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尚阳 全球品牌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最近经常听到一些经销商说,做大品牌的经销商真难啊!近年来被不断大幅度增长的销售任务压得喘不气来,有些经销商因为顶不住压力,被迫放弃。他们表示,销售任务的年递增率是不符合市场实际需求增量的,是市场所不能消化的,压货的情况大量出现。面对大企业和强势品牌,经销商基本没有话语权,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小,只能被动的接受。经销商们感到越来越重的任务令人不堪重负,有话无处说,只能向他们信赖的媒体诉说,希望有人站出来说说话。这些大品牌的强势公司有蒙牛、汇源、农夫、娃哈哈等。

  这里就引申出一些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诸如:

  一、企业发展需要上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但是什么样的销售计划才是合理的?

  1、庸俗的“唯量论”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吗?

  2、经销商胃的撑到什么程度,既可撑大,又不会撑破?

  3、除了强压销售任务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销量?如何寻求科学的“上量论”?什么是最佳的边际效益?

  经销商面对强势企业的超重任务?如何才能提高沟通能力和话语权?

  1、如何才能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科学的市场容量分析是关键。

  2、怎样才能确保超重销售任务的顺利完成?计算出与任务相匹配的费用投入很重要。

  3、用事实说话,砸价、抛货,能收拾的小乱,未尝不是一贴清醒剂。

  企业制定年度销售计划的合理性

  企业给经销商压销售任务的基本原因不外乎来自二方面的考虑:一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不进则退,所以追求速度与规模,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几乎成了企业压倒一切的第一目标。二是这些所需增长的销售目标,由谁来完成呢?当然是通过销售计划任务的分解落实到区域市场,由销售经理和经销商去完成。而区域市场的空间还很大,经销商往往还没有做足。但是问题出在:企业的销售目标计划是否是通过全面、客观、理性、系统思考之后所制定的科学、可实施的目标?

  1、庸俗的“唯量论”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吗?

  中国企业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简单的追求销量和规模几乎已经成了惯性。销售就是要凭数字说话,销量是衡量业绩的第一标准,简单的“唯量论”是中国大多数企业营销的基本观念。但是今天中国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依然以“唯量论”来衡量一切,已经行不通了。你以自己的主观设想(唯心观)来追求销量,市场就一定能按你的意志实现吗?即使一时实现了你的销量目标,你能确保它可持续发展吗?销量指标的实现能涵盖或等于市场基础、品牌、渠道、价格体系、利润等指标都实现了吗?仅完成一时的销量指标是企业发展的唯一追求吗?企业的发展需要综合、均衡实力的提升,做大不如做强,做快不如做久。笔者认为:简单追求销量的观念是“庸俗的唯量论”。它犯了哲学称之谓“路径信赖”的错误。

  2、经销商胃的撑到什么程度,既可撑大,又不会撑破?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大跃进时期的豪言壮语,现在说来大家都会觉得好笑话,不会更有谁把它当作真正的工作方针去实施了。但是切换到市场经济、企业竞争的今天,用在销售计划、任务指标上,人们往往又热衷于它。在营销理论上笔者曾提出“经销商的胃是可以撑大的”工具,通过压库可以挖掘经销商的潜能,扩大市场的份额。但是靠简单的压库,不断的压库,没有限量的压库,真的就可以把经销商的胃给撑大,将市场的份额无限的扩大吗?这是不可能的!胃是有极限的,撑过了会撑出胃病来的,甚至还会被撑破。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撑到什么程度是最适合?这就是需要企业和经销商去思考的问题!

  3、除了强压销售任务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销量?如何寻求科学的“上量论”? 什么是最佳的边际效益?

  营销人流行一句话“跳起来摘苹果”。不跳就能摘到苹果,会养懒;使出吃奶的力跳起来也摘不到苹果,会选择放弃,让苹果烂在树吧!企业既不能不求增长,又不能把销量指标定的过高,当我们处于两难选择时怎么办?方法最简单,做起来不容易:首先是放弃“庸俗的唯量论”,这有二层意思,其一不要仅看销量一个指标,其二更重要的是不要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盲目的定指标,而是要对市场实际容量、竞争态势、市场基础、产品及价格结构、市场推广投入、经销商及渠道、终端能力等要素进行全面、客观、理性、系统的分析可行性之后,再来定指标。而这个指标恰好是“跳起来能得到摘苹果”。

  此外,重点应该在现有的市场格局之外考虑增长点。具体思路和方法有很多,诸如:通过第二套预算,培育新的战略增长点;开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在老市场开发新渠道;在老渠道开发系列新产品;扩大消费者群;增加新功能等等。

  什么是企业最佳的边际效益?销量高不一定效益好,效率没有效益重要。企业需要认真算好这本账,做统筹的战略规划,而不能一味追求销量。  

  经销商如何面对强势企业的超重任务?

  这个问题经销商要从二方面去考虑,其一,自己如何进步,尽可能转压力为动力,借助企业对销售任务的增长指标,进一步提升团队业务能力、扩建分销渠道、拓展市场;其二,若确属不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销售任务,企业强压怎么办?如何才能提高与企业的沟通能力和话语权?这里提供三种博弈的思路和技巧供参考。

  1、如何才能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科学的市场容量分析是关键。

  本文所探讨关键问题在于销售任务指标是否科学、合理?任务是否过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科学的市场容量分析是关键。这个命题本应由企业来完成,但是经销商均认为企业的任务指标下的不合理,笔者认为部分企业确有这种情况,怎么办?只有把准绳找到了才能促成双方的共识。如果企业没做好这项工作,经销商为了自己,也为了共同的市场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起这个责任。客观的调查统计一下市场的总容量,有多少替代品,有多少竞争者,企业的能力是多少,经销商有多大能力。理论上的笼统数字是没有用的,天下的钱不可能由你一个人去赚,你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饭。用数字说话,靠能力吃饭。有了科学的市场分析就有了话语权,虽然是强势的企业也不是个个都蛮横不讲理的。

  2、怎样才能确保超重销售任务的顺利完成?计算出与任务相匹配的费用投入很重要。

  如果你的数据分析不科学、没有说服力,只能怪你自己无能,如果你的市场分析是客观正确的,但企业一时听不进去,怎么办?这时你可以用第二招,你要我增长销售任务指标50%,其中20%是应该的、是能力范围之内的,没问题我应该坚决承担,决不推辞,可那30%必须通过超常的投入和共同的努力才能达成,那么你企业是否非要那销量?符合你的边际效益或战略需要吗?如果是!我愿意全力以赴配合,请给予与任务相匹配的费用投入吧!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个道理大家多懂,关键是你的计算要准确,而不是简单的要价。

  3、用事实说话,砸价、抛货,能收拾的小乱,未尝不是一贴清醒剂。

  如果还是谈不通,只能用事实说话了,这是第三招,不得已的招。因为被迫接受了不切合市场实际的超重任务,大量压库现象是必然的,怎么办?原因是谁造成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道理很明白,因为经销商是弱势者,没有办法。但是没有的办法还是有的,那你就顺其自然的抛货、砸价吧!让市场乱,用事实去教育那些蛮横不讲理的强势企业,让他们明白欲速则不达所造成的市场恶果。但是不要做过火了,要控制好程度,能收能放,是一种能收拾的小乱,这未尝不是一贴清醒剂。这就像国共合作时的边打边谈,战地上的胜利目的是为了增加在谈判桌上的筹码,最终目的是为了厂商的真诚合作获取市场的共赢。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 四块糖的领导力》
    日前,偶然看到了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又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
  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启示:
  我们过去都说“管理出效益”。这两年,它被另一个更时髦的词,那就是“领导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