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宝山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工业大数据》《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3年10月24日    郭朝晖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最近修改课件时突然感到一阵迷茫。下面把最近几天的思考梳理了一下。

我讲创新课时,经常给学员介绍一种现象:新技术往往会像多米乐骨牌一样:一个技术产生后会产生新的机会,推动另一个技术的产生。而新技术不仅会影响人的工作方式,还会影响企业的业务流程、商业模式,乃至影响国家和社会。我讲这个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学会发现并抓住新技术产生的机会。

下面是我经常讲到的两个段子:

千分尺的发明,提升了测量精度;测量精度的提升,提升了机床的加工精度;机床加工精度的提升,促进了内燃机的产生;内燃机的产生,促成了汽车的发明。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智能手机的问世;智能手机的产生,促进了网上支付;网上支付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出门就很少带钞票了;带钞票的人少了,小偷就不易偷到钱;小偷不容易偷到钱,街头的小偷就少了。

理解这些道理,是为了便于发现创新的机会。我把这些想法归结为:创新是条件(需求)驱动的。于是,创新的关键是要学会抓住机会,而不是过度执迷于技术本身。不要以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一定善于创新。

12年前,我把这些观点写在《管中窥道:技术创新的观念与方法》中。最近发现,我的这个观点与《自下而上》一致。所谓伟大的发明家,其实只是抓住机会的人。如果机会成熟了,重要的人技术总归会出现。伟大发明家的作用,只是把这个进程加快了。

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发现机会。我对机会的理解是:利用前人没有的条件,做成前人没有做成的事情。用通俗的话讲:别人把困难的、基础性的东西做好后,自己做简单的、有价值的应用工作。换个角度看:真正抓住机会时,做事往往不难;抓不住机会时,花费很大的力气都做不成。创新的智慧之一就是顺势而为,不能太自负。

这种现象不是仅仅针对数字化技术,但数字化技术的表现却更加强烈。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直接涉及到多个层次:设备、车间、企业、产业链、国家与社会。在这些层面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这些层面上同时而不是渐次展开。我们可以从控制论的角度理解这种现象:控制论是针对系统的优化或控制,而设备、车间、企业、产业链、国家与社会都可以看成系统。

前几天,我突然意识到:针对数字化技术,我居然没有单独地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谈数字化技术时,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大道理。比如,“算法和算力促进了智能化的发展”。大道理讲得都是对的。但遗憾的是:大道理往往无助于我们发现机会。大道理就像一条康庄大道,人们都很容易看到;而现实中的机会就像一条细细的裂缝,并不容易看到,只是后来越走越宽。事实上,大家都容易看到的”机会”往往就不是机会了。

大道理的真正作用,是帮助我们结构化自己的知识、让知识更加系统、容易学习,而未必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下面,我们用控制论的逻辑(大道理)来分析数字化机会的来源:

我认为,数字化的实质就是让机器更多地参与决策。计算机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基础技术条件差的时候,潜力无法有效释放。我用控制论的思想,解释潜力释放。

我把控制论的逻辑理解为信息感知、决策和执行的统一。信息能够送过来,才有决策的机会。互联网和物联网提升了感知能力,增加了计算机参与决策的机会。算力和算法(包括数据存储能力)的提高,消除了决策或计算中的许多瓶颈。互联网和物联网提升了(远程的)执行能力,还为渐进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这个大逻辑明确以后,技术创新的机会往往是:针对某个场景,补齐这个环路,把“感知、决策、执行”三者连在一起。不妨称之为“画一个圈”。

为什么要补齐呢?比如,智能决策往往需要“感知到认知”:计算机接收到的是物理信号,而决策需要与知识相关的概念性信息。比如,传感器感知到的是“设备震动30HZ”,而需要认知的则是“设备不正常”。再如,决策时需要知识,需要把人的知识与软件结合起来。再如,机器决策需要解决与安全、稳定、可靠相关的问题。否则,这个“圈”运行得就不稳定、甚至起副作用。所以,看到机会之后,要“补漏”。

所以,大道理的作用是描述大逻辑,而具体技术是给大逻辑“补漏”。除了从事基础工作(芯片、工具研发)的技术人员外,企业从事数字化转型就是“画圈”和“补漏”。

我是自动化专业的博士。与当前的数字化技术相比,自动化研究的主要是技术问题,而不是管理问题、不是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不是商业模式创新、更不是社会的治理。换个角度:自动化是“小圈”,数字化往往是“大圈”。自动化技术问题讲究的往往是就事论事,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而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往往可以看作做事方式的创新。形象地说:搞自动化的时候,往往只是“补漏”;而发现数字化的机会,往往首先是“画圈”,然后才是“补漏”。

什么是“画圈”的工作呢?就是把更多的业务或者技术内容联系在一起。我们熟悉的“信息集成”其实就是做这样的事情。

“画圈”的思想往往是有创造性的。“画圈”是把不同的业务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过去的业务已经存在了,人们可能已经习惯于过去分工的做法。“习惯成自然”就会阻碍创新。

“画圈”的人不仅要熟悉原来的业务,还要知道原来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我发现:看到业务中的问题,往往比熟悉业务还要难。如果这些业务来自于不同的部门,这样的人才就难找。“画圈”就是业务的融合;有了业务融合的思想,IT技术才能有针对性。

在这个过程中,算法和算力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我最近想到一件事。我刚读大学的时候,有人开始用AUTOCAD画图了,也有很多人编程序做仿真计算。但两者却很少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把设计好的东西直接拿去做仿真。当时许多人还在用IBM PC XT,算力和存储能力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计算机能力提升以后,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也就很自然了。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不仅把设计仿真等技术活动结合起来,还把与人相关的、研发管理过程结合在一起,甚至把知识管理结合在一起。直到现在,技术环节的融合、技术活动与管理活动的结合,仍然充满机会。比如,把选材、设计、制造(建造、安装)等过程集成进来,把企业外部的资源圈进来。这样,“画圈”时,画到圈子里面的业务就越来越多了。当然,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越是高科技产业分工越细。但分工会带来负作用、影响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于是,人们通过各种协同的办法来解决分工中的负面问题。数字化技术的“画圈”,就起到这样的作用。一般来说,越是分工细的地方、越是高科技产业,数字化技术发挥作用的潜力就越大。

对于中低端产业(LMT),企业往往更加强调经济性。在这种产业,创新的机会往往来自于经济可行性的改变。单从技术的角度看,应用技术的技术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产业,创新往往不是如何画一个全新的“圈”,而是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去“画圈”。对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推进数字化。这时,强调技术的新颖性,往往会误导企业。

工业实践反复告诉我们:技术是逐渐深化的。这就像爬山:先要到达100米处,才能往200米处爬。创新首先成功的一定是相对简单、简陋的办法。我们推进数字化决策时,并不强调机器决策,就是因为对某些复杂的问题,人机结合的决策往往更容易;强调人类知识数字化,是因为这种做法比机器自主获得知识容易。

把方法做简单了,才能更快地抓住创新的机会——如果慢了,还有机会吗?当然,所谓的简单往往只是逻辑上简单、人容易想清楚、便于保证技术的稳定性。具体做起来,可能比较麻烦(如计算量大)——但这些麻烦的工作是交给计算机去做,而计算机不怕麻烦。

凡是人类竞争相关的活动,方法论往往有点违反人性。创新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否则,哪有你的机会?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炮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
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郭朝晖课程
郭朝晖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