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9日    中欧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这篇文章是我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镇写的。在来这儿的几天里,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创业者,或者说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到底该如何处理工作和休息的关系?

  我创业的一个原因就是要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同时更多地提高自己的效率,所以我发觉自己并不适合那种“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如果你也在创业公司或者有志于创业,我想你能懂我的意思。事实也的确如此,创业以来,我发现我能做的事更多了。

  但外界可能会把这种效率的提升归因到某种对创业公司的陈见,比如创业者都是一群每天工作18小时的狂人。我觉得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时间重要还是精力重要?

  在过去的一年,我慢慢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每天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某种程度真正决定我工作效率的是我在那个当下所做的事和我整个人的状态。精力在这其中扮演着比时间更重要的角色。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全力以赴——高效能人士的精力管理手册》(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

  “保持高绩效的关键是学会如何管理精力,而不是时间。任何能让我们产生不适的压力都有可能最终提升个人能力,不管是从身体上、情绪上还是精神上,只要保证有充足的后续恢复。”

  这是一个思路的转变,即从管理时间到管理精力,我开始试着把这种理念带入到我的创业实践中去。

  在工作和生活中实验

  其实此前我试过很多种方式从自己身上“榨取”最大的生产力。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工作很久,久到早就超过了我的精力极限,这个习惯是我大学时期因为应付各种“截止期限”(deadline)养成的。

  我的一大弱点是习惯高估自己在一段时间的工作效率,以为自己能做完ABCD这么多事,其实差得很远,所以经常会把自己搞到精力不佳。直到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这么一句话才恍然大悟:

  “为了完成额外的那点工作而选择不休息,这让我的精力、创造力和心态彻底摧毁。”

  创业公司本身已经够杂乱无章的,真的有必要让自己也陷入到同样的状态吗?我最近在尝试让自己每天多睡一点,同时保持有规律的运动;而且,现在的我只要觉得过了自己精力的峰值,就停止工作。我越来越觉得学会让自己“暂停”和“抽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从你的工作抽离出来

  对于创业者来说,维持恰当的抽离感或许是运营一家初创公司最大的挑战之一。创业后你会发现,不管你在做什么,想得最多的始终是你的创业公司。这种想法其实特别影响你的效率,因为你本人的精力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而创业本身需要的是旺盛的精力。前文提过的那本书里有一句说得再好不过了:

  “那些过着最充实、最快乐、最高效日子的一定是知道如何全情投入当下难题,但也知道间歇性地抽离出来让身心得到修复的人。”

  书里面提到了一个让我们训练抽离感的方式——创造仪式。我的仪式是晚上出去散一小会儿步,回来的时候直接上床读一本小说。这让我很好地从白天的工作中抽离出来,获得足够的休息,接着迎接让人激动的明天。

  能来这个小镇待一段日子实在太棒了,因为我有机会尝试减少一点工作时间,让海边漫步、打打乒乓球、游泳成为工作的点缀。很多人会质疑在这种环境我怎么可能还能干得了正事,但我自己慢慢发现,当你找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平衡点后,你的感觉一定是最好的。

  你想过你的精力是如何影响你的效率的吗?你有没有在平衡你的工作和生活之间做些试验?我很乐意听听你们的想法。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