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杠杆反映
销售量与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关系,衡量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
1、息税前利润与盈亏平衡分析
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量Q(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V)-固定成本F
=销售量Q×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F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当息税前利润=0时, 
超过盈亏平衡点以上的额外销售量,使利润增加;销售量跌到盈亏平衡点以下时,亏损将增加。
2、经营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比。

式中:DOL—经营杠杆系数;
ΔEBIT—息前税前利润变动额;
EBIT—变动前息前税前利润;
ΔQ—销售变动量;
Q—变动前销售量。
为了便于应用,当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产品单价不变时:
S—销售额;
VC—变动成本总额
EBIT0=(P-V)×Q0-F (1)
EBIT1=(P-V)×Q1-F (2)
(2)-(1)
ΔEBIT=(P-V)×(Q1 -Q0)= (P-V)×ΔQ
ΔEBIT/ EBIT0=[(P-V)*ΔQ]/[(P-V)×Q0-F]
代入经营杠杆系数的公式,可得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