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著作《合伙人制度》作者,主导多家企业的IPO上市工作 《合伙人制度》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2年03月23日    郑指梁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企业一般是先有组织架构后有部门再有岗位,但大部分管理教科书忽略了对部门职责的分析。部门职责决定了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如下图所示:


  图1:部门由4个不相兼容的岗位构成。这是部门职责设置的理想状态,岗位之间没有交叉重叠与空白地方,各岗位各司其职。这种模式不适合快速发展的企业,因为这一阶段一人多岗、一人兼岗的现象很普遍。

  图2:部门由4个岗位构成,其中岗位1与岗位2某些职责交叉;岗位3与岗位4职责独立。我们可以看到,部门职责内存在很多空白之处,这就是岗位冲突的根源,即不知道空白职责是属于哪个岗位的。所以,员工只会做岗位说明书规定的职责,而对于部门内跨岗位的模糊地带(如岗位3与岗位4),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视而不见。

  图3: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叠,例如对仓库管理,财务部与生产部都有管理的权限,部门之间管理边际的界定就是一个难点,类似于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5个部门管着,不出事才怪呢。而部门之间冲突最糟糕的是,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冲突,美国管理大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Y理论的提出者)在他的著作《企业的人性面》中,用两个章节篇幅专门讨论了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他认为若两个部门职责描述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话,那么这两个部门高度协作,会产生这样的良性关系:专家与客户。

  图1与图2因岗位职责而引发的冲突,由部门长协调解决即可。图3则不同,属于跨部门沟通,相对来说会花费更多的沟通成本和时间代价,是企业很多的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这尤其值得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因此,这也是企业组织架构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理论依据。

  那么,它们三个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认为,企业发展会有一个由“混沌到清晰再到混沌”的循环进化过程。同理,图3会向图2转化,最终图2会进化成图1的模式。岗位职责的大小是随业务发展而变化的,在互联网以客户和价值为导向的时代,传统的以责定岗、职责清晰的做法(如图1)又被模糊定岗、职责整合的做法所取代(如图2和图3)。这如同PDCA循环,如此反复。

  我不由想起,得道高僧青原惟信禅师说过这样的话:“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其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有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也不禁感慨,HR的职业发展阶段不也是这样吗?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敌人与朋友》
  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营销启示:朋友和敌人是相对的,如果一个敌人变成了朋友,不正是少了一个敌人吗?在销售市场上,竞争对手是相对的,如果相互之间通过联盟共同开拓市场,对于企业来说不但节省了大量的销售成本,而且市场空间会更广阔。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郑指梁课程
郑指梁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