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春节前后,地产行业却始终弥漫着一种紧张焦虑的气氛,这来自于行业“带头大哥”万科的一系列交流活动,从郁亮一路拜访阿里、腾讯、海尔和小米,到马佳佳'90后不买房'的演讲,再到亚布力论坛上冯仑明确提出“房地产正被互联网颠覆”,在移动互联网的潮涌下,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所有传统行业都严重地失去了安全感,集体患上了焦虑症。

        分析下来,地产行业的焦虑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来自于市场面。首先是从长期趋势而言,大家意识到住宅市场存在行业天花板,行业领先企业如万科必须提前布局,从专业化住宅开发商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其次从中短期市场而言,中国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系列改革推进中,行业环境更加复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不确定性增大,也让部分企业感到彷徨。

        第二个方面,来自于互联网技术变革可能引发的行业格局颠覆。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是如何在传媒、娱乐、零售、IT、金融等传统行业势如破竹攻城掠地。这种力量让人惊喜,亦让人恐惧。TOP房企希望借此力量转型领跑,后面梯队的部分企业则存在投机心理,期望站到"风口"前,摆脱一个个项目循环开发逐步积累沉淀的传统发展模式,一飞冲天。

        我的观点:行业的焦虑有其道理存在,行业的转型与创新十分必要。但万科举动背后是两千亿之后转型的学习探索,从积极的角度是企业未雨绸缪,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到万科经常的”言行不一”(一边说楼市风险,一边拼命拿地;一边说拒绝暴利,一边总在卖板块最高价),所以其他房企对此没必要过于夸大、盲目焦虑,更不能因此而浮躁。

        对于第一种焦虑,我在《研究者预警风险,营销人发掘机遇》一文中有所阐述,我始终认为中国房地产在中长期内仍然处于上升通道,这里不再赘述。至于说到"90后不买房",我认为确实需要关注客户年轻化带来的消费观念以及媒体习惯的变化,并积极进行产品与营销创新;但"努力奋斗、追求物质财富为主的成功"则是恒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流社会法则,以家庭为中心的的关系结构则是中国人千年不易的社会习惯,我不认为中国房产消费的文化根源会发生动摇。

        这里我想重点与大家分享我对于互联网革命之于房地产的看法。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技术的手段,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互联网首先干掉的是信息中介行业如传统媒体,其次是零售,然后是金融,最后是对所有传统行业进行改造,通过重塑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来重构交易和生产价值链,进而重新定义品牌。总结起来,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变革有两种:对于信息中介部分而言,是做“减法”,即直接去除掉一些雍余环节,比如减少中间渠道,例如媒体、金融和贸易;而对于实体产业部分而言,是做“乘法”,即更有效地人与物联结方式、无边界的资源整合,提高生产与流通的效率,扩大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互联网之于房地产这种一种基于土地的不动产,主要是做“乘法”,一定是改造与提升,而不是做“减法”式的革命。这种“乘法”会体现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融资金融创新、客户互动传播、智能工厂化施工、智能家居应用、社区增值服务等各个方面。

        我想强调是的,如果我们把房地产的互联网应用定义为“乘法”的话,那么最终的乘积既取决于"乘数系数"即模式创新,也取决于被乘的基数,这个基数就是房地产业务的规模。正因为万科等龙头企业已经有了规模,有了足够多的开发体量和客户基础,一定要会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追求乘数系数,以保持持续领先地位。而对于一些规模还不大的企业,你就开发那么几个楼盘,手里就那么几张牌,一个小石子用再大力气也不能在水面激起大的漪涟。简单来说,有规模不一定赢;但没有规模,一定赢不了。

        所以,面对新市场和新技术的变化,我们一方面仰望星空,进行各种创新探索,另一方面更要脚踏实地、快马加鞭的做好拿地开发与销售,继续做大规模,扩大基数。别忘了,眼下市场结构性分化,正是优秀企业抢夺市场、扩大份额的绝佳战机哦!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习惯》
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