查显示,在运动服饰行业中,高达37.4%的被调查者认为李宁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而真正的奥运赞助商阿迪达斯的认知率却只有22.8%。新颖的奥运营销策略,令李宁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迅速,在广告营销只提高1.6%的投入之下,收入攀升60.3%至30.6亿元,纯利劲升68.3%至3.337亿元,非奥运赞助商成为奥运会的大赢家。

品牌不单是广告和金钱堆积起来的,更需要创新的智慧和策略,在一些更贴近观众“眼球”的地方进行品牌攻势,远比单纯的赞助有效

2008年奥运会前,在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竞技场的赞助商竞争中,李宁输给了财雄势大的世界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在阿迪达斯主题为“一起2008,没有不可能”的铺天盖地宣传攻势之下,李宁如何抓住家门口百年难遇的奥运契机?

既然奥运“直通车”不好坐,“曲线救国”也是一种打法,小投入的李宁用创新的手法打了一场漂亮的营销战役。奥运前偏安一隅的本土品牌一跃登上了全球舞台。

“眼球”战略:突破奥运壁垒
2007年1月3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阿迪达斯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李宁公司CEO张志勇,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天员工们抱头痛哭的场景。

但是竞投失利后仅仅2天,李宁便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签订协议,2007和2008年,CCTV奥运频道播出的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出镜时均需身着李宁牌服饰。只要打开奥运频道,李宁的LOGO就会跳入观众的眼帘。央视是国人关注奥运最核心的资讯获取渠道,李宁这一招巧妙的“偷梁换柱”,成功地占领国人乃至世界的眼球。

尽管在奥运前夕,根据奥组委的规定,李宁的LOGO从奥运频道演播室里消失,但是现场记者身上依旧佩带着那显眼的长长“L”,这在奥运期间成为一道夺目的风景。李宁成功跨越奥运知识产权森严的壁垒,独辟蹊径地“接近”北京奥运会。

品牌不单是广告和金钱堆积起来的,更需要创新的智慧和策略。在一些更贴近观众“眼球”的地方进行品牌攻势,远比单纯的赞助有效。

精准赞助:最优宣传效果
2007年11月15日,李宁宣布,斥资3.05亿元收购上海红双喜集团有限公司57.5%的股份。红双喜公司是著名的乒乓球器材制造商,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的合作伙伴,提供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大部分器材。这一招不仅让李宁拓展新的品牌线,也是“曲线接近”北京奥运会的又一妙手。
在阿迪达斯、耐克等对手将赞助重点放在中国代表队身上的时候,李宁针锋相对地赞助了外国代表队。阿根廷男子篮球队、美国乒乓球队、苏丹田径队、坦桑尼亚田径队、西班牙代表团、瑞典代表团,均身披李宁牌战袍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西班牙和瑞典奥运代表团分别以3金3银1铜和3枚银牌的成绩排在奖牌榜13和43位,阿根廷篮球队以及美国国家乒乓球队则是高曝光率和高收视率的项目,而苏丹田径队和坦桑尼亚田径队在赛场上表现突出,显示了李宁眼光独到。
对国内运动员,李宁利用有限的营销经费集中力量赞助了体操、射击、乒乓球和跳水四支运动队。这四支中国“梦之队”奥运会上拿下27枚金牌,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
眼球战略让世人能否看到李宁的品牌,但要能够顺利地买到李宁的商品,需要有效的品牌宣传与渠道配合。所以李宁规划,把2007年和2008年两年收入的16%~18%用于包括整个奥运战略在内的品牌建设,并斥资在北京奥运村周围开旗舰店,青岛、天津、秦皇岛等其他奥运城市的旗舰店也同时筹备。

圣火点燃:一切皆有可能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李宁的奥运营销点上了最后一把火。当李宁飞天点燃奥运圣火之时,阿迪达斯、耐克不得不黯然神伤。
李宁点燃奥运圣火,很少人会觉得这是一次广告宣传,但大家记住的就是李宁品牌。而奥运转播中,每一场赛事的点评,每一次现场连线,我们可以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切皆有可能”。顺其自然的软性宣传就这样让李宁为更多消费者所接受。
一项调查显示,在运动服饰行业中,高达37.4%的被调查者认为李宁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而真正的奥运赞助商阿迪达斯的认知率却只有22.8%。新颖的奥运营销策略,令李宁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迅速,在广告营销只提高1.6%的投入之下,收入攀升60.3%至30.6亿元,纯利劲升68.3%至3.337亿元,非奥运赞助商成为奥运会的大赢家。

移动用户发送大写字母“JLR” 到10658000订阅《经理人手机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 四块糖的领导力》
    日前,偶然看到了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又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
  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启示:
  我们过去都说“管理出效益”。这两年,它被另一个更时髦的词,那就是“领导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