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2日    界面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员工健康(employee well-being)的重要性,诸如游戏室、休息室、健身房、免费午餐、带薪休假之类的福利也开始成为一家有吸引力的公司的标配。

  一份新研究表明,企业在这些员工福利上的开销并不是打水漂,在体现“高大上”工作环境之余,它们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美国人力资源公司O.C. Tanner近日发布《2015 O.C. Tanner研究所健康报告》(The O.C. Tanner Institute 2015 Health and Well-Being Study)。报告调查了全球多个国家的2363名在500人以上公司工作的员工,发现提升员工健康的确能够让员工及工作团队更加多产、更有合作精神,且更有创新精神。

  报告修正了企业对“员工健康指的就是身体健康”的狭隘定义。O.C. Tanner研究所认为,员工健康事关员工对自己的生活的全面感知——我的生活是否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我每天是否感觉良好?我的生活是否在朝更好的未来发展?在生活工作平衡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生活工作融合的概念取代时,员工的工作生活和私人生活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而员工健康也将取决于工作生活和私人生活两方面。

  报告指出,员工健康实际上应该被理解为身心健康,它由3个方面构成:身体健康(physical wellness)、精神健康(mental wellness)和人际关系健康(social wellness)。任何一个方面的健康状况提升,都能促进整体员工身心健康的进步。

  身体健康顾名思义指的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发现,当员工从较差的身体健康状态提升到优秀的身体健康状态时,整体身心健康指数将从5.22分上升至6.66分。然而有趣的是,当身体健康水平达到一定水平时,它对整体身心健康的提升将不会产生显著效果。

图片来源:O.C. Tanner
图片来源:O.C. Tanner

  人际关系健康取决于员工是否掌握工作生活平衡、是否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有高质量的、积极的人际关系;精神健康则和员工的正面心态、抗压能力、使命感和对企业价值的认同有关。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和精神健康状况的提升都能促进整体身心健康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健康状况对整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大。数据显示,拥有优秀精神健康状态的员工整体身心健康指数高达7.76分,比拥有优秀身体健康状态的员工和拥有优秀人际关系健康的员工分别高出1.1分和0.55分。

图片来源:O.C. Tanner
图片来源:O.C. Tanner
 

图片来源:O.C. Tanner
图片来源:O.C. Tanner

  当然,如果3个方面的健康状况都能提升,将对整体身心健康产生最大的正面影响。当员工在这3个方面都达到优秀状态时,他们的平均身心健康指数达到8.14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员工在这3个方面都没有达到优秀状态时,他们的平均身心健康指数只有5.74分。

  对于企业来说,身心健康呈现最佳状态的员工无论是在个人工作还是团队工作中都能够做出最大贡献。报告数据显示,和那些身心健康状况较差的员工相比,身心健康状况优秀的员工在个人工作产出和团队工作产出中分别高出19%和20%。除了工作更卖力之外,这些员工也往往能够呈现更好的工作状态。他们思维更敏捷,更有合作精神,能提出更有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并有更强的执行力。

图片来源:O.C. Tanner
图片来源:O.C. Tanner

  苦恼于员工忠诚度低的企业同样也有理由注重员工身心健康:研究发现,89%身心健康状态优秀的员工对工作满意,但只有44%身心健康状态较差的员工对工作满意。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前者比后者计划留在本公司的时间平均延长了两年。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呢?

  研究发现,以下7种公司福利最能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合理的薪酬、家庭紧急事假、带薪休假、产假、团队能够自由会面讨论的开放式工作空间、带薪病假以及员工认可激励制度。

  O.C. Tanner研究所建议那些没有充足财力和人力能够向员工提供太多带薪休假机会的企业认真考虑建立起积极认可员工成就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学会感激,教育他们何时以何种方式认可同事的付出并提供认可激励渠道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研究发现,那些在过去1个月里感到自己被认可、被欣赏的员工的身心健康指数平均比没有感到被认可、被欣赏的员工高出13%。而且员工被认可表扬的频率越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指数就越高。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