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俗语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换句话说,任何有所为的人都会犯错,而且不犯错的人,除了说明其不作为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结论。人就是在犯错之中成长成熟起来的,领导也会犯错,特别是那些怀揣抱负,希望有一番作为的领导,就更是会犯错了。

    那么领导犯错了之后又当如何呢?

    通常都会认为,拒绝认错是在耍赖皮,而赖皮在人性上是为人不齿的行为,是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尊敬的。

    既然大一统的绝对权威之下,皇帝都会颁发罪己诏,既然任何臣子都可能由于被弹劾而引咎辞职;而一个小孩子知错道歉,会被认为是乖孩子;任何时候都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一个家长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更是一种伟大的人格之体现。所以领导向下属坦率地承认错误,并期待下属的原谅是应该的,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事实与结果真的如此吗?

    贾春宝认为,道歉都是弱者的行为,都是推卸责任的行为,说话的人会认为,杀人不过头点地,我都道歉了,所以就不要再揪着我不放了。

    但实际情况却是,领导认错,却是在改变一种态势,破坏一种平衡机制,是领导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而在内部服软示弱的表现。虽然强势的领导会让下属感觉不舒服,而示弱的领导,从常规的逻辑上看,会让下属更加感觉到不安全的。

    在很多时候,坚持公认的错误也是一种勇气。公认的错误在更多时候,仅仅是没有看到未来,或者是在阻挡你无限靠近成功的脚步。从大局着想,作为领导,不能轻易道歉,那会让领导的威信遭受打击。

    领导不能过于亲民,与“群众”之间保持基本的距离,会让自己保持清醒理性,起到更好的效果,这是从整个团队的前程出发的。从工作的角度,领导跟下属要的是结果,而不是努力的过程与细节,下属也是跟领导要结果,而不是领导为了获得相应结果而所做的努力。

    任何领导,当你公开表示自己错了,就意味着你在此之前所做的努力都是白搭的,甚至是你当初就看走了眼,在方向与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这是从根本上的失职,那不意味着你要换员工,而恰恰相反,是你的员工要换老板了。

    员工如何换老板呢?或者是辞职,并留下你独自去面对一个烂摊子,或者是留下来发动办公室“政变”。甚至成为竞争对手的帮凶,将自己的领导整垮。作为领导,难道你会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吗?

    只有生活才会注重过程过于注重结果,注重感觉重于注重本质,注重细节过于数据。虽然本质与核心、数据与结果都是冰冷的,但这才是工作的本质。

    当你的企业走入正规化,就需要逐渐让人情味道变得冷漠,用理智战胜情感。用温情抵御寒冬,但也需要以生存为基本前提。

    常规的关系,是领导要求员工做到更好,如此才是从个体凝结成团体,团结起来去得到大家的胜利。相对而言,更符合逻辑的是员工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得到更多的机会,让自己更成熟更理性,更有责任感,并得到更高的上升空间。

    每当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都是整顿团队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让每个员工都撰写一份述职报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展望,对自己未来的职场生涯进行更清晰的规划,对公司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由公司看情况决定员工的去留,而不是员工看公司的表现决定去留。

    总是会有人要求领导的姿态,不要高高在上地脱离群众,要跟基层密切融合、打成一片,但很多时候,领导所承担的压力不是下属所能感受到的,即使能感受到,也未必会真正能成为领导缓解压力的助手。

    更为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各自承担各自的责任,做好自己职权氛围之内的事情,并起到相应的协调作用。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多担待一下。越是在环节的结合点,越是需要“多一层保护,多一份安心”。

    过于亲民甚至讨好下属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虽然老板不应该老板着脸,但至少需要让人在冷漠之中得到一丝的安全感与成熟稳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