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    i黑马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2

  小米的成功是由以下几个决定性的因素决定的:首先是有一个好的产品。不管多少人骂小米,但是小米的产品性价比至少在其价位内是能够做到非常不错的,虽然说比苹果不足,但你不能期望一个价位只有苹果一半的产品性能能超越苹果,不现实。其次,很好的建立起了粉丝族群,挑逗了用户的情感。一个好的产品能挑逗用户情感,并且形成爱恨两个极端,并且有喜欢和不喜欢,就说明产品已经有了情感。最失败的产品是既没有人爱,更没有人恨。一个产品做到有人恨,也说明成功了,所以,如果觉得爱没有,有恨也很不错。第三:一个擅于话题营销的创始人,是能够不需要广告就可以获得大量用户的前提。小米的雷军无疑擅长这一点,至于说售后这些都是必备的了,虽然很多人总结了小米成功的N个理由,但是我觉得情感+产品就够了。因为互联网时代,反倒是渠道和定价都因为互联网的扁平化而变得很灵活,所以产品和情感反而上升的重要的位置。

  但是,并不是每个硬件产品都能做小米这一套的玩法。比如土曼百达的产品和极路由也是这么个玩法。但是他们之所以成不了第二个小米玩法,原因在于如果产品本身并没有能够做到引起情感的范畴,哪怕创始人是一个话题极客也难以嫁接这套营销法则,判断是否能玩小米这套营销法则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1 产品是不是刚需。手机在现阶段一定是刚需,过去我不知道是不是。手机现在甚至被赋予了身份特征的象征意义。一个手机就是一个身份。而路由器并非刚需,至于穿戴设备,还只是高端玩家的爱好,用户还没有带了非他就怎么样的地位。所以,是不是用户的刚需很重要。我经常会想起一个例子,某次黑马哥去听一个泡学讲座,说怎么追女生。其中有一点说千万别追的太猛,先开始建立关系之后要欲擒故纵,就是故意冷落他。但是对于黑马哥这样条件较差的男人,如果用这个策略十分之九会黄掉。原因何在:因为你自身的条件还没有达到那个女人离不开你的地步,所以故意冷落欲擒故纵肯定会黄。这一招给谁用最合适,当然是高富帅就会成功,屌丝们还是一边跪舔去吧。而当你的产品不是刚需的时候,你玩饥渴,玩情感,肯定很难。

  2 第二个维度,有没有足够多的粉丝族群,并且确定是有情感的,数量规模也要够大。

  小米的营销和传统营销的差异在于,传统的营销的用户是想象中的用户,也就是就算再牛的营销人也只能大概猜测说这个用户大概是多大年龄,大概是什么样的,了不起下基层跑市场能看到几个用户。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小米能够看到用户跟帖,评论点评,一个用户的喜怒哀乐都能呈现在你面前,未来大数据时代更加可怕。但是类似于极路由和土曼百达的产品最多只是在社交圈或者朋友圈有了影响力,但是形成了“路粉”和“土粉”了吗,暂时没有。也许未来会有,现阶段没有看到,所以,社区氛围的自组织还没有形成,这也是创始人需要做的工作。

  3 第三个维度产品创造者和用户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是天生的,要求创始人善于讲故事营销,乔布斯固然是一个好产品经理,但他更是一个好sales,所以,他能够讲出一个好故事,以他为一个中心节点,用户把对产品喜爱的标签和对于他的情感寄托在一人的身上,甚至内心认知就是好产品=乔布斯,这是因为他个人的强大人格魅力,让他成为自组织中的节点,或者说是传播学的引爆点,而雷军和黄章本身的人格魅力,让他们充当了乔布斯的作用,但是在其他硬件身上还需要有会讲故事的人。

  总而言之,这一套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实用,但我相信极路由和土曼百达的创始人是有这学习能力的,所以,应该能深刻的理解这一套逻辑,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在于用户的需求和产品,否则,其他的再多噱头都只是镜中水月,反过来不光练不成九阳神功,反而成了七伤拳。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