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互联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自从有业 绩效 管理工具以来,有关绩效管理的理论和系统、知识等便充斥在企业 人力资源 经理们的案头。

  美国 心理学 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人在每满足一个层次需求后,就会期望着更高的需求。

  业绩评价工具的制造者们充分利用这一理论,为不同的人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方案和激励措施,希望藉以提高效率,改善工作状态。

  “你想获得更多的收入吗?,你就必须得到客户更多的合同?”

  “想升职,你就的将你的小组业绩提升到公司的期望”

  “因为你上月的业绩为有达标,所有你被末位淘汰了……”

  的确,每一种方式都在为提高员工或组织的利益而努力。

  而从国外的美国的摩托罗拉、加拿大的北电网络、瑞典的爱立信、台湾的明基到中国的海尔、联想、TCL等公司的成功案例,也在证明着这一工具的有效力量!

  但并非所有的管理专家都赞同这一管理工具。W•爱德华兹•戴明,全面质量管理的创始人就对此持有异议,他将这种做法列为困扰美国管理的“七项致命顽症”之一,他的看法是:“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是只滋养短期绩效、消灭长远规划、增长恐惧、破坏团队精神、鼓励对立和斗争。它会造成员工彼此言语恶毒、相互倾轧、受伤、消沉、灰心、自觉不如人、挫败,甚至沮丧到接到考评后数星期都无法专心工作,也无法了解自己为什么较差。”

  绩效考核、不管称它为控制管理或什么其它名字,包括目标管理在内,是唯一对今日美国管理最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通过业绩评价,我们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对进行员工学习 与提高组织的整体水平,提供关于提拔、调换、降职降级、纪律整顿、临时解雇以及解聘等根据。

  业绩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向雇员反馈公司对他的工作表现有什么看法,虽然许多公司让管理人员与雇员一起讨论评议,他们的目标究竟是如何是定出来的,从表面上看,这一切非常合乎逻辑。但在执行这一策略时,雇员通常会希望公司给自己的资源(支援)尽可能的多,但资源时有限的,资源也只会放在之产生最大效益的地方,这无疑将会在公司内部造成一场争斗,其导致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同时间恶言,以及与上级之间的非正常关系,这种在这种非正常的关系下,作出的评价结果是公正的吗?

  另一个方面,为了短期的利益,雇员也可能经常对客户做出虚假的承诺,甚至透支公司的资源,在得到个人的回报后,剩下的问题将只有公司用更大的代价解决。
        在美国,即使 上市 公司受到SEC(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严格监管,但仍有很多公司的财务的报表含有虚假成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美国的上市公司的CEO是外聘的职业 经理人 ,他们的报酬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基本工资、福利、奖金(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计划,其中奖金是基于公司业绩或者个人业绩的短期激励,是为了达到公司年度目标而设立的,这种做法赖以为基础的净收益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帐面数字而已;长期激励计划则是与公司的股票相关联的,因此这种报酬方式很可能会使得CEO注重短期利益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注意,而且,这些与个人收益有关的数字是可以由CEO影响或者操纵的,其结果可能是或者根本也未能使公司获得短期利益,而仅仅使帐面数字变漂亮了而已。

  管理层操纵股价的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是思科公司。该公司曾经连续25个财季每股收益都比其预期正好高1美分,从而使其股价持续上升,至2000年成为市值最高的美国上市公司,而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做假帐的动因也是如此!

  公司层面如此,在人员管理方面,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我们中的某一个同事一直深获上司赞许,但在业绩评价中他却不是佼佼者。

  而业绩评价很高的同事,却被其他同事认为不太适合成为他们的新领导。

  我们该如何处理类似的这些个案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公司在做绩效评价体系时,虽然采取的是全方位评价法,但在量上的权重总是高于其他方面的因素,这会使得雇员或部门为了达到量上的标准而放松其他的因素。

  收入的增加超不过生产力的提高,在经济学中,这是一条不可改变的法则。在现在的中国,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中国企业绝大部分还处在行业链的下端,他们的研发技术能力、生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人员素质都很弱,他们极需要在这些方面的强化。

  实施绩效评估仍需谨慎行事,而一旦实施,雇员将会为满足目标中的数字而努力,因为满足数字就意味着他们高薪或高的职位,他们将会进行一场数字游戏而不会深入他们的工作,也就不可能会用心去改善现状和提升生产力。

  提升生产力才是改善绩效的不二法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