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中人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做企业,时刻要有两手准备,既要谋发展,又要保生存,所不同的仅仅是以哪个为主哪个为辅,哪个是本哪个是末的问题,哪个更急迫,哪个可以稍微缓一缓的问题。

    其实做企业的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预期的调整,以及对于所承受压力都是需要从上级逐渐从决策层到管理层再到执行层,从内部向外部转移与化解的。因此,对于相关内部与外部对于企业反向的期待进行管理,将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企业时刻面临沉重生存的压力,也都怀揣发展的梦想,但这两方面总是会有矛盾与冲突。

    当企业需要树立信心鼓舞士气的时候,需要注重形象并昂起头向前看的,但面对切实的压力的时候,却是需要埋头走路,争取得到相应的利益回报的。

    做企业要习惯于低调的姿态,在公司外部需要低调,避免树大招风,招致没有必要的麻烦;在公司内部更需要低调,以降低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性,从而坚定地树立跟企业同风雨共患难的心态。而避免让员工跟企业锱铢必较,总是在衡量比较之下,轻易地就做出背叛企业的事情。

    让我们感觉遗憾的事实是:即使制定再严格的价格机制,都会留下降价空间,而员工往往倾向于把价格一降到底,代表客户向企业施压,以达到向客户证明自己好说话,并通过让利尽量留住客户的作用。相反,当客户有什么附加需求,或者是看到竞争对手有哪些方面的让步比本公司的大,往往会忙不迭地也竞争上去。

    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都需要设立一种原则,那就是团体利益高于一切。也只有把团体利益置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之上,才能加快员工的成长与成熟的速度。没有忧患意识的员工是难以堪当大任的,只有员工先从月光族之中走出来,然后才能有忧患意识。

    做企业,首要的是跟外部达成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因为外边很寒冷,很残酷,来不得丝毫的情感与冲动。即使是面对内部,都需要保持相对的理性。

    你需要跟下属以及团队成员保持相对透明化的原则,该让别人知道的,要通过确定的不容置疑的表达,避免发生没有必要的猜疑和迷惑,人对于确定的困难往往都不是很感觉恐惧,假如在想象空间之中纠结,会越来越强化自己的恐惧与焦虑,那些焦虑和恐慌如同蚕茧一般把自己牢牢控制住,让自己窒息。

    高层为了避免负面因素扩散与蔓延,对于自身信息的保密工作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商业机密的泄漏往往也会让企业猝死。不同级别的人员会有不同的职权范围。企业内部的团队,承担不同的责任,对于同一个信息会有不同角度的解读,企业要做到把所有负面消息都防患于未然,更重要的是掌握信息发布的统一性。

    低调是企业最为关键的自我保护,至少在寻找投资人,在回收股权的时候,在对外采购议价的时候,在应对来自各方不切实际的要求的时候。低调策略能让自己生存得更稳健一些,并得到相应的资源积累,并积累下应对寒冬的粮草。

    虽然未必需要过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但至少我们需要有一种团队的忧患意识,需要能把企业的安危置于自身的利益之上。需要树立一些典范性的员工,以精神上树立成为标杆与表率,并适当时候进行物质奖励。
 

    一个企业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与逻辑为主导,对什么样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什么样的人创造更广阔的晋升空间,这是由企业制度导向来决定的。

    缺乏忧患意识的企业随时有可能猝死,而所谓忧患意识是由公司每个员工时刻的行为来构成的。虽然员工是企业的生命线,但企业也是员工赖以取得稳定收入所依托的基础。谁对谁的心理依赖性更强,确实是个很微妙的事情。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