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沈阳热线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的在外地甚至外国开办分公司,或者开拓市场。但是一个新地方的做事作风始终有分别,要将企业原来的风格照单全收肯定不可能,而在其它市场的“本地化”又非常重要。所以,企业的经营者在开拓其它市场时,想要能保留原有特色,就只有在制度上多花功夫。以下一套来自韩国公司的“混合管理”策略,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一般来说,“本地化”是各企业较常用的对策,除了重要决策由老板负责,日常的营运管理都交由当地主管处理。由当地人负责管理工作,员工的适应期缩短,也可更快进入状态,但这样的话也使得企业的管理风格、企业文化的渗透显得格外困难。于是,不少韩国公司采用了以“混合管理”的双主管制度,兼顾本地化之余,也将母公司的优点带到子公司。

   “混合管理”就是指营运方针由海外分公司主管与母公司负责人共同决策。有人认为,公司摆出这套管理制度,就是对海外分公司员工欠缺信心。然而,无论分公司的主管多能干,有“自己人”加入管理层始终令母公司更为安心,这种计划 不但可保留母公司的营运特色,也方便监控海外分公司员工,保证“上情”能够“下达”。本地主管打理区内业务可减少沟通问题,但己方派出的经理熟悉母公司背景,也较了解产品特性,有助促进分公司对总部的了解。但必须指出的是,“混合管理”只是让子公司尽快熟悉和融入母公司的体系。因此,即使在刚开始的阶段,本地主管对公司的贡献仍不如“自己人”时,但决策工作还是应由本地主管主导;即使两名主管的职权相若,本地主管的职衔仍应该高于“自己人”,这是方便日后的工作交接。换言之,“混合管理”其实为公司运作初期的过渡性管理策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屁大的委屈》
在电梯里,领导放了个屁,回头问秘书,谁放的?秘书忙答道:“不是我!”领导不说话,这事儿过去了。不久,秘书被调离,领导在谈起调离原因时说道:“屁大的委屈都受不了,还能做的了啥?”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