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薛俊民 销售与市场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每年的春节前后,张伟都要忙得嗓子冒烟。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特别是对于自己的行业,元月份的业绩基本会指导全年的动态。张伟在11月份就筹划元月份的事情,有一些重点工作方向:
    1消费者节日需求急剧扩大而奶源供应却处于一年中的淡季,无货可卖,谁能协调来货谁就能完成任务;
    2忙了一年只有这个月才能拿到理直气壮的奖金,而且不菲,下属可以高高兴兴过个年,为此需要不断与业务人员和客户沟通,掌控进度;
    3为了明年的计划,需要说服客户调整产品品项,利用旺季带动弱势品项的销售
    4及时了解竞品M和Y的供货情况,要利用特殊时间段蚕食对方市场份额,使双方市场力量对比出现短暂平衡,提升市场人气;
    5在市场费用问题上做点文章,为全年销售管理工作开个好头。
    张伟所在的企业在区域市场开拓上步履艰难,没有广告投入,没有成体系的市场推广方案,甚至企业开拓区域市场是因为“应该用进攻来防守即得区域市场利益”这一单纯观点来支持。大部分工作需要贴地进行,在与竞品肉搏的过程中,张伟总是感觉到缺少资源,只有在旺季或节庆日来临时,由于几家竞品企业对目标市场的关注程度有区别,张伟才能松一口气,趁机夺取一些阵地。
    针对以春节开始拉动的这一轮业绩涨势,张伟在05年12月初开了一次区域经理的专题会,结合过去两年的实际销售情况和06年目标任务,明确了一些工作具体内容:

    一是业绩翻番,06年元月业绩从目前的月均100万提升到200万元以上,根据去年的经验,应该轻松完成,瓶颈点是产销协调,指定专人负责跟踪发货环节;
    二是根据行业特点,让每家代理客户提前15天按约定任务量打款回公司,让公司按客户的预估销售计划(精确到每一天的要货,考虑到物流原因节前货量要充足,谁大年初给送货呀?)和汇款额足量组织生产及物流计划 ;
    三是对市场费用的投入计划,张伟知道自己区域一直在公司给与的费用控制点上挣扎,如果能利用旺季销售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元月份减少10个点的费用投入,那么06年全年费用控制会心里有谱。按完成保底200万算,10个点就可以省下20万的费用,这笔费用可以占到全年任务2000万的1%,不是个小数目!于是他让个区域经理拿出节省10个点的费用计划。经过各区域经理与重点客户的沟通,客户普遍认为,公司全年投入力度有目共睹,只要在供货上能保证,愿意自投人力、财力、物流车辆等全面配合区域经理做好下线工作,最起码销量的增长可以保证利润的获取。张伟实际对此心里有数,就像几年前自己做啤酒业务一样,旺季来了有酒就是钱,经销商没有多少资本可以和厂家谈判。就这样定了!
    四是做好预案以应付突发事件,如果主力销售品项无法保证供应,替代品是哪个品项,客户是否接受,就这个问题个区域经理讨论了半个小时,又与主要客户沟通后达成了共识,也将此预案报备了公司,取得认可。
    对这个部分,张伟有自己的考虑,他说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分析“旺季销售”形成的原因:特殊季节对特定产品的需求,夏天的冷饮和饮料、空调等,冬天的保暖内衣,节庆日的服装、健康食品、保健品和牛奶,情人节前后的巧克力;黄金周集中消费造成供求紧张;时令消费品造成供应方供应不足,增加产能的风险远大于经济效益的取得,例如饮料企业首先应该考虑清楚淡季的费用如何消化(所以众多的饮料企业大力开发果汁、功能饮料这种四季皆宜的品类);传统的中国节庆送礼文化,“送礼送健康”,在西部地区牛奶无疑是合适的选择。
    张伟想起几年前自己负责康师傅饮料销售时旺季“产品品项搭配出货”的规定,销售品项平衡无疑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但对于客户来讲,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产品及资金的周转,这种矛盾需要业务人员影响客户作决定。新产品是企业的未来,是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但对于既得利益的老客户来讲并不买账。张伟慎重告诉各区域经理,我们是二线品牌,是市场挑战者,很少有机会能够理直气壮要求客户怎么做,旺季是一个机会,请大家从完成2006年任务量的角度出发,审视产品、客户、人员及区域市场的现状,找到能匹配未来目标的各种条件。
    最后,张伟给大家讲述了一个道理,“以弱胜强”的案例有几个典型条件:集中优势攻其弱点;特定时间局部形成优势;积小胜变大胜,消灭有生力量;“田忌赛马”,发挥团队组合优势;后备资源充足,时间换空间。首先定性,我们是弱者,但在接下来的这一段上涨行情里我们可以做成许多事情,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执行到位,发挥好我们主场作战的诸多优势,打一个翻身仗不成问题。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张伟在旺季来临前所做的工作,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他都有了较充分的准备,而且能够结合行业特点拿出一些针对性的办法,可以想象,他会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事实证明,张伟元月份销售完成235万,八个区域中有三个地区销售量占到了市场份额的首位。另外,由于有针对性计划 了06年需要重点突破的两个市场的及时供货,这两个市场销售量在06第一季度较上年增长了300%。
    关于市场费用的使用更是让人宽慰,节约了13个点(原因来源于两点:物流由于有准确的销售计划,货量大,业务开展时间充足,节省了一个点;通路促销搭赠力度的减少使得物流费用又节省了两个点。),预料之外的3个点费用节支使张伟对市场费用的掌控有了新的发现和方法,他暗下决心要加强销售管理,重新调整区域市场费用使用的方向。
    对元月份任务完成的情况,张伟的团队成员充满了自豪,不但是他们经济上获得了利益,而且在完成这一特定目标过程中取得了互信,增强了凝聚力。
    对于品项销售平衡问题,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张伟的旁敲侧击下,各区域经理回驻地后都找客户谈了一次话,向客户重申完成06年的销售目标的重要性,需要多少资金,多少人,多少车辆,多少渠道,多少产品,多少终端店,多少重点店等等才能与公司的要求匹配,客户预感到公司有大动作,基本上把出货计划 的事全盘交给了区域经理,各区域在出货品项平衡上取得了显著的变化,区域15家代理客户经常出货品项在15个单品(公司适合区域销售的单品共23个)以上的客户由前期的2家上升到10家,有2家客户由于运距在1000公里以上,经营产品品项也突破了10种,区域市场业绩抗风险能力得到部分改善,针对竞品的品项促销方案有了反击的回旋余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张伟在旺季开始时所做的工作都在区域市场06年的整体方案范围内,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如果不从销售管理上下功夫,随着销量的增长费用也在增长,或者说是费用加大才取得了业绩增长的虚假繁荣,这样的增长缺乏原动力,肯定是昙花一现。在旺季来到时,区域市场的管理者,要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的脉搏,对市场、消费者心理、竞争情况等要有充分的分析、诊断并给出执行性强的方案细则,结合总部的资源匹配,旺季的机会才不会溜走。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