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5月29日晚,李先生家人给四个月大的儿子冲美素力1段奶粉时,却在奶瓶里发现一条类似甲虫的黑虫尸体。厂家给出的处理结果是赔偿一桶新的。“我要确认孩子健康,要桶奶粉有什么用?”美素力奶粉身陷“虫子门”已不止一次。6月14日,记者联系到美素400客服,工作人员称反映后回电话,但截至发稿,记者仍未收到电话。

    2011年10月,青岛市民王先生购买荷兰进口美素力1段奶粉,吃到第二天发现奶粉罐中有一条活虫。为此,王先生愤怒地找到青岛美素力奶粉经销商,经销商答应给王先生退货并补偿其一桶400克装的奶粉,而当王先生提出更高的赔偿请求时,对方表示如果王先生能证明奶粉里的是荷兰虫子才给赔偿。

    2012年5月,济南市民李先生在自己4个月的宝宝喝的荷兰原装美素力金装1段奶粉中发现了一只甲壳虫,李先生提着“虫子奶”和购物凭证来到卖奶粉的商家,向经销商和厂家讨说法。后在经销商的协调下,品牌代理商代表厂家出面,经过交涉,厂家同意“退一罐、换一罐”,经销商则表示可以赠些夏凉用品。

    李先生说这是4个月大的儿子吃的第五桶美素力奶粉,是2月在位于阳光新路的婴贝儿店花费252元购买的。之前几桶也发现有黑色颗粒出现,也为此咨询过厂家,“厂家给出的解释是焦糖乳糖氧化了什么的,是正常现象,也没再追究。”李先生说,5月29日晚,家人给孩子冲完奶粉,透过奶瓶里的泡沫发现里面有一点黑色的物体,以为又是黑色颗粒,就没在意,晃了晃,就给孩子喝了。

    喝着喝着,家人发现黑色的物体越来越大,赶紧打开,一看惊呆了,竟然是黑色的虫子,腿长鼻子尖尖的有点像甲虫。“猛地一看像苍蝇,但是比苍蝇小,没有翅膀。”李先生说,之后好多天,一家人都战战兢兢,生怕孩子出什么事。

    李先生解释,给孩子冲奶粉是非常小心的,需要先消毒,再倒进热水晾至40度,而且奶瓶透明度很高,放奶粉之前不可能有虫子。小小的一只虫子,牵动着父母的心,第二天,李先生便找到婴贝儿卖场,婴贝儿联系厂家后,厂家称可以把奶粉退了,再赔偿一桶。婴贝儿承诺赔偿一部分孩子的玩具。

    李先生不满意处理结果,又联系到美素客服,客服人员却不停的强调他们有检测报告,经过多少道工序高温处理之类的,这让他很生气。“我要的是解释,我想知道虫子是怎么进去的,对孩子的健康是否有危害?”李先生说,他从网上看到好多国产奶粉、进口奶粉都召回过问题奶粉,他只想确认美素力这批奶粉是否有问题。

    6月14日,联系到美素力400客服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需要将记者反映的问题反馈到总公司,由他们联系记者给予答复,并记录下记者的咨询我们 和消费者的联系方式,称会尽快给予答复。早在2011年,就有消费者因为在美素力奶粉中吃出虫子进行维权,在商家承认未开封就有虫子的情况下,面对消费者提出的赔偿,厂家要求验证荷兰虫子才能给予赔偿。

    少网友对此评论,归结起来形成“奶粉虫子国籍三大悬疑”。

    悬疑一:虫子从荷兰漂洋过海来的?网友“海角七号”:这条虫子真不容易,从荷兰跑到中国,这方法不错,要是坐飞机还过不了安检呢。

    悬疑二:中国虫学会“缩骨功”爬进去的?网友“坐看云起”:原来中国功夫的精髓在这里啊,虫子“缩骨功”进去的吧,不知道虫子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啊?

    悬疑三:到底是开封前还是开封后进去的?对于美素厂家提出的要求验证荷兰虫子才能给予赔偿,不少网友各持己见。网友“九尾狐”:按美素厂家宣传的严格工艺,开封前就有虫子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是开封后进去的,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遇到?

    2012年5月25日,滕女士家人给孩子泡奶粉时发现瓶子里面有一条细长的黑色的东西,翻遍了那桶荷兰进口的美素力2段奶粉发现了虫子,再开一桶新的,又发现了虫子。美素杭州办事处称没有确认奶粉有质量问题的证明,只能换不能退。

    奶粉是婴幼儿的营养产品,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接二连三发生的奶粉事故,使得不少父母担忧,美素奶粉虫子门只是其中一例而已。量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时会促成质变。美素奶粉虫子门就是奶粉事故的量变,如果不加以管理与制止,势必造成奶粉事故质变,最后导致奶粉行业倒塌,社会陷入混乱与忿怒当中。所以,不能忽视美素奶粉虫子门,要引起重视。

    厂家应该为美素奶粉虫子门负责。不管是什么原因,奶粉出现质量,厂家是责无旁贷的。所以,厂家应该对美素奶粉虫子门真诚致歉,祈求消费者体谅,承诺并严格要求今后加强奶粉生产的监管,表现出对消费者真心负责的态度,在实践中履行承诺,把奶粉做得更好更优质。只有这样,美素奶粉虫子门才不会导致被消费者抛弃,才能重新挽回形象与声誉。谭小芳以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思考:

    1、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管理。

    企业如今进入了一个全面利益相关方时代。利益方的要求和期望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越来越难以满足,谭老师了解到,目前,在雇员、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投资者和政府监管机构这些传统利益方之外,正在出现一些闻所未闻的、代表各种民间利益的组织。当然,企业同利益方关系的管理,最终目的并不是要让人人都喜欢,也并非无条件满足任何要求,而是以有效和创新的方式,确保企业更大程度的透明和公开。

    2、品牌推广中的声誉管理。

    如果企业在日常大规模和经常性的各类营销推广、广告和公关活动中,能够确保与公司的实质保持一致,那么这样的声誉管理就是成功的。

    3、政策和行为上的声誉影响。

    决定公司声誉的并不是你说了些什么,而是实际上做了些什么,以及说和做之间是否一致。贯穿于公司政策和各种商业行为才是声誉的根本来源。

    总之,希望国内企业都了解声誉管理的意义,强化声誉投资,并使声誉管理有的放矢,坚持全员声誉管理指导思想,要求由上至下全体员工参与创建企业声誉!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