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书法大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国学智慧》、《礼乐文化与品位人生》、《道、礼与五经》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19-11-25 16:59:24       
提供专业的内训方案,通过专家面授辅导、教材学习、学想讲用转换,实例分析等完善的教学管理和教育培训形式,使受训学员体会知识点和案例结合的学习方法,不仅学习了知识,掌握了信息,更能激发潜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的培训效果。咨询电话:010-62797895 周老师
——孔子智慧与国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构成
张辛
引言
1、由“德”、“赛”二先生谈起
——五四以来引进德先生、赛先生,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只有二先生是不够的,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孔子:“君子不器。”黑格尔:“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好像是没有祭坛的神庙。”没有形而上学本体论,没有“神”,没有全社会的共同认知中心,没有宗教情怀,没有精神支柱,没有精神家园,没有精神文明,就只能是平庸的,就没有发展绵延的动力,就不可能真正强大,就必然失去民族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命脉。
2、说“神”、“物”和“心”
——“神”是人类社会的起点,是人和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神”帮助人类度过了其最愚昧、最危险、最无助,同时也是最漫长的历史时期;“神”是人类此一时期,即人类浑沌时期及文明初期的主宰;轴心时期之后,“神”仍然是人类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超然的存在,是使人敬畏的存在,是一种监督和制控的的力量。然而,对于人类而言,“神”毕竟是生命之外者,而只指向灵魂,故必有其先天缺陷:出世。因此人类不能唯“神”。否则必然理性丧失,导致宗教迷狂,发生社会危机。果不其然,中世纪的黑暗终于降临。
——“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科学指向“物”,它可以使人生活得日益方便和舒适,人类离不开“物”。因此中世纪大危机之后,人类自觉不自觉地走向神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物”的世界。于是工业革命爆发了,科学发育了,物质文明大发展了。然而“物”同样属于人生命之外者,而只服务于人的身体,人对于“物”的需求是有限的。庄子:“鹪鹩栖林不过一枝,鼹鼠饮何不过满腹。”爱因斯坦:科学只能服务,不能领导;因为“科学不能使人性得以完善”(康德语)。因此不能唯“物”。只重物理,忽略人道是危险的,同样会导致社会危机。于是一战、二战爆发了,于是人类之“物化”日以严重,科技和资本的发展日以超出人类及其社会组织驾驭能力之外,已几近失控。于是国际有识和思想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中国文化,投向孔子;于是1988年10月28日,诺贝尔奖得主们达成巴黎共识:“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应到2530年前汲取孔子智慧”。于是2009年10月28日美国43个众议员向美国国会提交一个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050年。
——“心”是内在的,是人生命的主宰;从“心”到“心”,才形成社会,“心”、“心”相连才构成人类大生命,才展开人类历史;然而“心”不能独立存在,必存在于身体(腔子)之内,而身体存活不能离开“物”;“心”需要安顿,精神要有依托,于是不能离开“神”。因此人类又不能唯“心”。心是人类自己的主宰者,只有自己主宰自己才是最大的理性,才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这是孔子所开辟的人类社会“神”、“物”二路之外的第三条,也是最中正的路向,是应然世界,是真正属于人类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唯心的世界,而是神、物、心三位一体,以心为主宰的世界。这就是孔子的智慧,国学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要义。
 道——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
 1、“道”的本义——“所行道也”;“道立斯行”;“道,行之而成”;“由是而之焉谓之道”;既为道,其必有五元素:主动者、起点、根据、途径和归宿。由此五元素,“道”的意义就一步一步充实,一步一步深刻,并一步步抽象和升华,乃至成为形而上者。
2、主动者——人。谁为主动者就是谁之道,天所行即天道,地所行即地道,神所行即神道,鬼所行即鬼道,人所行即人道。中国文化所谓“道”即人道。这就是荀子所说:“道者,仁之隆也。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孔子:“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由此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品格。
3、起点:道乃始、本、根基、由来、往、古、传统等,亦即古来之道,是人文祖先率性行之并引领后代一步步走来之道。“彰往而察来”,“继往开来”,来路决定去路。故子曰“述而不作”,彰显道、传统之重要性。所谓“述”即述“道”。
4、根据:天道。这里充分体现出了孔子的大智慧。孔子由已知推未知,由周公一直推导到五帝之尧,认定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人文祖先。“尧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道始乎情”。故道乃人文祖先基于情率天性而行之者。其情即对天地化育之由衷感恩之情。这一切乃基于一点:农业文明乃靠天吃饭的文明。人道原于天道,
5、何为天道:“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天道即大中之道,即“中正之大道也”。道由之“中”。“建大中,以承天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均由此出”;
6、“极高明而道中庸”。人文祖先所则天而来之道被孔子命名为“中庸之道”。 高明者,上天也。人文祖先则(效法)之而道之以中庸。“中庸之道是孔子的重大发现,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它”(毛泽东语)。中庸之道乃人类社会当行、可行、必行之正道、大道、公道、常道
    ①中庸释义:中,适中。“有鄙夫问于我,有知乎?无知也!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矣”。王夫之说:“盈天下只是个中,更无东南西北,盈目前只是个中,更无前后左右。”宇宙间大到天体小到病毒包括人在内都是个中,都是一个合适,因此我们对待天地万物只能亲和,不能敌对,这就是中国人的根本的世界观:天人合一。庸,以适中的方式做事,故有二义,一是用,二是常。
    ②中庸的标本或典范:上天和祖先
    ③中庸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形态:序与和。二程:“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只此两字,含蓄多少义理”。序即礼的基本精神,和即乐的基本精神。秩序与和谐是天体宇宙运行的大准则。是“事物旋律的秘密”。
7 “大道泛兮,以其终不自以为大,故能成其大”。“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此《中庸》所谓大经即大道,即取法天地之道,即大中之道。中华民族文化即以此为根本生存法则,以此为形而上的本体论。取法大,故能成其大,“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故中华民族乃成为一个与天地同体并生,与万物为一,与大化并行的民族,于是中国文化就成为高明、博厚和悠久的文化,大智而大年的文化,五千年中华文明绵绵而不断。
三、礼——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和表征;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外在准则;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支柱
1、“礼”的本义——“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字本身即包涵“礼”和“乐”两层含义。
2、“礼”之源
A、“礼,报本反始也”;礼尚往来;
B、“礼生于情”;“先王承天之道,以理人之情”;“始于天而成于人”;
C、由“物”而“则”;由“巫”而“史”而儒;礼是“绝地天通”的重大成果,礼是中国文明诞生的标志。
3、“礼”之用
A、“礼者,人道之极也”,“昭明物则,礼也”。“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乃得道、入道、行道的基本保障,乃“不勉而中”“君子思不出其位”的准则或规范。“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孔子)。
B、“礼别异”。礼的基点是分,只有分别开来才能形成秩序,即天人相分,天人秩序才得以建立;人人相分,五伦定位,社会秩序才得以建立;肉体和心灵相分,身心秩序才得以建立。分的目的即明分、得位、知宜。于是有了“礼”的基本要求:各守其分,各安其位,各行其宜
C、“礼本于仁”。“仁,相偶也”,仁是在爱的基础上实现人人(社会)乃至天人、身心之间达到理想状态即和谐的大概念,大准则。这正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国学的核心概念。“仁者爱人”,但爱并非仁的主要内涵:爱属自然,是本能的,人与动物同然,而且失于感性,有等差,有时限,讲占有,可拒绝,故爱只构成人的道德底线。何谓“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仁”的主要内涵是敬。敬则属社会,是人伦的,是理性的,无等差、时限,不可拒绝,和而不争。故子曰:“无敬何以别(犬马)乎?”。敬是处理人人、天人及身心关系的要津。“礼主敬”(《礼记》);《左传》:“敬,德之聚也”,“敬,礼之舆也”; 二程:“人道以敬为本”;朱子:“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敬有二义:一是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际贵在心灵相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D、“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礼的目的即和谐,礼乃实现天人和谐、社会和谐、身心和谐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4、礼乐乃人生大艺术
A、礼乐是中国古典社会两大支柱,不可偏废,“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礼乐的功能与宗教的功能相类:一是涵养理性,安顿人生;二是以人伦组织社会,维持社会秩序。
B、礼乐生活即心的生活,乃“以天赋本能的和谐为基础的生活”,即“顺着自然而生活”,有序的生活,即乐天知命的艺术生活:既不听命于神,也不受制于物,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以自己的心主宰自己:不是到彼岸世界寻找解脱,而是在此岸世界学做圣贤;不是一味追求物质的最大满足,而是尽可能寻求心灵的愉悦,或曰不是因有所得而满足,而是即使无所得亦愉悦。使人超然物我而安和自得,而不是分别物我而唯物是取,唯利是从。
和——“天”之基本形态,社会的理想状态;万物化生的媒介和根据;
1、“和”的本义
A、“和,调也”;“声音相保曰和”;“以他平他谓之和”
B、“阴阳得适谓之和”;“万物各得其所,便是和”;“万物负阴而报阳,中气以为和(老子甲本)
2、“和”的基本精神和意义
A、“天地之气,莫大于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喜怒哀乐所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B、“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和乃各个体间保持自质之和。“物一无文,声一无听,味一无果”。 
C、“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一”即混沌、宇宙,“二”即阴阳或天地,“三”即阴阳之间加和(太极)。阴阳分立,纯阴纯阳没有意义。天地不和无以化育万物,男女不和无以生育后代。“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故万物皆化”;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正然后和调,和调乃能处安”;“和心则行适”;诚于内而和于外
3、“和”的前提和依据
A、由礼而乐,由秩序而和谐
B、“以义分则和,和则一”;“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五、五经——“先王之陈迹”,“大道”、“常道”之所在,中庸之典则
1、经、经学和国学
A、经的本义——“绩也”,本指织布帛之经线。维系简册的丝线为经,于是引申为常,彝则。
B、经与经学、子学和国学——五经者,“先王之陈迹也”,经典是人文祖先早期社会活动的最有价值和意义部分的记录和追述。经学即研究五经之学,就是以五经为其主要学习内容的学问。经学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儒家子学,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学经历灭顶之灾,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因董仲舒而使子学上升为国学。
C、国学的基本构成——五经加诸子。
2、中国经典的产生与经学的确立
A、记忆、神话、传说与文字记载
B、绝地天通与人文觉醒
C、经典创制与孔子删定五经
D、董仲舒与经学(国学)的确立
3、五经的文化意义和基本精神
A、中国经典的文化意义: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精粹所在。“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五经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品格。
B、五经的关系和排序:今文派——诗、书、礼、易、春秋;古文派——易、书、诗、礼、春秋。
4、诸经说略:五经要义
A、《易》——阴阳化生、大道之源与人文渊薮;“群经之首”。知天所为之方(“絜静精微,易教也”)
B、《书》——正言、彞行、“著功”;“政事之纪”(右史之书;“疏通知远,书教也”)
C、《诗》——道志、缘情、和声,“中声之所止”(“温柔敦厚,诗教也”)
D、《礼》(《周礼》、《仪礼》及《礼记》)——社会之纲纪、行为之准则,“礼制节”,(“恭俭庄敬,礼教也”)
   《周礼》:国家典章制度意义的礼,即吉、凶、军、宾、嘉五礼。
   《礼记》:人从生到死的基本礼节,即冠、昏、祭、丧、朝、聘、饗、射八礼。
   《礼记》:《礼记》之传。汉以降上升为经。
E、《春秋》——微言大义,“明其知(智)”、正名分、断是非。(“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附:读五经参考书目
1、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2、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
3、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4、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中华书局,1984,1979。
5、邵懿辰《礼经通论》,上海书店,1980
6、林尹《周礼今注今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7、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
8、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9、周秉钧《尚书易解》,岳麓出版社,1984。
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
五、结语
——中国文化之要义或曰国学的基本精神只是“道”、“礼”、“和”三字。顺天性而行即为道,各行其道即为礼,各得其所即为和;而最终可以归之为一个字:“中”。中华文明之所以绵绵五千年就在于“道”。
——中国文化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中庸观念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当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弘扬中庸精神。
——所谓“国学”的核心构成即五经。五经即中国文化之道、之根基所在,中国文化的所有产品无不是由此而生。
——对于我国而言,二十世纪是救国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才是强国的世纪。“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只有物质文明的发达不是真正的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发达才称得上强。
张辛课程
张辛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内训
推荐课程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